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芦江风光

 zqbxi 2022-05-28 发布于江西

      芦江河是浙江省宁波市北仑柴桥的"母亲河"。它的总长35.16千米、宽20-50米,最宽处200米,水总资源470.83万立方米。它一年四季无怨无悔,默默地哺育和滋润着柴桥、霞浦两个街道的数万民生、千顷良田。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为确保芦江河两岸旱涝保收、泽惠众生,1953年4月,政府首次筹资重修穿山7孔碶。重修后的穿山碶长39米、宽6.5米,碶桥可通行载重10吨的大货车,从而提高了芦江河蓄水和排涝的能力。这一民生工程让土改后刚刚分到土地的农民曾经喜在眉梢、乐在其中。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到了第三年,芦江河经受了严重的考验:那是1956年8月1日,历史上少有的大台风正面袭击穿山半岛。"当年7月30日下午天气还是风平浪静,农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刚收割完双季早稻,正在杀猪宰鹅准备高高兴兴聚餐,可一到傍晚乌云翻滚,狂风怒吼,暴雨倾盆,顷刻间屋塌墙倒、农田被淹……"。时任紫石乡农业合作社副社长---今年已85岁高龄的退休老干部石永兴,每逢提起当年"8.1"大台风仍心有余悸。他回忆当时灾情时说:"1956年8月1日早上,上龙泉、下龙泉、甘溪桥、大溟、东六房以及岭下、河头等村的两条宽十多米的大溪坑洪水横溢,飞瀑翻滚。到陈胜桥一看白茫茫汪洋一片,农田全部被淹……"面对台风灾害,政府当即发动干群开展生产自救,并及时发放救济粮、救灾款。

在与旱涝灾害的长期斗争中,勤劳智慧的柴桥人领悟到,仅仅靠穿山7孔碶仍然不能解决水害问题。要真正做到变水害为水利,并能抵御百年一遇的大台风袭击,必须在芦江河的三支源头建造三座水库,俗称"扼龙头"。1958年原镇海县掀起水利建设高潮,瑞岩寺、王家麓、乌竹园三座水库工程同时拉开帷幕。"突击队"、"战斗队"、"卫星队"、"火箭队"……,来自柴桥、紫石、霞浦、大榭等地的民工云集工地。他们硬凭一根扁担、两只畚箕,用"愚公移山"的原始方式修筑宏伟的水库大坝。工地上十人牵拉的水泥滚筒"吱嘎、吱嘎"地来回碾转;八人合力的四角木夯,一上一下在粗犷的夯歌韵律中有节奏地夯实坝基。山坡上25瓦高音喇叭阵阵鼓劲,山坡下"卫星榜"记录节节攀升。大家你追我赶,挥汗如雨,齐心合力造水库。据《镇海县水利志》记载,从1958年9月到1991年底,瑞岩寺水库大坝共完成土方42万立方米,石方6.1万立方米,混凝土480万立方米,投放劳力80余万工,投入资金124万元。竣工后的瑞岩寺水库蓄水量达277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39964亩。地处昆亭大岭东北侧的王家麓水库从1958年10月到1974年共完成土方13.3万立方米,石方3800立方米,混凝土18立方米,投放劳力30万工,资金25万余元,库容118万立方米。坐落在九峰山东麓的洪岙乌竹园水库仅次于王家麓水库,蓄水量为81万立方米,三座水库扼住了芦江源头,既能集雨蓄水,又能供村民灌溉和饮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岭下、河头、王家麓、上龙泉、洪岙等偏僻山村"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喝上了清洁的自来水。

  

  

  

  

  

  

  

  

  

  

  

  

  

  

  

  

  

  

  

  

  

  

  

  

  

  

  

  

  

  

  

  

  

  

  

  

  

  

  

  

  

  

  

  

  

  

  

芦江古称应水,系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东安县与邵阳县分水岭的黄花山东麓,流经大盛桥、新圩江、芦洪市,沿途接纳栗木水、大浪水、龙井水、龙合水、西涧水、南涧水,经冷水滩区高溪市西南注入湘江。

境内流域面积899.3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0.5%。境内流程62.87公里,落差746.5米,坡降4.6%,多年径流量在6.278亿立方米,平均流量19.894立方米/秒。

1沧桑芦江

芦江发于邵阳,盛于芦洪,止于湘江。它从深山而来,穿越峡谷密林,汇聚山溪小涓,由北向西,折转向东。相传大禹治水,战败了水神共工,天下洪水被基本遏制住,而唯有芦洪市这方仍然是洪灾泛滥。大禹得知后,便派“应龙”前去降治妖龙。经过七天七夜的鏖战,应龙战胜了妖龙。为尽快排除当地洪水,应龙便用尾巴划出大大小小的河沟,洪水随沟排出,很快消除了洪患。划出的最大的一条沟古时叫“应水”,今人便叫芦江。

