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滇池的秘密:“臭水湖”净化30年,四条鱼扛起“保水”大旗?

 闻道可死 2022-05-28 发布于北京

滇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明珠”,湖区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东西宽约7公里,南北长约40公里,从高空俯瞰宛若一条巨大的鞋履。滇池的最北端有一海埂,据此将湖区分为了南北两部分,北侧的称为内海,又名草海,南侧的称为外海,即滇池的主体部分。

图片

作为金沙江水系最大的天然湖泊,滇池对昆明的气候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昆明市区依湖而建,市区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多年平均增长率为2.78%,很多昆明人都将滇池亲切地称为“母亲湖”。

图片

虽然滇池水面广阔,蓄水量充足,但它并不是昆明市区的饮水水源地。目前,昆明的自来水主要取自云龙水库、松花坝水库、牛栏江等水域,滇池只作为备用水源地。究其原因,这主要和滇池的水质有关,这也是湖区生态修复的“老大难”问题。

云南的“高原明珠”,水质污染为何这么严重?

滇池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第一大湖,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湖泊。文献记载,滇池有340万年的演化历史,目前已演化成半封闭性的湖泊,污染物质循环不畅,很容易积累形成内源污染。

如今的滇池,无论是水量还是自净能力都不及古滇池,其变化特征主要为:水面缩小,湖底沉积物增多,湖盆变浅,蓄水能力下降,水流速度缓慢

图片

据科学评估,目前滇池的蓄水量还不到古滇池的2%,平均水深只有5米,最深处也不过11米,蓄水量仅13亿m³。而在唐宋时期,滇池的库容还多达18.5亿m³,1947年时的估计值为15.7亿m³,水量缩减的趋势一目了然。

除了自然原因外,滇池的污染更多的来自于人为活动,其水质变化和昆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50~60年代时,草海和外海的水质还相当优良,均能达到地表水质II类标准,当地居民可以直接用湖水淘米、洗菜。彼时,湖中水质清澈,鱼虾成群,水生植被覆盖着九成以上的湖面,堪称是人间画卷。

图片

70年代时,滇池的水质开始下降为III类,但基本还能满足工农业的生产需求。到了最为关键的80年代,水质开始急转直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流域内的工矿、化工企业迅速增多,排放的工业污水直接流入滇池,严重超过了滇池的净化负荷。

图片

这一时期的滇池,“肥度”开始迅速升高,富营养化症状越来越突出,水中氮磷含量连年超标,水质彻底变为最差的劣V类。水体恶化后,更大的生态问题也接踵而来:湖区成了蓝藻爆发的温床,浓稠的绿水散发出难闻的腥臭味,“倒藻”后的湖面还会泛起白沫,打捞蓝藻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图片

从“高原明珠”到“臭水湖”,滇池的污染有多种成因。

首先从地势来看,滇池恰好位于昆明盆地的低洼地带,是一个低位蓄水池。无论是雨水还是生活、工业废水,在排放时都会因地势落差而汇流到滇池,面源、点源污染同时存在。

其次,滇池与外界江河的自然连通性不强缺少排水径流,导致入湖的污染物难以被及时排出、置换,最终越积越多。近年来,昆明启动了牛栏江引水工程,外调的新鲜、优质活水才得以入湖冲污,水质也有了一定提升。

图片

最后,上个世纪的“围海造田”破坏了滇池的湿地。70年代,大面积的环湖湿地被填平,岸线不断向湖中央推进,这使得原本能净化水质的水草大面积减少,植被占比由原先的90%减少到了不足20%。

这里以滇池的海菜花为例。60年代前,滇池的草海随处都能看到大片海菜花,草海也因此赢得了“花湖”的美誉。但到了70年代(1969-1978年),围湖造田面积超过了3.5万亩,海菜花的分布带急剧消退,在草海浅滩也极为罕见。作为环境指示种和中国特有种,海菜花的变迁也反映了滇池湿地的变迁。

图片

左岸为草海,右岸为外海

总之,滇池的污染是长期累积的结果,生态恢复也同样是个长期过程。水质监测结果显示,V类水体在滇池持续了30年,直到2018年,全湖水质才首次提升为IV类。由此可见,滇池若要彻底恢复到五六十年代的II类、III类水质,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图片

滇池的四条鱼:两条土著鱼,两条外地鱼

根据测量,滇池的鱼产力相当高,在国内湖库群中处于一流水平。

云南省的科研人员曾在滇池库区开展过生产力调查,结果显示:湖区每年的浮游植物生物量约为12.6mg/L,浮游动物则为12.8mg/L。据此估算,滇池草海和外海每年可生产鱼类1.66万吨,而在2016年,滇池的鱼类捕捞量仅有4090吨,也就是800万斤的量级。

图片

图片

这说明,滇池的渔业潜力未得到有效开发。那么,以提升滇池的水质为前提,在湖区和国内的主流鱼种中,有哪些鱼更适合放流增产呢?

