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所知道的中医牛人(连载五)

 新用户5616Y0eR 2022-05-27 发布于辽宁

图片

   高手在民间。今天要介绍的这位中医高手在山西长治。他不事声张,几十年来,一边埋头书斋,著书立说;一边坚持实践,临证不辍。

  很早就知道李伟亮老师的大名了,但是一直没能查到详细信息。最近,在微信网友留言中,看到一位网友提到他的老师对他的中医进步影响很大。
    他在微信上告诉我,他还在上着影像科的班,每天病人已经够忙活的了。
  在他看来,西医已经成为副业,主业是中医。“我很想思考写些东西。”他是一位学者型中医,而且会抓住一切时间临证。这些年找他看中医的都是在休息时间和休息日。
   他的研究方向是评点诠释中医名著,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从2014年开始着力于《医解》写作,至今已经到了收官朱丹溪阶段。

图片


  这个工程有多大?一个《寓意草》(评释)就超过23万字。现在,已经成稿的文字已有数百万字!
    煌煌巨著!
    写了这么多东西,至今也未出版,只是以学习资料形式在小范围内传阅。
    著作等身,不亦乐乎?他却不是。

图片

图片


   “唉,今人真能得中医之神髓的少了。四书五经的底蕴基础没了,空中楼阁再漂亮也是根基不稳,何望传承?”
    我知道,李老师内心是着急的。
   他知道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中医传承的伟大,经典医籍的宝贵。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系统地予以挖掘、整理,而被束之高阁,甚至,渐渐失传和泯灭。
乾隆皇帝主持纂修的《四库全书》文字多达九亿,最后,由官方印制出版。
   而李老师的数百万文字,如果出版社不能出版,那将是中医界的一个巨大的损失。因为像他这样痴迷于古医籍的研讨整理发挥的人,百不有一。
   他的著作不是就医论医,而是将中医与经学结合起来,去研习,追根溯源。
东垣“受《论语》《孟子》于王内翰从之,受《春秋》于冯内翰叔献”,所以成一代宗师,其论医理也时有引《中庸》“君子而时中”之论。

图片

这是今年正月到5月中旬积累的病例
 

图片

 朱丹溪受学于朱熹四传之许谦,得力《礼记》不少。养阴思想便脱胎于礼制对人欲的约束。
 东垣之风若春夏阳和,丹溪之格如秋冬阴肃,立足虽不同,生人之理却无异。
     鄙人才疏学浅,孤陋寡闻,第一次看到对古代医家医籍这样的诠解。

    “医家之真在思想上,不在一方一药上。没有灵魂的人,不过形尸走肉。”
  他慨叹,被西化的熔炉炼得失却中华文化思维的本真了。成了真中医的坚定反对者。或者,在用中药,但思想已经毫无“中”式。
 不学国学,没有国学的基础,中医的研究只能流于表面,谈不上发展,传承更困难。
   “看到有些中医的做派,心里就有气,快把瑰宝给毁完了。”中医到中医人看到的这个样子,你能不揪心吗?
    《医解》著稿2014年2月28日,至今尚未完结。
    这部凝聚无数心血的巨著,尚未最后全部结稿。
    庄子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
    他一直在只争朝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