其实,千百年来,芦江就像一个淘气的小精灵,平静时它舒缓温驯,溢彩流光,把一泓碧水奉献给两岸肥沃的大地。人们依着芦江,拦河筑坝,引水灌田。芦江流域赢得了“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芦江也有发怒的时候,每到春汛,特别是碰上十年未遇的洪患,山洪暴发,浊浪排空,洪水一泻而下,淹没了村庄,吞噬了成千上万亩的良田。尤其是傍依芦江的古镇芦洪市,每遇洪患更是在劫难逃。洪水侵入主街,人们在慌乱中用木板作舟,忙中转移人员和物资,其情其景不堪回首。消除洪患,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心中的心病。怪不得在800多年前的宋朝,当地人就在芦江上建起了一座坚固的石拱桥,桥上刻有手持两把斩龙剑的武将,名曰“斩龙桥”。其意就是降服妖龙,抑制洪患,保驾古镇人安宁。其实意念归意念,自然界的惩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每逢发洪水,古镇人自然难逃“水漫金山”的厄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党和政府加大了对江河湖海治理的力度,芦江两岸河堤护砌加强了,蜿蜒曲折的芦江部分被开凿直了。据古镇人介绍,尽管去年和今年春季大雨不断,洪水滚滚,而古镇却没有遭遇洪患侵吞之苦。

沧桑芦江,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人们对它都怀有太多的“梦”。“人定胜天”,这虽说也是一个“梦”,但这个“梦”却寓意着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人的努力发挥到了极致,沧海是完全可以变成良田的。

2灵气芦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仅就水来说,诗中所说的“龙”应该泛指的是水的灵动、灵感和灵气。芦江在湖南江河中虽然是“小不点”,但它凭着千年的灵动和灵气,造就了芦江流域特有的饮食文化和民俗风情,孕育了在湖湘大地有影响的一代代名人。

驰名中外的“东安鸡”,其发源地就在位于芦江河畔的芦洪市镇。据史料记载,早在晋代,当地人就开始制作“东安鸡”,当时叫“醋鸡”。因新任县令宴客,厨师在做菜时,误将陈醋作料酒放入鸡肉内,慌以花椒、生姜等佐料调味,这一无奈之举却歪打正着地做出了一道麻、辣、醋、脆的美味佳肴。又传唐玄宗为了讨杨贵妃欢心,特指令一位东安席姓厨师做了一盘醋鸡,贵妃品尝后,赞不绝口。玄宗高兴之余,便将此道菜赐名为“东安鸡”。自此,“东安鸡”名声大噪。直至清代湘军将领席宝田和民国著名爱国将领唐生智的极力推崇,“东安鸡”也就名声远播了。如今,“东安鸡”已列为国宴菜肴,并成为八大湘菜之首。凡是到芦洪市镇寻古揽胜的,不仅要寻访古镇的古风古韵,更是要品尝一下地道“东安鸡”的美味。

芦江流域地灵人杰,近现代来,文臣武将,人才辈出。仅就古镇芦洪市来说,近100多年,就相继出了席宝田、谢兰阶、席业、席沅荪、易鼎臣、魏玉新、王荣胜、魏慎、唐生智、唐生明等一批显赫名人。一个小镇一时能拥有如此众多的风云人物,可谓是湖南历史上的一大奇观。生于芦江河畔的清代湘军将领席宝田因镇压太平军和贵州苗族起义有功,深得朝廷赏识,后被封为“少子太保”。孰是孰非任由世人评说,单就席宝田的才能和战功来说,却改变了汉人在满清王朝中的地位和作用。原国民党一级上将唐生智和中将唐生民,两兄弟先后追随孙中山先生闹革命,南征北战,战功卓著。抗战时期,两兄弟以不同的方式与日寇斗争,展示了一代武将鸿儒的爱国情怀。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唐生智与唐生明是唯一没有向共产党放一枪一炮的。湖南和平解放,两兄弟深明大义,力倡起义,功不可没。一门两将,彪炳千秋。

3秀美芦江

芦江的秀美,既是天公巧夺,又离不开前人今人的打磨和创造。夏日沿江而上,沿途青山环抱,田野泛金,江水波光粼粼,鱼跃鸟鸣。寄身芦江之上,则有“宠辱皆忘,其喜洋洋者矣”之感。有诗为证:古城应水泛春秋,曙景平添江岸头。朝霞未唏青欲滴,青波渐暖碧初浮。不妨吟兴偏固晓,那信诗怀易感秋。试问柳前聊徙倚,溶溶新绿尽消愁。

