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时,一地下党被汉奸抓捕,随后他对旁边日军说:要不,我先走了

 青史如烟 2022-05-27 发布于山东

1943年冬,地下党员李若卿获悉大王庄据点的日寇当天准备出来扫荡,得知消息的他,随即动身赶往豆腐石子村去报信,通知驻村地县机关,赶紧转移。

然而,当他从庄上出来,准备返回的时候,迎头却遇到了一队匆匆赶来的日伪军众。

李若卿见状,原本想往两侧的草丛子里躲,然而,两支带刺刀的长枪,却冷不丁地架在了他的脖子之上。

“干什么的?”一个持枪的伪军问道。

“去俺二舅家走亲戚,准备回家。”李若卿镇定地回答道。经常来往据点之间,敌人的这种盘问,自己早就见惯了,然而他却没有想到,自己刚一开口,就坏事了。

李若卿刚说完,就听到旁边另一个伪军喊道:

“嗯?是你呀。”

李若卿扭头一看,发现对方还真是自己的一个老熟人——王有富,这个王有富曾是自己的小学同学,两人在校关系一直不错。因此,李若卿见到对方之后,原本绷紧的心弦不由地一松,他觉得有老同学在,自己这把就应该没事了。

然而,他却没有想到,王有富接下来的这句话,让他一下子如坠冰窟。

“你不是在“那边”工作吗?”王有富压紧了刺刀,继续问道。

一看对方不念旧情,李若卿便忍住气对王有富说道:

“我以前在山后面教书,这几年早就不干了。”

“那你现在干啥呢?”王有富不信道。

“在历城干点小买卖。”

王有富听了,上下看了看李若卿,摇了摇头威胁道:“你呀,不说实话,等会儿队长把你交给皇军,看你还说不说!”

王有富认识自己,这次恐怕很难脱身了,想到这里,李若卿也就横下心,理直气壮地说道:

“咱俩还是老同学、亲戚,你看着办吧,你冤枉人,只要心不亏。”

王有富没吭声,旁边的伪军一听俩人关系匪浅,便放下了枪,向李若卿打听道:

“前面这村,有没有八路?”

李若卿自然不可能说有,他搓了搓手,一脸憨厚地回答道:

“有没有八路,我怎么知道呀?”

正在三人说话的时候,旁边一个日本军官走了过来,看这仨人聚在一起不往前走,以为在磨洋工,便踹了王有富一脚,小声骂道:

“八格牙路,开路、开路的!”

王有富挨了踹,赶紧缩头向前走,走了两步扭头对李若卿喊道:

“你,跟我们走。”

李若卿看他这么说,一时间,不跟着也不行,便硬着头皮跟着日伪军,一起进了村子。

这队日伪军去的是旁边的炉厂子村,进村之后,日本军官便安排着一众伪军四下搜查、布防,王有富忙着随队进村,李若卿便被留在了日本军官身边。

临走前,王有富专门对李若卿交代道:

“就呆在这儿,别乱跑,周边都是咱们的人,你要是跑了,枪子可不长眼。”

王有富原想着,李若卿留在日本军官身边,肯定跑不了,等他们一会儿回来后,再将他押送回据点。

然而,等他搜村回来后,却发现,李若卿早就不知去向了。一问日本军官,才知道,闹了个天大的误会。

原来,李若卿虽然被日伪军裹挟着随行,但一路上他故意跟着王有富,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乡的事儿,装作很是熟稔的样子。

这让旁边的日军军官误以为,这家伙,也是自己人,应该是王有富等人找的当地向导。

因此,当王有富等人进村之后,李若卿便直接走到了日军军官面前,面不改色、理直气壮地请示道:

“太君,我的,回去的,可以?”

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因此,日军军官想都没有想,便直接摆了摆手:

“开路、开路!”

有了对方的发话,李若卿便一路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后面的日伪军看前面的人们都没有阻拦,自然也就没人上前拦阻盘问。

就这样,李若卿从敌人队伍里轻松脱身,然后,拐了个弯后,沿着土埂向村外跑去,最终安然逃脱。

        在那个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