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山有路

 大山里的蜻蜓 2022-05-28 发布于陕西

用典:

教书的夫子陆问,是全村私自选举出来的,较有学问与师德。

夫子常请赤华念读文学著作,医师常请赤华念读医学典籍,木工常请赤华讲书中制作木具之法,村民们常请教赤华书中的养殖之道。

赤华在造纸工那里得知,民众个人不可私自印书,须经过相关部门同意。况且造纸术曾是朱公子遗留下来,这世间少有人接触。纸张必须通过天德府相关监管部门同意,才能著字成书。

赤华在造纸工仓涛的引荐下表露了著书的意愿。因为赤华带来的书籍,除了他自己无人能看懂,而且这些书籍多数对这个时代发展有益。很轻松便获得了编著权。如《千金方》原著:蓝星之孙思邈。编辑:赤华。然后是原著作者与编辑者的个人介绍,后面是书籍内容。

《千金方》《青乌序》《齐民要术》《农经》《扁鹊十三针》《丰神榜》《鲁班集》等可以编写。其余,像《水许传》这样的书籍,赤华是不会傻到拿出来编写。

可以过审的几本书籍,赤华用天德世界的文字书写排序。公方印压复制,然后编辑成册。成书后,如《齐民要术》《农经》《千金方》《华盖集》《黄庭经》可以被广泛大众接触。天德世界重视各界人才,维护创作权。因此赤华不仅被公方寄予称谓:书男。另外,相关书籍酬金,赤华竟然享有三成之多。

还有一些书籍,不适合广泛印刷,被视作珍品,成书后多存放在各果公家书库或全民书馆(非卖品)。

赤华有权将由他编辑的书籍,每种带走不超十本。赤华取回原本,又选每书九本带回服村,其中不乏珍品书籍,此是服村之福。这期间过程,时近一年。

赤华左胸前佩戴着书士勋章,对服村来讲这是一项荣耀。攀比之风,使众不具备同理心。村内的喜悦,并非出自攀比,而是发自内心为其庆贺。当然对服村也有益处。一个村有书男称谓者,方圆几十里外,都有好学者前来拜访请教。对村内长期发展有益。

天德世界的教育不存在攀比形式。长辈们为了锻炼孩子们将来自食其力的能力,在孩子们二十一岁至四十二岁之间(相当于蓝星八岁至十六岁),必须要学会洗衣、种田、下厨做饭等。田懂得如何种植即可,毕竟孩童体格在那。对于下厨做饭,如无它因,那是每日四餐必不可少。

赤华记得有一次,到面团家中吃饭。面团直接将饭做糊了,还是赤华和面团一起重新做饭。

面团与赤华厨艺悬殊,他的父母并没有抱怨:“你看看人家赤华,再看看你。”不拿来作比较,因为这个世界的人都清楚,攀比是让孩子堕落学坏的第一步。那次菜品是蒜泥清蒸茄子、白菜炖豆腐。面团的母亲爱美,赤华告诉她茄子皮能润皮肤淡斑,面团的母亲特意叮嘱面团:“面团,记住这项知识”。

同样的效果,并非用攀比去做理由,甚至不做任何攀比。简单告诉孩子重点,去激发孩子的潜力与兴趣。长期如此,没有那些偏执的思绪积累。成年后内心才会真正有闲余地思考,如何为家为国做事。而非你争我夺、尔虞我诈。

赤华还记得榔头欺负面团,被他阻止了。孩子的世界非常纯真,自哪以后面团就认定赤华这个大哥了。

榔头是赤华的另一位忠实小弟,说来话长。有一次,榔头察觉到赤华有势头超越他“孩子王”的地位。寻找赤华证明赤华不如自己。于是赤华在村东百米外的河里捕鱼时,榔头要跟赤华比试被拒绝。在村西边牧区放牛羊时,榔头要跟赤华比试还是被拒绝。在村不远的一座山上捕猎时,榔头再次找到赤华,对他说道:“如果这次你打到的猎物比我少,以后就得承认我是孩子王的地位。”赤华无奈只好同意。

结果赤华以三只野兔,一只雁鸟的成绩获胜。榔头并不想承认这次比试。

赤华一直感激服村的收留,对小伙伴们一直有容爱之心,不想跟任何人闹有不愉快的事情。

赤华心里清楚,对榔头现在讲道理,他是听不进去的。如果让榔头的父母知道他在为难赤华,榔头又免不了一顿木板。只有趁早让榔头主动不再纠缠自己,才能与伙伴们的关系更融洽。

赤华告诉榔头:“我们打一个赌,如果我说出一个关于你的秘密,以后你不能再拿孩子王的事做文章。”榔头回道:“你不问任何人,也不许任何人告诉你,如果这样还能知道我的一件秘密,以后你就是我老大,如果你做不到以后就跟着我喊我老大。”

两人一言为定,小伙伴们做见证人。赤华笑眯眯的道“你心窝有颗痣。”榔头不屑道:“这事很多人都知道。”还没等榔头说完,赤华又接着道:“你脐内也有颗痣。”榔头听到这句话一愣,又被赤华又说中了,这事连父母都不知道。感觉自己在赤华面前,就像光着身子毫无隐私,太可怕了。然后榔头支支吾吾的说道:“我,我还要回家做饭,先不跟你们说了。”然后慌似的跑了。从哪以后,榔头见到赤华便以大哥相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