“桥”是芦江上一大景致。芦江之上,横跨它的诸如石拱桥、青石板桥、木板桥、水泥桥、公路桥等不计其数。它们像一道道彩虹,把芦江装扮得更加婀娜多姿。而被列为省文物保护的“斩龙桥”当为其中之“王者”了。连接古镇芦洪市镇南北的“斩龙桥”始建于宋朝,桥长56米,宽2.2米,高4米。桥有三拱,每拱为半圆形。远眺石拱桥,拱与水中倒影相吻,呈现出三个浸入水中的圆月。桥面用青石板铺砌,两边有石栏石柱,每根石柱上雕有貌似仙桃的石垛。拱脚薄而尖,亭亭玉立,自古就有“金鸡脚、豆腐块”之说。整个石桥全部用青石垛、青石板、青石砖筑成,未用其他任何建筑构件支撑。其结构之严谨,工艺之奇巧,气势之恢宏,直令今人叹为观止。“斩龙桥”历经数百年冲刷和洗礼,至今仍坚如磐石,岿然不动。据说1945年,日寇入侵古镇,曾从飞机上投掷两枚炸弹企图炸毁“斩龙桥”,但未得逞。解放初期,白崇禧之部欲阻止解放军南下,投掷数枚手榴弹炸桥,结果仅炸毁了两根桥栏柱。时至1958年,人们盼车心切,便将“斩龙桥”作为公路桥使用,历经数载重压,“斩龙桥”仍然毫发未损。这足见古代建桥工艺之精湛。每到夜幕降临,明月高挂,站在古朴而又坚实的石桥上,桥下江水潋滟,明月撒金;桥上凉风习习,沁人心脾。凝视芦江,江水氤氲,把古镇装扮得更像一幅奇美而又惬意的水墨山水画。

芦江的秀美,还在于两岸现今保下来的一些古村落、古建筑,如当地有名的席祠、易祠、谢祠、蔡祠、唐祠等等。现今保存较完整的爱国将领唐生智故居树德山庄,位于凤岭山麓的龙井之旁,规模宏大,风貌独特,呈中西合璧的建筑格局。

芦江的秀美,还赖于由它的灵气而演绎成的一个个动听的传说和令人流连忘返的古迹胜地。位于芦江畔、古镇东郊的九龙岩,岩有九洞,洞洞相通,怪石嶙峋,入则惊险,出则豁然。传说洞中有九条妖龙,每到春汛时便出来兴风作浪,祸殃百姓。之后先后被“应龙将军”和雷公所降,洞归平静,民众安乐。自此便留下每到农历五月初五,当地青年男女结伴到九龙岩打岩的习俗。历代名人骚客自此慕名寻访,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岩壁诗文。现岩口石壁上保存的七十处摩崖岩石刻,其中就有宋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宋朝宰相曾布、湖湘学派创始人之一胡寅的大作。正是这些留存的摩崖石刻,印证了芦江河畔人文昌盛的景况。

人说芦江秀,秀色可餐;人说芦江美,美不胜收。一条河与一个古镇同生同长……

宁波北仑

➤北仑山

➤东方大港

➤九峰山瑞岩春色

➤白峰福泉山日落

➤郭巨总台山云海

➤柴桥芦江

➤小港小浃江

➤洋沙山

➤九峰山雪景

后花园

▲江南牡丹庄园

▲郭巨桃花林

▲霞浦油菜花海

▲九峰山梅花园

▲梅山湾海堤小雏菊海

大碶嘉溪村鸢尾花海

泰山路樱花

九峰山杜鹃花

夏天
烈日下的北仑更加靓丽

▲丽盛玫瑰园玫瑰

梅山大桥下的格桑花

郭巨三大片花海

▲绝美的山路沿路花海

▲北仑各处荷花开

长江路与泰山路交界附近硫华菊

丽盛玫瑰园玫瑰

大碶塔峙桂花

原汁原味的公园

大碶新路岙水库“芦苇荡”

九峰山瑞岩景区赏红枫

九峰山瑞岩景区枫树林

长江路“无患子”树林

钱塘江路银杏林

白峰福泉山“芦苇荡”


▲裕平山庄白枇杷▲大碶塔峙杨梅

▲缘岩山庄珍珠

▲大岙农庄猕猴桃

▲九天岙农庄“三山金弹”

▲碧秀山庄无花果

▲小港新棉村都市农业精品休闲园冬桃

海鲜

午后时光

▲新碶

▲大碶

▲柴桥

▲霞浦

▲小港

▲梅山

▲春晓

▲白峰

▲郭巨

▲大榭

▲戚家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