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眠的辨证治疗

 灵兰小草 2022-05-27 发布于山西

主讲: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 、国家名老中医吴中朝继承人 胡静

编辑:灵兰小草

一、概述

失眠是指对睡眠质量的不满意状况。

临床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容易引发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在中医学中称为“不寐”、“不得眠”“无眠”等。

二、辨证

(一)心脾两虚证 

难于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体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二)心肾不交证

心烦不眠,头晕耳鸣,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

或有梦遗、健忘、心悸、腰酸。

(三)肝火上扰证

性情急躁,多梦,惊恐兼有头痛,胁肋胀痛,口苦,脉弦。

(四)心虚胆怯证

虚烦不得眠,入睡后又易惊醒,终日惕惕,心神不安,胆怯恐惧,遇事易惊;并有心悸、气短、自汗等症状。舌质正常或淡,脉弦细。

三、治疗

(一)常规针灸治疗

用于改善整体睡眠质量。

1、主穴:神门   三阴交   安眠   四神聪

2、配穴:

          心脾两虚:脾俞  心俞  隐白

          心肾不交:心俞  肾俞  太溪

          肝火上扰:肝俞  胆俞  完骨

          心虚胆怯:心俞  胆俞  丘墟

          多       梦:大陵

(二)头穴透刺法

用于有日间功能障碍的失眠患者。

1、主穴:

          前神聪透神庭;

          左右头临泣透左右神聪;

          后神聪透强间。

2、配穴:

       络却透通天

       承光透曲差

3、操作方法:

  由前神聪进针,平刺透向神庭;由头临泣进针,平刺透向同侧神聪;由后神聪进针,平刺透向强间。

  采用0.25×40毫米毫针,针身与头皮呈15度夹角,快速刺入头皮下,当针尖到达帽状腱膜下层,指下感到阻力减小时,将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针,各穴进针深度约30~40毫米,然后快速小幅度左右捻针,每针行针约1分钟,取得较强针感后留针。

4、说明:

  透刺法作为平刺或斜刺的延伸应用,是通经行气,增强刺激的一种重要手法。

  将其应用于头部腧穴,在增强腧穴本身镇静安神作用的同时,可以有效疏通头部郁阻的经脉,因此更适用于伴有日间功能障碍的失眠患者,在改善其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日间活动效率。

(三)耳穴贴压法

慢性失眠作为常规毫针刺法的补充疗法;

急性或亚急性失眠单独使用。

1、主穴:神门   皮质下   交感   内分泌   枕

2、配穴:

         心脾两虚:脾   心   胃

          心肾不交:心   肾

          肝火上扰:肝   肾

          心虚胆怯:心   胆

3、操作方法:

   将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于0.5厘米×0.5厘米的医用胶布中央,耳穴常规消毒后,将粘有王不留行籽(或磁珠)的胶布贴在以上耳穴,并适度按压,使耳穴有胀、热、微痛感,每晚睡前按1次,约5分钟,以耳廓微红、微热为度,隔天换贴1次,双耳交替。

(四)跷脉补泻法

用于入睡困难、睡眠过程中易醒及深睡眠缺少的患者。

1、取穴:申脉   照海

2、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位,针具、腧穴常规消毒后,先针照海,行捻转补法;再针申脉,行捻转泻法。

四、提示

1、失眠患者大多较敏感且伴有情绪焦虑或抑郁,针刺时手法宜轻柔,尤其配合电针使用时,电针刺激强度不宜过强,以患者感觉舒适为佳。

2、针刺治疗失眠时需要适当配合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治疗。  

3、使用皮肤针叩辞、穴位注射疗法时,针孔局部当天避水,不宜热敷。

4、使用耳穴贴压法时,睡前半小时内不宜按压,容易兴奋皮层,增加睡眠难度。

5、 针灸治疗失眠常取头面部、腕踝关节等血管较丰富位置的腧穴,容易造成皮下血肿,影响关节功能及美观,所以操作需轻柔,起针时适当延长针孔按压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