分享

唐诗中,“笛弄晚风三四声”的牧童们

 tng1959 2022-05-26 发布于上海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在唐人的诗歌中,经常可以看到牧童这个形象。他们的出现,往往给诗歌增添了几分纯真、恬淡和清新的氛围感。某种程度上来说,郊野中牧童横卧牛背吹响短笛的画景,是诗人们心目中那个久久追寻而难以企及的桃花源。

牧童的出现总是伴着老牛和短笛。既然是放牧的孩子,自然是要有动物的。“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唐代的牧童多是放牛娃,一方面因为这些尚未成年的孩子只能陪伴性情相对温顺的老牛,另一方面也因为牛本来就是农业耕作中的主要劳动力。王维的《渭川田家》中有一句:“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依仗候荆扉。”这首诗中的小牧童所放的不仅有牛,还有羊。农历二三月春日,草木生发新芽,三五个牧童骑着牛一起放牧,直到夕阳西下才赶着它们回家。他们和牛朝夕相伴,无忧而惬意。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牛背上的牧童还常常吹着短笛。孩子们吹的笛子未必是多么精密和复杂的乐器,因为给人放牧的孩子通常也没有条件接受音乐教育。好在音乐给予人的美的享受并不分阶层,于是一条柳枝,一支芦苇和一个竹笛能就成为牧童们的乐器,放在嘴边就能吹出清脆悠扬的乐曲,快活而又渺远。“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野外放牛,伙伴们在一起自然愉悦,时日久了也难免枯燥,这时候手中的短笛就成了表达情绪的最佳载体,所有的心境都在笛声中。

在直接书写牧童的诗作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晚唐吕岩的《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关于这首诗还有个有趣的传说,据说有个书生仕途不顺多次降职,在平凉(今甘肃平凉)镇守时曾与一名道士闲游,看到一个牧童牵着一头黄牛来到院子里。道士说牧童会作诗,书生不信,牧童应道人之邀写下了此诗。传说自然不足为信,不过这首诗确实写尽了牧童的轻松闲适,一派无牵无绊的天然随意。

“不脱蓑衣卧月明”点明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牧童所穿的是蓑衣。其他也有不少诗句写了蓑衣是牧童的常见装备。蓑衣是用草或棕毛制成,具有防雨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防晒、防寒和防潮的功效。“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想必和钓鱼的渔夫所穿的蓑衣差不多。放牧的地方多是江南水乡或山间人家,山中的雨说来就来,蓑衣就成为放牧时的必备之物。也只有自然气息浓郁的蓑衣,才与田野、短笛和牧童的气质相符。

身披蓑衣,倚牛吹笛的牧童形象屡屡出现在诗歌中。在一些山水田园诗歌中,这确实是诗人所看到的闲适光景,而在另一种情况下,诗人眼中悠闲自在的牧童,是其心目中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世界。比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这一句,未必真的有一名小牧童告诉路人杏花村有酒家,只是在这种诗歌氛围中,需要牧童这个符号象征。举例来说,如果换成“渔夫遥指杏花村”,整体氛围感就比较违和了。

唐代诗人卢肇的《牧童》比较典型:“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在诗人的心目中,横卧在牛背上倾听大自然声音的牧童是最让人羡慕的,吹上一曲短笛就可以找到知音。文人们的仕途大多不是那么顺畅,每当仕途受阻、知音难觅,他们总是会把视线投向田野自然,心生归园田居的念头。如此,有短笛、老牛相伴的牧童的生活就成为文人雅士所追求的最高理想。

其实,我们客观来审视牧童的生活,很多时候是比较辛苦的。放牛不是轻松的工作,要警惕牛儿不去贪吃庄稼,也要留意啄食牛背的鸟儿。有时即便同伴以短笛相邀也不能前去游戏,毕竟还有看守牛儿的责任。更别提会遇上的寒冬酷暑和风霜雨雪,只不过,诗人们更愿意选择“看到”牧童的闲适。

因为,他们是融入诗人理想的牧童形象,他们自由安然、闲适快乐。这些诗化的牧童形象逐渐成为一个意象化的符号,承载着诗人们“桃花源”式的生活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