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月不争千古在——老子智慧【88】

 新用户97560OBk 2022-05-29 发布于江西

日月不争千古在,山川相爱万代亲。

【原典】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待人谦下。这叫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悟道】

不争上下争朝夕;多学东西学古今。

这是一幅经典之励志联。位置之事,或上或下,可高可低,安之若素;学问之事,古今东西,不可偏废,光阴易逝,青春难再,自我修习,不可稍怠。

本章老圣人承接上一章,继续诠释“我有三宝”之道,重点强调的是“不争之德”。

“不武、不怒”,意在强调慈德,不以感情用事。三国之时,刘备举全国之力攻打孙吴,许诸赤膊上阵,皆为“武与怒”之典型表现。

“不与”,不与人正面冲突,是不争,强调的是俭德。不战而屈人之兵,是高超的处世之道。

“为之下”,是“不敢为天下先”,为谦卑处下之德。谦卑之心,宛如路边野花,独自美丽,不取笑外面的世界,也不在意世界之嘲讽。

“不武、不与、为之下”,凡此种种,皆属可控。唯有“不怒”,实属难为。不怒,是一种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世人多为情绪动物,且自我,且短视,且疾功,故而易于冲动。

日月不争,千古恒在”,天地不争,不失伟大。师法自然,或是人类的最好选择。

物有万千种,欲情念杂之情绪彷若四季自然地发生。一旦情绪产生波动时,人会表现出“愉快、气愤、悲伤、焦虑失望”等各种不同的内在感受。假如负面情绪常常出现且持续不断,会对人产生负面之影响,如影响身心健康、人际关系或日常生活等。

情绪管理,是一种生命智慧。不能有效地管理情绪,是人生的智慧不够。情绪之管理,须注意两点,其一,情绪管理,不仅指负面情绪的管理,也包括正面情绪的管理,所为乐极生悲也;其二,情绪管理,绝非简单的压抑,更多的应该是念起无住。

据传,人一生的心跳次数是恒定的,别动不动就发怒,透支自己的生命,乌龟似乎很赞同这一说法。

“一念为善,一念为恶”,善恶总在一念间。一个人的起心动念,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老圣人的“不争之德”,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也是对世人的良苦告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