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年生产手榴弹近百万枚!柳州蟠龙山下这段历史藏不住了!

 南国今报 2022-05-27 发布于广西








近日,我国大型兵器骨干企业江南工业集团在整理企业历史资料时,发现了有关上世纪50年代柳州兵工厂的珍贵史料。根据这些史料记录,当年位于柳州蟠龙山下的八八四兵工厂,1951年至1952年期间,曾为抗美援朝生产手榴弹近百万枚。这一最新发现,为柳州的工业历史添补上极其珍贵的一页。


2012年6月,江南工业集团曾派人员来到柳州蟠龙山,寻访原兵工厂旧址。今报记者刘山摄 (资料图片)

蟠龙山公园曾是三个兵工厂驻地

如今的柳州甚少人知道,美丽的蟠龙山公园曾经是三个兵工厂的驻地。

柳州市档案馆史料记载


1933年
新桂系耗资700万银毫,在柳州蟠龙山与灯台山夹谷之间兴建柳州制弹厂,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改为四十兵工厂。

1939年
四十二兵工厂由华东迁入柳州,厂址也设在窑埠村蟠龙山下(原自治区卫校位置)。1940年,四十、四十二兵工厂奉命分别迁往贵州、四川。

其后的1949年2月
由汉阳兵工厂、巩县兵工厂和山东机器局分合演变而成的联勤部兵工署第三十兵工厂,奉命由武汉南迁柳州,入驻蟠龙山当年的四十、四十二兵工厂旧址,现蟠龙瀑布群一带。还没等它展开大规模生产,柳州就解放了!

上述四十、四十二和第三十兵工厂驻扎蟠龙山公园,给柳州兵工厂历史留下浓重一笔。此次最新发现珍贵资料的江南工业集团,即与其中的第三十兵工厂有着深厚渊源。

1951年6月,蟠龙山厂区新建宿舍。柳州市档案馆提供

老企业曾来柳溯源寻根

1950年6月,三十兵工厂更名为柳州兵工厂,隶属中南军政委员工业部军工处。1951年4月,该厂更名为七四工厂,1951年8月更名为八八四厂。1953年,八八四厂由柳州迁往湘潭,与另三个兵工厂合并合并,延续至今便是已建厂70周年的江南工业集团。

早在2012年,江南工业集团为迎接建厂60周年大庆,就曾派人员专门来柳寻“根”。“寻根”小组攀上蟠龙山,寻访工厂前身第三十兵工厂的旧址,并在柳州市图书馆和档案馆帮助下,查找到一些资料档案。该集团还根据当年在柳州的寻访发现撰写文章,编入纪念建厂专辑,让这段历史永远留存。

南国今报2012年的报道。

最新发现添补珍贵一页

十年光阴荏苒。今年,江南工业集团喜迎建厂70周年庆,在整理企业历史资料,又有新发现。“我们发现了两份资料,记载了1951年6月至1952年7月11日期间,建在柳州的江南工业集团前身八八四厂,总计生产手榴弹近百万枚。”该集团宣传部门工作人员介绍。

江南工业集团最新发现的资料,记录了八八四厂生产手榴弹的工作情况。图片由江南工业集团提供。

其中《八八四厂一九五一年工作总结》记录道:至1951年6月生产任务为造手榴弹,“工作是生疏,但是全体员工都很钻究,不怕困难,逐步的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数量”,至12月,总计完成546830个。另一份《八八四工厂停工后工作情况报告》载:我厂一九五二年生产任务是440000发手榴弹,至本年七月十一日,生产了476976发,验收合格444320发该两份资料累计生产手榴弹数量,达到991150枚。

江南工业集团最新发现的资料,记录了八八四厂生产手榴弹的工作情况。图片由江南工业集团提供。

据该集团早年寻访到曾在柳州兵工厂工作过的职工回忆,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柳州兵工厂投入了手榴弹的批量生产中,工厂每天都争分夺秒赶进度,支持前线。这两份资料的发现,为这段历史提供了佐证。

江南集团宣传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该集团档案室现保留着45卷关于柳州八八四厂的资料。而此次发现的两份档案,也为柳州的工业历史添补上极其珍贵的一页。





来源 | 南国今报通讯员吴爱玲 刘可亮 记者刘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