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桥、果园的老地名

 4050szl 2022-05-28 发布于上海
图片

黄桥、果园的老地名

图片
图片
图片

黄桥村,在清代属宿迁县孝义乡。民国早期属宿迁县洋河市,后属宿迁县第三区。抗战时属抗日民主政权泗宿县苏圩区。建国后隶属埠子区白桥乡。撤区并乡后属宿迁县南蔡公社、南蔡乡管辖。

图片

民国早期黄桥各村位置图

黄桥的老地名,前面多冠以姓氏,后面有“”“”“”“”“”等后缀,既表明某姓聚族群居,又表达了这个村落的地貌风情特征。

行政村的分分合合

建国伊始,这里一度属白桥乡管辖。人民公社化时期,黄桥等高级农业合作社合并为宿迁县南蔡公社“黄桥大队”。1963年,为纠正“一大二公”的左倾错误,南蔡公社决定把黄桥大队拆分为三个大队。臧淹等6个生产队组成“臧淹大队”;十一堡等5个生产队组成“梨园大队”;黄桥大队保留6个生产队,仍称黄桥大队。后来,臧淹大队改称果园大队,梨园大队改称苹果大队。

实行乡镇制时,三个大队改为黄桥果园苹果三个行政村。现在,苹果村和黄桥村合并,称为黄桥村

果园村老地名

臧淹

宿迁有些村名带有“淹”字,如著名的蔡集“牛角淹”。洋河也不例外,果园有“臧淹”,沙圩有“大湮”“湮东”“湮西”。

是动词,本义是淹泡、淹没,用作名词,指被水淹的洼地。湮本意也是指淹没,引申义是水从高处漫溢之前被堵住缺口形成的水洼。两个字同声同义同部首,用作地名,意义相同。

据退休干部臧公六说,臧氏家谱记有这样的故事:有一年久旱无雨,黄河滩上庄稼大都枯死,黄河堤坝外的水洼也干涸开裂。在水洼边落户的臧云停是从北京燕山逃荒来的“外来户”,他把随身携带的油菜籽洒在开裂的洼地里。这年,邻居们都颗粒无收,他却获得了丰收,成了当地的富户。后来,臧家子孙耕读经商,成了当地的首富,人们遂把这里称为“臧淹”。

图片

臧公六收藏的《臧氏族谱》

果园村民傅振江介绍:这里最早并不叫臧淹,之前有陆姓财主在此筑圩兴集,称作“陆圩”。后陆家做生意败落,陆圩集市被民便河西岸孙陈村熊庄“瓦庙”所取代,集市消亡,臧家兴起,才改称臧淹

白桥

清朝末年,居住此村落的白万华家族,出资在村旁的大沟上修建一座木桥,方便自家出行,也方便了乡邻。村民感其德把桥称为“白桥”,村落遂称“白桥”。

建国初期实行“大区小乡”行政体制时,宿迁县曾在此地设立“白桥乡”,管辖周边的孙陈、黄桥、罗蔡三个村。

白桥现列入撤并的自然村庄名单,但尚未实施。现在,发展大道设有“白桥”公交站,黄河故道农业开发项目设有“白桥泵站”。

图片

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白桥泵站

陆沟

清朝末年,先有冯、徐、陈、肖四姓人家在黄河滩涂垦荒谋生。随后,陆士先家族在此置地兴农桑,可年年洪涝,积水难排,收成并不好。村旁黄河堤下有一条取土加固河堤形成的河洼,陆家和村邻商议后,集资开挖了一条通往黄河堤下的大沟来排泄积水,此后农田不再受淹,当地村民就把这里称为“陆沟”。

陆沟的自然村落已经拆迁,土地收归国有。陆沟原址建有洋河西部最早的居民小区——陆沟小区,但只有少数村民住在这里,大部分村民迁到洋河新城名苑社区生活。

洋河新区在陆沟及周边自然村落原址上建成了“古黄河爱情主题公园”。

图片

古黄河爱情主题公园

果园

1966年夏秋,因“破四旧、立四新”掀起的“改名潮”席卷全国,臧淹大队也改名为“果园大队”。“果园”作为村级行政组织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现在,果园和所辖的肖庄、汪庄、李宅、朱胡、白桥等5个村虽然列入撤并计划,但都还没有实施拆迁,保留着自然村落的风貌。

