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清华大学四大导师之陈寅恪 :“三无选手”,却被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

 凤凰山居士 2022-05-28 发布于江西

王媚娘秘史

2020-09-11 19:38

陈寅恪与妻子

民国时期涌现出大批大师级的人物,如梁启超、赵元任、王国维、季羡林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当中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都有优秀的著作流传后世,然而大师陈寅恪却以"三无"的身份当上了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三无"选手陈寅恪,实则非同一般

民国多大师,很大原因是在于,民国是中国古代史与现代史的交接时期,在这段时期,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大碰撞。不仅有"博古通今",也有"学贯中西",丝毫不逊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陈寅恪就是乘着这股名为"思想自由"的东风,不断地给自身加劲、添火,最终坐上了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的位置。只不过他与另外三位导师有所不同。

四大导师(左四)

在这三位导师当中,有德高望重、以研究甲骨文闻名中外的王国维;有被尊称为语言学之父、取得多所名校学位的赵元任;有著作傍身、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梁启超。

独独一个陈寅恪,是一位"三无"选手,"无声望、无学位、无著作",在这中间显得格格不入。然而他的加入,却是得到了梁启超的倾力推荐,甚至所有著作不如陈寅恪寥寥百字有价值。这其中或许有过誉的成分,但是不可否认,陈寅恪的确是一个十分有学问的大师。

《柳如是别传》背后的精神与思想

陈寅恪曾多次出国留学,第一次出国是他12岁那年,他与哥哥东渡日本进行学习。而后,陈寅恪又先后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多所知名高校就读,直至民国十四年(1925年),陈寅恪学成归国。让人称奇的是,他出国游学二十余年,却连一张高级学位证书都没有,这就导致了,陈寅恪去清华任教时,并不被当时的校长曹云祥信任。

陈寅恪留学期间

在如今看来,这种现象等同于找工作时没有"敲门砖",好在陈寅恪得到了许多大师的倾力推荐,最终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而陈寅恪之所以得到众多大师的信任、支持,与他的学识渊博、对历史严谨的态度分不开关系。他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工作,研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

学识渊博就不必再说了,因为有学问的人很多,但是对历史抱有严谨态度却不是每个人都有。陈寅恪便是严谨派的佼佼者,这大概因为他思想十分的独立。

陈寅恪

陈寅恪曾在王国维的纪念碑铭上提到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句话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很简单,精神独立、思想自由,这似乎是每个学者的最高追求。然而"追求"和"现实"注定是一场永恒的战争,特别是在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20年后那个充满动乱的年代,种种因素干扰着人的思想、选择。

反抗的下场轻则受到攻击,重则遭到迫害、抄家,所以为求自保,多数人都会顺应时代潮流,向现实妥协。但是陈寅恪偏不,他以血肉之躯对抗时代的洪流,生生地冲出了一条"通天河"。即便最后还是遭到迫害,但陈寅恪就如同他的名字一般,究其一生,都在"恪守"何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王国维纪念碑

这种精神与思想,在他的著作《柳如是别传》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是陈寅恪为我们留下的最后一本著作。他是唯一一位为妓女立传的大学者,柳如是也是唯一一个拥有立传的妓女。许多人借此书嘲讽陈寅恪,这样一个才华横溢之人,居然为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妓女立传?

事实上,这些人根本不了解陈寅恪创作这本书的真实用意,他不过是借古讽今,来抒发一下自身对于中国人民族精神、思想丧失的愤懑之情。


而柳如是,也并非"上不得台面",她是明末时期著名的歌妓才女,后嫁与年过半百的大官僚钱谦益。在清军入关后,柳如是欲协同钱谦益以死明志,谁知钱谦益借口种种,不愿意与她一同投水殉国。随后,钱谦益竟然将头发剃光,此举代表他已经投降于清朝。

两相对比之下,柳如是与钱谦益高下立见,此情此景,多像20世纪中前叶的中国社会。"柳如是之流"被众人所鄙夷,孤独地坚守着自身的精神与思想;"钱谦益之流"自认为高高在上,却早已或被动、或主动地淹没在了思想的洪流当中,泯然众生,其中不乏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师"。

陈寅恪

历史的真实性,由"文人的傲骨"来守护

这也是陈寅恪受众多大师推崇的原因,许多人做不到与时代对抗。所以"一身反骨"的陈寅恪在他们看来,是代替自身坚持不能坚持的事情、是漫漫长夜中的指明灯、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即便触手不可及,但仍旧有无限希望,可以称之为是"文人的傲骨",这恰是研究历史最需要具备的特点。

因为这世界上有许多工作可以弄虚作假、追名逐利、贪生怕死,唯有搞历史的不可以。历史不是给某个人特定的人看的,它应当站在一个公正的角度,去阐述、还原那段时期。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便有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说法。

陈寅恪

想打败一个民族,首先要去篡改其历史,这是历代史学家都深知的事情,所以他们宁愿拼上自身性命,也要还原某一段真实的历史。在春秋时期,就发生过史学家因为不愿意篡改历史,从而搭上性命的事情。

公元前548年,齐国国相崔杼将君主齐庄公杀死,随后迅速把持朝政。按照惯例,齐庄公的死需要载入史册。当时的史官叫做太史伯,崔杼询问他是如何记载齐庄公死亡这件事,太史伯说:"夏五月,崔杼弑君。"

崔杼听完后勃然大怒,在当时,臣子弑君是大逆不道的行为,等同于弑父,这意味着崔杼此人将要遭受许多非议。于是他勒令太史伯将齐庄公的死因改为病死,太史伯不肯,后被处死。而后,他的弟弟们也相继因为不愿意更改历史而被处死,只余下四弟太史季。


太史季和哥哥们一样,仍旧照实书写历史,崔杼无奈之下,留下了他的性命。

这种"一腔孤勇"的坚持似乎很难被人理解,因为齐庄公已经死了,那怎样死的似乎不重要了。许多人并不看重过程,往往只看重结果,这些人甚至会劝说那些有异议的人:"我这样的想法才是对的"、"你看大家都这样认为"、"少数服从多数"。

陈寅恪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就是如此。

演变到现代社会,即是"从众心理",这就是所谓的精神不独立、思想不自由。所以在芸芸众生中,陈寅恪这样的人难能可贵,他无愧于"近三百年一人而已"的评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