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做不成牛人该怎么办

 mynotebook 2022-05-28 发布于湖南

成功学总会教给你各种成为牛人的法则,他们平时都干什么,想什么,看什么书,思维方式如何,最后列出一项清单。只为给你制造一个假象:如果你也能按照这些去做,你也能成为牛人。
     
但现实是,这个世界上的牛人永远是极少数。一个人之所以牛,除了别人总结的那些原因,一些更重要的东西他不会告诉你,比如天赋、运气,儿时的成长环境,而这恰恰是别人学不来的。
     
我们从小到大就喜欢听“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因为它足够鼓舞人心。只不过,努力并不会让你成为牛人,一个人之所以牛,是由于他具备某方面的禀赋。
    
中国的教育不鼓励发现禀赋,而是一味地强调努力。学校的教育体系也是要大家不断地刷题,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把它当做励志名言。其实,发现禀赋比努力更重要,禀赋相当于人生的杠杆,它会让你这辈子少走许多弯路。
    
禀赋就是你天生具备的东西,是不需要经过刻意练习就能拥有的东西。比如有人从小就是学霸,有人天生具备运动天赋,有人拿起画笔就有感觉,有人靠直觉就能做出准确的数学运算。禀赋能让你事半功倍,还能给工作带来愉悦感,忘记烦恼和艰辛。
    
有人勿把热爱当做禀赋,那是不对的。你对某件事感兴趣,不意味着你擅长于此。考察你是否在某个领域拥有禀赋,最好的办法是持续投入其中,并不断得到正反馈。如果你做着做着从不会感到厌倦,还能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那么恭喜你,你发现了自己的禀赋!
   
当然,禀赋不见得从小就有。很多人长大以后才发现自己的禀赋。

齐白石27岁才开始学画,照样成为一代宗师。

日本老太太若宫正子58岁第一次接触电脑,81岁开发了一款APP,被苹果公司CEO库克亲自接见。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原先做财务的,快40岁时转行做销售,结果成绩斐然,她说自己直到40岁时才发现,自己在销售方面原来很有天分。
   
所以,如果想在某个领域成为牛人,你最好拥有某个方面禀赋,禀赋既可以是技能上的,也可以是性格上的。有禀赋的人未必是天才,但一定是适合干某些事的人。

而且无论你在什么年纪,发现禀赋都不算晚。
   
遗憾的是,即便如此,我们很多人还是未能找到自己的禀赋。有些人在工作岗位上呆了很久,遭遇了瓶颈,又舍不得换赛道。如果你觉得自己成不了所属领域的牛人,既无法离开,有不想甘于平庸,那该怎么办?

早年国内有一位著名的数学教授去美国拜访杨振宁,当被问及“如何做好科研工作”的时候,杨振宁没有让数学家去多读书或者多看论文,他只给了一个建议:多关注这个领域里最牛的几个人,看他们平时都在做啥。
    
你看,这就是牛人的思维方式,与其天天努力瞎琢磨,不如干脆去接触这个领域里的大咖,他们做啥,你也做啥。

这里的牛人,可以是你的朋友、师长、老板或同事,倘若你有幸发现你认识的人中间有牛人,赶紧想办法取得他的信任,把他当做学习的榜样!

根据一项研究显示,高科技公司里的一个明星员工,能把他的办公地点周围7.6米范围内的其他员工的工作产出提高15%。人们挨着明星干活会被感染,能力和干劲都会被带动起来。

如果你身边暂时还没有呢?那就找呗!你只要真愿意找,何愁找不到?
   
所以,即便你找不到自己的禀赋,那么第二个办法是和有禀赋的人取得联系,并接近他。注意是接近他,也就是让对方认识你,而不是读他说过的话,看他写过的书。你得和活生生的人打交道。
   
如果你缺乏成为牛人的禀赋,那就想方设法和一个有禀赋的牛人在一起,让他带你向前。即便你当不成牛人,至少也能成为更牛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