苹果村老地名

何梨园

清代中期,当地首富何庆武的先祖在此置地栽植雪梨,因品种优良、土地肥沃良种,所产香雪梨远近闻名,老梨树成为宿迁一景,人们把这里称为“何梨园”。1963年,原黄桥大队“分家”,十一堡等5个生产队组成新的大队,命名为“梨园大队”。

路东、路西

通过洋河的徐淮公路清代称为“通京大道”,民国时改称“海(州)郑(州)公路”,从这里穿村而过,跨过黄河故道通往宿迁。“梨园大队”在1966年改名为“苹果大队”,随后把公路以东的“过街坝”称为“路东生产队”,把公路以西的“何梨园”称为“路西生产队”。后来,两个生产队改称“路东组”和“路西组。现在,路东、路西已经拆迁,新建的洋河火车站座落在原路东组。

图片

洋河火车站

十一堡

明、清时期,朝廷为了治理黄河,沿河设置的堤防管理机构称为“堡”。“堡”字在这里不读为“bǎo”,而是念为“pǔ”,音同“普”。用“堡”作为地名,在宿迁市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姓氏命名,如宿城区的康堡、白堡;二是以数字命名,如洋河郑楼的四堡、黄庄的二堡,苹果村的称为“十一堡”。

苹果村还有“新堤”“王湾”“何圩”三个自然村庄,都已完成拆迁。现在,苹果村已并入果园村,“苹果”成为乡亲们的美好记忆。

黄桥村老地名

小马庄

淮北的自然村落,多以聚居的姓氏冠名,但也有例外。如洋河桥北村的叶庄、黄桥的马庄等。叶庄无叶姓、马庄无马姓,是村民津津乐道的掌故。

明清时期,各省客人云集洋河经商,形成一些大户。清代,宿迁县属白洋河镇流传一句民谣:“鲍、廖、魏、马、何,还有叶和罗。”说的是宿地7家最富有的大户。其中马家开有淮北知名的中药铺“泰山堂”。马家还在洋河镇西郊置办了二千多亩田产,聘请徐姓、邹姓族长作经纪人,把土地租给佃户耕种,当地人把马家佃户聚居的村落被人称为“马庄”,俗称“小马庄”。

马家的马余久先生是民国时期知名绅士,建国后,积极参加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任公私合营“泰山堂”药店私方经理。马凤山先生承祖业行医,在洋河及周边地区名气很大。现在,马家仍在经营“泰山堂”中药店。

图片

小马庄的时代惠民生活超市

洋河新区成立后,黄桥成了建设热土,“小马庄”成了洋河最“火”的地名。这里建有洋河新区最大的安置小区——新城名苑,还有医院、学校,政府机关也在这里办公。“小马庄”集中体现了洋河新区十年建设成果。

图片

“小马庄”鸟瞰

闸口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清政府在白洋河镇老堤头开引河,建造“祥符”“五瑞”两闸调控黄河水位。五瑞闸及引河原址旧属宿迁县白洋河镇,建国后分属宿迁县南蔡乡和泗洪县陈集镇。

五瑞”旧址分属两县管辖,产生了两个“闸口”。宿迁县的闸口称为“西旱闸口”,即黄桥村的闸口组。泗洪县的闸口称为“东夏庄老闸口”,即现在洋河镇闸口村。

闸口现在成了教育高地,集聚了洋河新区不同学段的学校——中加幼儿园洋河实验小学洋河初级中学如东中学

图片

闸口原址的洋河如东中学

月堤又称圈堤,是古代为治理水患而修筑的一种堤防。它是在险要或单薄的堤段的堤内或堤外加筑形如半月型的堤防,以备万一。洋河新区古黄河段月堤随处可见,黄桥村称有月南、月北两个自然村落,它们都是当年治水所筑月堤的遗存。

古月堤如今名存实亡,可以告慰先人的是这里成了“福地”。洋河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纷纷的入驻此地,让月堤又焕发了青春。

图片

月堤原址的洋河新区人民医院

岔堤

因为这里地处古黄河故道大堤的分岔地方,所以称为:“岔堤”。

图片

洋河酒文化主题公园绿地

黄桥老地名存活并延展,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归属感。随着社会发展不少老地名被新地名取代,但老地名承载着一方文脉,某种意义上说也留住黄桥的“乡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