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0528

 月牙儿s 2022-05-28 发布于山西

《上下五千年》554


郭子仪带着几个随从兵士,骑马出了城,向回纥营的方向走去。兵士们一面走,一面叫喊:“郭令公来了!”“郭令公来了!”回纥兵士远远望见有几个人骑马过来,又隐约地听见兵士的吆喝声,连忙报告药葛罗。

药葛罗和回纥将领们大吃一惊,命令兵士摆开阵势,拈弓搭箭,准备迎战。

郭子仪带着随从兵士到了阵前,他们摘下头盔,卸掉铁甲,把枪扔在地上,拉紧马缰,缓缓向回纥营靠近。

药葛罗和将领们目不转睛望着来人,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啊,真是令公他老人家!”说着,大伙一起翻身下马,围住郭子仪下拜行礼。

郭子仪跳下马来,走上去握住药葛罗的手,和气地对他说:“你们回纥人曾经给唐朝立过大功,唐朝待你们也不错,为什么要帮助仆固怀恩闹叛乱呢。

我今天到这儿来,就为了劝你们悬崖勒马。我现在是单身到这儿,准备被你们杀掉,但是我的将士会跟你们拼命的。”药葛罗很抱歉地说:“令公别这样说。

我们受了仆固怀恩的骗,以为皇帝和令公都已经死去,中原没有主人,才跟着他上这里来。现在知道令公还在,哪会同您打仗呢?郭子仪说:“吐蕃和唐朝是亲戚关系,现在也来侵犯我们,掠夺我们百姓财物,实在太不应该啦!我们决心要回击他们。



胶膝之交──陈重与雷义


《后汉书·独行列传·陈重》:“少与同郡雷义为友,俱学鲁诗、颜氏春秋。”

陈重、雷义是东汉时期两位品德高尚、舍己为人的君子,二人年少时结为至交密友,都是饱学之士。太守张云听闻陈重之名,举荐为孝廉,陈重却把功名让给雷义,并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请,太守都不同意。直到第二年,雷义也被举为孝廉,两人才一起到郡府为官。同朝为官期间,陈重与雷义相互扶持,肝胆相照,为官为民,政声载道,同时官拜尚书郎。后来雷义因为代人受罪被免职,陈重得知后以身体有病为理由,一同辞官还乡。回乡不久,雷义又被举荐为秀才,但他要把这功名让给陈重。刺史不批准,雷义就假装发狂,披头散发,在街上替陈重奔走呼吁。

《后汉书·独行列传·雷义》:“乡里为之语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最后三府同时征召了两人。直至生命尽头,他们仍然官阶相同,同拜侍御史,卒于任上。回顾一生,二人同进同退,保留了一份珍贵的友情。



暮春

翁格 〔清代〕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译文

不要埋怨大好春光归去匆匆,剩下几朵红花点缀一下花丛。只要将花的根子留在地里,年年都会有按时吹来的东风。


注释

暮,晚,将尽。

莫:不要。

花余:花已谢尽,仅剩几朵。

将:语助词,得。

蒂(dì):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

岁岁:年年。

东风:春风,这里喻指花开。


这首诗一开始便发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莫怨春归早”

  大好春光是人人喜爱的,可是经不住几番风雨,几番狼藉,匆匆春又归去。面对一片惨红愁绿,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曾为之黯然神伤,不是责怪东风无情,任意摧折百花,就是自恨无计留得春光常在。大量抒写伤春、惜眷情怀的诗词,几乎都在为春天即将离去雨伤感怨嗟。此诗作者却在这里力排众议,说道:“莫怨春归早”

  “花余几点红”,诗人已经看到,春天盛开的百花正在凋萎,稀稀落落的几朵残花分明在告诉他春将归去。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颓唐沮丧,仍是那样地坦然乐观。“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花开花落,原只是一时的现象,春去秋来,却是宇宙间的永恒规律,虽然今天已经无可奈何花落去,但只要花根不死,花茎还在,到了来年,在东风吹拂下,仍会萌发新芽,开出新花,重新展现出大好春光。浩荡东风岁岁有,春天自然也会年年来到人间。

 推而广之,人生的境遇也同样如此。用不着为一时的挫折,暂时的逆境而垂头丧气,怨天尤人,留得根茎在,哪怕风横雨狂。今年遭了灾,明年又逢春。伤感叹息无济于事,不妨乐天知命,把希望寄托于未来。


创作背景

作者出身于苏州洞庭东山的一个富商家庭,他家在明季隆、万年间因经营棉花、布匹及染料而致富百万,但到了他父亲翁澍手中,就家道中落了,产业全部变卖。作者此诗,可能与此特殊的身世、遭遇有关。



踏莎行·碧海无波

【宋】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周凤楞又贺人有五十生日联云:


吾辈当惜分阴,万八千日莫虚掷;

劝君更尽杯酒,四十九年应知非。


字字现成,字字条脱,纯青炉火,无间然矣。


门人胡占先寓农以寿吴仲翔太公六十生日联见示,均若戛戛独造,录如下。

一云:


将星拱德星,光腾万丈;

菊酒为寿酒,喜溢三军。


一代吴云:


借天保九如,祝吾宗二老;

备箕畴五福,得上寿百年。


一代罗云:


文子在吾湘,佩横磨十万剑;

老天锡公嘏,享大寿八千年。


唐次昉有贺罗泽民完婚联云:


仙眷引鸾和,几经时雨春风,愿播生文明种子;

新诗歌燕衎,为进兰汤蒲酒,好消受美满光阴。


不即不离,语自蕴藉。


又,自分水县贺弟子铭生日联云:


道阻益亲,杜陵忆弟;

年强不仕,王烈式乡。


盖四十初度也,用典惟肖亦惟妙。

 

门人庹尊素容海文笔廉悍,以穷教授未获自成一家言,然单鳞片爪,时亦有可传诵之作。

兹录其庆贺大总统联云:


不皇不帝不君不天王,总统万年,大如美利坚,小视戈司特;

曰汉曰满曰蒙曰回藏,共和五族,东到日本海,西逾喜马山。


下语造词均堂皇称题。


庹又有贺人六十及其子法政校毕业联云:


民国此高年,饱阅变桑,彭李不老;

法权今独立,喜瞻文梓,申韩成名。


典重非读线装书人莫办。


又,李石冰先生七十生日,赵芷孙贺联云:


百花潭北杜工都;

九老图中白乐天。


亦若无浮艳。


李自寿有联云:


老何所求,一袭绣衣,曾经沧海;

传之勿替,三冬文史,差胜金籝。


较能刊落门面语,故自佳。



《上下五千年》555


郭子仪挥了挥手,叫随从让开,接着就叫药葛罗派人拿酒来。药葛罗的左右送上酒,郭子仪先端起一杯,把酒洒在地上,起誓说:“大唐天子万岁!回纥可汗万岁!两军将领万岁!打现在起,谁要违反盟约,叫他死在阵上!”药葛罗也跟着郭子仪起了誓,洒了酒。双方订立了盟约。

郭子仪单骑访回纥营的消息,传到吐蕃营里,吐蕃的将领们害怕唐军和回纥联合起来袭击他们,连夜带着大军撤走了。


166 颜真卿刚强不屈

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从强盛转向衰落。各地节度使乘机割据地盘,扩大兵力,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代宗死后,他的儿子李适(音kuò)即位,就是唐德宗。唐德宗想改变藩镇专权的局面,结果引起了藩镇叛乱。唐德宗派兵讨伐的结果,叛乱不但没有平定,反而蔓延开来了。

公元782年,有五个藩镇叛乱,其中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兵势最强。他自称天下都元帅,向唐境进攻。

五镇叛乱,使朝廷大为震惊。唐德宗找宰相卢杞商量,卢杞说:“不要紧。只要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去劝导他们,用不到动一刀一枪,就能把叛乱平息下来。”唐德宗问卢杞说:“你看派谁去合适?”卢杞推荐年老的太子太师颜真卿,唐德宗马上同意。



舍命之交──角哀与伯桃


来自于“羊左”的典故。

战国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楚国求见楚庄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后世于是将友谊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鸡黍之交——元伯与巨卿


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范式,山阳金乡人。少年时在太学读书,与汝南人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读书后,同归乡里。

范式对张劭说:“我两年后回来,那时我将要去府上拜见尊亲,再看看令郎令嫒。”与此同时两人还约定了拜见的日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间约定的日期将至。张劭把这件事禀告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饭食以迎接挚友的到来。母亲说:“分别了两年这么长的时间,你与他又相隔千里,你怎么能那么相信那约定的时间呀?”

张劭说:“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会违背。”母亲说:“要是果真如此,我要为你们酿酒。”

到了约定的这一天,范式真得如期而至。他升堂拜饮,尽欢才散。



暮春即事

叶采 〔宋代〕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译文

在屋瓦上活动的两只麻雀的影子在书案上移动,点点杨花飘入屋内,落到砚池中。

我静心坐在小窗前毫不理会,依然潜心地读着《周易》,不知道春天过去了多久。


注释

瓦雀:在屋瓦上活动的鸟雀。

行书案:瓦雀的影子在书案上移动。

周易:儒家经典著作。


  这首诗是写古时的读书人,一心埋头书案,浸沉在书中的那种专注精神。一、二句表现书房的宁静,三、四句表明自己专心读书,因此,春天过去了许久,也不知道,只是在瓦雀影动、杨花入砚的惊扰中,才晓得已是暮春时节。语言平易,景物生动贴切,开头两句对仗得也很自然,增强了喜悦的气氛。

  一二句“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一心埋头书案,浸沉在书中的那种专注精神。十分宁静的书室,垂柳飞絮的季节,春风娇弱的日子,屋里似乎没人,几只麻雀儿悠闲自在地漫步在书桌上,柳絮轻盈地随风飘落,赖在砚台上不肯动弹,竟然无人拂拭。书室的宁静是由动态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这里感觉不到人的影响。不然,麻雀不能闲步书案,柳絮那得安卧砚台。这是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

 书室里其实有人,那是诗人,“闲坐小窗读《周易》”。然而,书室却宁静得似乎没有人的存在,看来书室的一切动静同诗人都毫不相干,他如老僧入定,全部心思都在《周易》这本书上呢。书室的宁静正衬托出诗人的宁静。

  结句“不知春去几多时”是推进一层的写法,拓展了全诗的时间容量。诗句描写的是眼前之景,表现的却是一春之事,花开花落纯任自然,诗人未曾留意,何尝动心。进一步表现了诗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然而,这只是这首诗的表层意思。

 “闲坐小窗读《周易》”,《周易》的哲学思想是理学的理论基础,诗人通过这一细节,不着痕迹地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当诗人全身心地沉浸在理学世界中的时候,内心世界一片从容,一片自然和乐,世间万物都不能进入他的意识。诗人表现的是他的理学涵养功夫。



南乡子·集句

【宋】苏轼

怅望送春怀。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

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五代】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