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汗可分为自汗和盗汗两种,常以局部或全身的非正常出汗为主要症状。白天、夜间经常出汗,或轻微活动便出汗加重的症状称为自汗,主要是由于脾肺气虚引起。睡眠时出汗,醒来后便止住称为盗汗,常见于脏器系统的病变。出虚汗需要针对不同的原因,在中医辨证下进行调理。 1、自汗:自汗多因体质虚弱、情绪不调、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由于患者失去元气,无法维持脏器的生理功能,导致津液外露出现了自汗的症状,一般自汗的患者通常会伴有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懒言等症状。而自汗通常需要通过温肾健脾恢复元气,如白芍、黄芪、熟地黄、丹参、党参、防风等中草药煎服、炖汤或煮茶服用。此外,还可服用五味子、玄参、熟地黄、蝉蜕、桔梗等药材调理肺脏,起到补气润肺的作用; 2、盗汗:一般是指睡时出汗,醒则汗止,主要与阴虚内热导致的津液外泄有关。心血不足、操劳过度、肝火旺盛、喜食辛辣等因素都可引起盗汗。一般可通过煎服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白术等多种中药材缓解症状。 在饮食方面,可通过摄入莲藕、山药、红枣、桂圆、黑芝麻、桑葚、梨、鸭肉等食物增强体质,同时也可在中医指导下与中药材配合制作药膳,帮助滋补。 从西医的角度来讲,出虚汗可能与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植物神经紊乱等疾病因素有关,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且用药时需要谨遵医嘱。 |
|
来自: 新用户0863963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