先看湖内的土著鱼。滇池孕育出了很多独特的物种,典型的代表物种首推两种:滇池高背鲫滇池金线鲃

图片

滇池高背鲫不同于普通的鲫鱼,其体长是体高的2.28倍,身体呈银灰色,背部较深,是在滇池水系中形成的自然三倍体种群。这种鲫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生长迅速,最大个体能长到6斤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滇池高背鲫主要以水底的腐殖质、营养碎屑以及藻体的碎段为食,能够起到清洁水体杂质的作用,客观上有利于改善水质。

图片

滇池金线鲃

滇池中的另一种土著鱼:滇池金线鲃也是一种“净水鱼”。滇池金线鲃全身金黄,体侧有一排黑点,吻部有两对须,可辅助摄食植物碎片、丝状藻以及蓝藻等有害藻类。因此,滇池金线鲃对改善滇池水质、稳定滇池生态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图片

美中不足的是,这两种鱼的生物量较小,群体规模有限,不足以对水中高密度的蓝藻、绿藻起到控制作用。特别是滇池金线鲃,该物种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外种群仍未摆脱生存危机。从2009~2018年,我国累计投入的苗种也只不过800多万尾,受育苗产能的限制,通过放流来“扶持”野生种群还存在很高的难度。

图片

最大的希望反倒是另外两条“外地鱼”:鲢鱼和鳙鱼。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当地为发展渔业经济而从外地引进了经济鱼种,鲢鳙是第一批引种对象。70年代时,湖区引入了秀丽白虾,80年代又引入了太湖新银鱼,渔业生产呈现出“鱼虾共舞”的热闹场面。

图片

频繁的引种也确实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在60年代,湖区每年的渔获量为3000~4000吨,1999年还达到了8363吨的峰值产量。在捕捞的渔获中,大规格鲢鳙成为市场的抢手货,规格普遍能达到5~10斤,经济效益背后还隐藏着可观的生态效益。

图片

鲢鳙喜欢栖息在中上层水域,其咽齿表面呈羽纹状,鳃耙长且数目多,对藻类起到了针对性的筛滤作用。鲢鳙的净水能力经过了实践检验,其产量每增长1吨,就相当于清除了40吨藻类,是国内公认的“蓝藻杀手”。

两条外地鱼,究竟该怎么利用?

不可否认,鲢鱼和鳙鱼是两条绝佳的“工具鱼”,至于如何使用,则考验着人们的智慧。

总体来看,要用好这两条外地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确定最佳密度。根据中科院的研究,要想起到明显的控藻效果,鲢鳙的密度就不能过低,平均每立方米水体的生物量应达到50~70克。而在滇池,每年放流的鲢鳙密度还达不到这一标准,例如2010年大约放流了150~300吨,平均每立方米只有0.1~0.2克,还不到“控藻标准”的百分之一。

2,优化放养比例。鲢鳙的食性不同,具体放养比例应根据鲢鳙的饵料、生长状况来确定。研究者曾发现,滇池内鳙鱼的肥满度系数大于同龄段的鲢鱼,这说明鳙鱼的营养状况更佳。据此,可适当加大鳙鱼在放流中的比例,加强对浮游动物的摄食。

3,兼顾中下层水体。鲢鳙只负责调控中上层水体,对于中下层水体,则可以加大对滇池金线鲃、高背鲫的放流,从而做到全方位的“立体净水”。

3,实施科学捕捞。鲢鳙的捕捞应做到“捕大留小”。在投放幼鱼的1~2年,鲢鳙处于快速生长期,此时不适宜捕捞。可以控制渔网的网孔大小,尽量避开在春夏季捕捞,保证鲢鳙正常生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