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巫君玉医案(四)

 一个大树 2022-05-27 发布于山东

五、清热活血法治愈闭塞性脉管炎一例

程某,男,72岁。

初诊∶198033日。

主诉及病史素有动脉硬化、冠心病史,已历有年所。197912月中旬起感左足拇指阵发刺痛,患趾肤凉,来外科就诊,血流图查得∶"拇指供血不足""左足背动脉搏动触不到,局部血色尚可"而诊断为"脉管炎"1980130日就诊于中医,以益气活血为法,予黄芪、当归、红花、川芎、赤芍、鸡血藤、熟地黄、地龙、牛膝、丹参、桂枝等味,证情未见进退,现足趾作痛,日夜俱感。

诊查脉大而滑,舌质红绛,舌下有紫斑,舌苔薄白。面色赤,患趾色微暗,纳便尚如常,惟晚间因痛而寐不稳。

辨证痛而日夜俱感,患部肤色微暗,证之血流图之供血不足,气血郁滞之象可以肯定。惟其脉大而滑,面赤舌红,均属热象,是气血郁滞之来于热郁可知。

治法拟予清热活血中求通脉,仿勇安汤意出入。

处方生地黄12g元参15g连翘15g银花15g川芎7g红花3g丹参20g三七粉3g(分吞)乳没各6g干地龙12g玄胡粉3g(分吞)牛膝10g青葱管3

5剂,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

二诊∶1980311日。足痛减而未尽。脉滑苔薄,舌红中光。再以原法续进。

处方生地黄12g元参15g连翘20g银花15g川芎8g红花3g丹参20g三七粉3g(分吞)乳没各6g干地龙12g牛膝10g青葱管3

7剂,服法同前。

三诊∶1980320日。左跨趾作痛递有减轻。脉舌如前而中光已除,再宗原法出入。

处方生地黄10g玄参20g连翘15g银花15g川芎5g乳没各6g牛膝10g丹参20g丹皮10g桃仁5g红花3g三七粉2g(分吞)干地龙8g桑寄生30g

5剂,服法同前。

四诊∶1980328日。足趾疼痛继有减轻,日间已不甚感;纳便顺。脉滑微紧,舌红,舌下仍有瘀斑。原方加桑枝再服药5剂,另加丹七片2瓶,日服3次,每次2片。

此后患者未再按时复诊,至同年613日,因易汗,略有胸痞来诊,云患趾未再作痛,遂按冠心病予药。198119821983三年中,每年终患者均于贺节信中述及此证未再复发,而深表感激。

六、旋覆代赭汤治愈术后呃逆二例

例一李某,男,58岁。

初诊∶19801014日。

主诉及病史∶1950年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常于饥饿时上腹疼痛,196519701972三年中,曾反复呕血、便血数次,经治而愈。近半个月来又感上腹疼痛,并有黑便8次,于1980827日收入内科住院,经治疗止血后,于1980103日转外科手术。

诊查患者于胃次全切除后翌日即出现呃逆频频,纳食不香,已经10日,大便通畅。舌苔薄白而腻,脉滑而大。

辨证脾胃职司运化,有升清降浊之用,患者胃疼30年,其脾胃之虚可知;胃次全切除术后,脾胃运化之力更为削弱,水湿不能运化,进而阻聚中焦,致使胃气不降,转而上逆,遂出现呃逆频作、纳食不甘、舌苔润腻等湿聚气逆之证。

治法此证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治之且扶正气,以助脾运,降胃之逆,以化湿邪。

处方党参15g代赭石18g旋覆花9g(包)厚朴8g枳壳10g姜半夏9g大腹皮10g香附10g刀豆子10g川楝子10g陈皮10g沉香粉2g(分吞)

3剂,水煎服。进药3剂,呃逆遂除。

例二李某,男,56岁。

初诊∶1980年。

主诉及病史患晚期贲门癌,不能进食已两月余。3日前经外科行探查手术,术中因发现牵涉面广泛而未能切除,改做空肠造瘘术以供给营养。

诊查术后呃逆频作,便少、溲利,贲门肿块胀实。舌苔前半光赤,脉来滑软。

辨证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血积滞日久,结聚上,有形可征,致不能进食已两月余。后天水谷之源绝,脾胃失于所秉,此胃阴渐耗之所由来也。近则术后胃气暴夺,遂失其和降之用,故见脉软、舌红、呃逆频作等象。

治法此证气血积滞,阻碍气机不得下降为其主因。治宜理气化瘀,降逆止呃,以图救急。

处方旋覆花10g(包煎)代赭石30g党参15g槟榔10g三七粉3g(分吞)血竭粉2g(分吞)石见穿20g赤白芍各10g沉香粉3g(分吞)枳实10g

2剂,水煎服。服药1剂后呃逆即止。

【按语】呃逆多为近代之膈肌痉挛,古称,属于内科疾患,其成因在中医学中有寒、热、虚、实之分,而总的关键是因胃气,上逆所致。上述二案,均出现外科手术之后。就其病史、病情而论。既有其相同处,又有其不同处。其相同处。在干二案均为胃气上逆,故同用重镇降逆之药;其不同处,在于虽同有虚证,而有阳虚、阴虚之不同,虽同有夹实,而有夹湿、夹瘀之异,故在辅助配伍药物上亦随症而用。第一案重在脾胃素虚,又复行手术,更伤中气,出现虚中夹实之象;其虚者乃脾胃阳运之气,故选用党参以扶正,合以重镇之代赭为主药;其夹实者为湿,故辅以燥湿健脾之品。第二案重在气血凝滞结聚,已成;呃逆之来,显示系结聚不解而起,症见标本俱急,与第一案之由虚而聚湿不同,故用重镇之旋覆代赭以降逆,用三七、血竭、赤芍以活血化瘀,为标本兼顾之治;由于瘀血不化,兼之不能进食,新血不生而伤及胃阴,是又与第一案之虚不同;此虚在阴,彼虚在阳,此虚之来为瘀血,瘀不化则阴不复,自不同于彼之先虚而后湿聚,故以党参之助气、白芍之和阴,双扶阴阳,且使之居于臣、佐之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