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详解:经皮骨水泥椎体强化术手术技巧

 martinbigbird 2022-05-26 发布于广东


经皮椎体强化术是一种对因骨质疏松或损伤造成脊柱骨折的椎体进行强化的微创技术。经皮椎体强化术,包括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是一种微创的介入手术,骨水泥,通常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成像引导下通过大口径穿刺针经皮入路注射,以恢复衰弱的椎体的刚度。

图片

手术病例
一位83岁有骨质疏松病史的女性患者,主诉突发性胸背疼痛,否认外伤史。自诉站立和下床活动时疼痛加重,卧床后缓解。体格检查,患者有脊柱轻度后凸畸形,触诊T12~Ll棘突有压痛,运动和感觉未见异常。经过6周的物理治疗、服用止痛药物以及支具制动等保守治疗后,患者仍有背部持续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手术适应证

椎体压缩性骨折伴有难治性或消耗性疼痛
1.创伤
■稳定
■不稳定一-骨水泥强化可以作为对后方内固定手术的补充。
2.病理性骨折
■肿瘤
-原发性。
-转移性。
■骨质疏松性

手术相关解剖

1.相关解剖(图1A-G)

图片

图片

图1 A至G胸椎 (A)和腰椎(B)矢状位断面显示的

矢状位椎弓根的角度。不同节段的胸椎( C和D)和腰椎

(E至G)轴位CT扫描显示的横断面上的椎弓根定位

■胸椎椎弓根的内侧壁比外侧壁薄。
■在横断面上,胸椎椎弓根的内倾角从T1的30°逐渐减少至T12的7°。在矢状面上,椎弓根的头倾角为10°~ 20° (图1A和C)。
■腰椎椎弓根在横断面.上的内倾角由L1的50~ 10°逐渐增加至L5的20°~ 30°。在矢状面,上椎弓根有相对轻度的2°~10°尾倾(图1B和D)。 
手术具体步骤
●第一步
■确定手术节段后,透视定位椎弓根外侧壁旁开10mm,纵向切口5~ 10 mm
●椎体成形时,先置入所有的工作管道,然后分次注入骨水泥。
●椎体后凸成形时,首先置入工作管道,再用球囊扩张,然后注入骨水泥。
-正位椎弓根外缘和上缘的交点有助于确定切口(图2-1)。

图片

图2-1

术中正位透视像显示了椎弓根外上缘穿刺点,

并确定皮肤切口

■在横突中线和上关节突外侧缘的交点处内倾置入穿刺针(图2-2)

图片

图2-2

术中正位透视像显示了椎弓根外上缘穿刺点,

并确定皮肤切口

-穿刺针的穿刺进入点在椎弓根的外.上角(右侧2点钟位置,左侧10点钟位置)。
-穿刺针的位置应最大限度地远离出口神经根(紧贴椎弓根下方发出)。
●第二步

■在正侧位透视下通过轻柔地旋转或锤击,使穿刺针进入5mm。

■在侧位透视时,在穿刺针的尖端没有进入椎体后缘之前,注意正位透视时针尖不能超过椎弓根内侧壁(图2-3A和B)

~如果穿刺针尖端在进入椎体后缘(15~20 mm)之前就已经穿过了椎弓根内侧壁,应重新规划穿刺径路。

■在对侧椎弓根和其他手术节段重复以上操作(图2-4A和B)。

图片

图2-3A和B术中正位(A)和侧位(B)透视像显示了穿刺针沿着椎弓根的内侧经过椎体后缘进入椎体

图片

图2-4A和B

手术模拟图 ( A)和术中正位透视像(B)显示了双侧穿刺针的正确位置

●如果使用一部C形臂X线机,只要套管针的尖端在椎弓根内侧壁的外方,穿刺针可以进入15 ~ 20 mm,然后侧位透视确定套管尖端进入椎体后缘。

●第三步

■对于椎体后凸成形术,一旦穿刺针工作套管的位置确定,即可通过套管将球囊放置到椎体前部并扩张球囊(图2-5A和B)
-确定球囊在椎体的前部,以防在球囊膨胀时骨块后退进入椎管。

图片

图2-5A和B

操作示意图( A)和术中正位透视( B )显示在椎体内的球囊膨胀

●如果穿刺针尖端已经接近中线,可以行单侧穿刺。

●第四步

■在正侧位透视下将骨水泥连续地注入椎体(图2-6A.和B)
-如果骨水泥弥散侵犯椎体骨性边界或溢出,应停止操作。
-骨水泥不应超过椎体后缘。
■操作结束时,在正位片上,骨水泥填充应超过中线(图2-7A和B)。

图片

图2-6A和B

术中透视正位 (A)和侧位( B)像显示骨水泥正在被注射入椎体

图片

图2-7A和B

L4椎体注入骨水泥后术后的正位 (A)和侧位片(B)

注意事项

●通常注入的骨水泥量应超过球囊的膨胀体积。这样可以避免医源性的椎体塌陷。
●“蛋壳”技术有助于维持骨折复位。在初步球囊扩张后,可以在空腔内注入少量骨水泥(4~ 5 ml),再插入球囊轻柔地扩张来形成一个薄的壳来稳定复位。

本文参考《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技巧》主译 文天林 蒋毅 杨晋才

参考文献 Majid Khan, Sergiy V. Kushchayev, 
Percutaneous Vertebral Body Augmentations: The State of Art, 
Neuroimag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Volume 29, Issue 4, 
2019, 
Pages 495-513, 
ISSN 1052-5149, 
ISBN 9780323708845,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骨今中外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