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八岁之后,我家从庄子的东头搬到了庄子的西头,靠刘堡河。1980年或1981年, 在原来种薄荷熬薄荷的地方,那块荒芜的高地上,爸妈在舅舅们一起支持下砌了砖瓦房。面前有一条东西向的小河留下的一汪大水塘,家里雇了北方的侉子推着独轮车取土运土把水塘填起来,后来在上面砌了院子,院子里栽下两棵泡桐树,院子靠主屋的后门出去,便是那口薄荷池,再向前走几步,是庄上一条南北方向的水渠。院门南开,院子的南面并不是围墙而是砌成屋子形状,叫“过楼”(音),这里开的院门,面前是一条从刘堡河过来的东西向的路,现在已经是一条大路了,这条大路一直往西约1000多米就是槐楼湾和大运河。 方位的描述常常十分吃力。这条大路向东就是前面说的水渠。我只知道有一年,当队长的父亲找到邻居邹瓦匠在水渠上砌了一座桥。 桥的地方,河两岸是种的高大的榆树和婆娑的柳树,浓阴下,那座桥砌的真漂亮,还是砖砌的拱桥,拱形之下是桥洞,因为是水渠,桥并不长,宽度略窄于路,主要是有水泥砖块砌成的桥栏,那优美的弧形,夏天也可以坐在桥栏上乘凉,大人们端着饭碗坐在上面,吃着饭,谈着闲;孩子们坐在上面玩耍,也可以凝望流水或者寻找水中的游鱼。 那画面很优美,似乎是现在才能够体会到的园林色彩。那时候小,并不知道园林,但心里依然会体会到适意与美感。桥是可以做成一篇好文章的。桥上是可以有故事的。桥,是可以悠久优美带来不少情思的。直到二十岁那年到电视台上班,半天看完那本《廊桥遗梦》的美国畅销书,以及后来看的伊思特伍德和梅丽斯特里普共同主演的电影《廊桥遗梦》。 再后来,再过十多年,当廊桥沉到心底的时候,有一次拍节目去温州泰顺县,经过千山万水,那是真正的大山,在浙南闽北苍茫山脉中有一个古老的廊桥之乡,见了一些古老美丽的廊桥。所有的感受全在那篇《万水千山》的文字中了。

点击图片,阅读↑↑↑

当北河流到东头的时候,在三里村的元南村。你会惊喜地发现,哦,这里有一座廊桥。美丽的北河,因为这一座廊桥仿佛飘逸起来,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