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击答题:“社区工作者之家”真题解析之五

 乐康居 2022-05-29 发布于海南
Image  
Image  
1、社会工作者小何为社区内的单亲妈妈开展了主题为“瑰丽人生”的小组。在第1节小组活动中,小何带领组员共同制定了小组规范,下列内容中,属于文化规范的是
A 、 要求组员保证出勤率、不迟到、不早退
B 、 发表观点时,不议论与小组无关的内容
C 、 每次小组开始前,将手机调至震动或静音状态
D 、 相互尊重,对于组员的差异采取非评判的态度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答案:D
解析:制定小组规范:小组规范是小组初期社会工作者和小组组员一起建立的适合管理和协调组员行为的准则。小组的规范有3类:一是秩序性规范,用来界定组员之间的互动准则。二是角色规范,界定和明确组员所期望的具体角色和行为。三是文化规范,澄清和说明小组的信念和基本价值,强调开放、平等、保密、非批判和团结合作等原则。ABC属于秩序性规范。
D属于文化规范。



 
2、社会工作者小吴面向失智老人照顾者开设了一个6节的小组,在第3节小组活动中,组员小华和小郑在分享照顾失智老人经验时发生争执,双方都认为自己的照顾方法是最好的。针对小组这一阶段的特点,小吴恰当的做法是
A 、 了解小华和小郑各自对失智老人照顾者小组的期望和目标
B 、 帮助小华和小郑把小组中学到的照顾技巧转变为实际行动
C 、 帮助小华和小郑理解照顾失智老人经验背后的价值观差异 
D 、 帮助小华和小郑寻求重要他人支持以维持在小组中的改变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转折期的小组活动。
根据题干为第三节小组活动,组员双方发生争执,可知是在小组转折阶段,在此阶段社工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组员澄清冲突的本质,特别是澄清冲突背后的价值观差异。故选C。



 
3、社会工作者小石面向住院肠癌患者开展了病友支持小组。目前小组进入尾声,组员即将离开小组,个别组员产生失落感,希望小组能够继续,下列小组活动中,适合在这一阶段开展的是
A 、 认识你:进行自我介绍
B 、 契约权:制定小组契约
C 、 空椅子:对话内心深处
D 、 向前看:模拟出院生活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小组结束阶段,AB属于开始阶段;C属于成熟阶段。



 
4、社会工作者小崔计划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为大学新生提供一系列服务,下列针对大学新生开展的小组中,最能体现成长小组特点的是
A 、 “社交技能训练”小组
B 、 “心理知识科普”小组
C 、 “自我管理”小组
D 、 “守望相助”小组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答案:C
解析:成长小组多用于各类学生及边缘群体的辅导工作。成长小组的工作旨在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内在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的发展。成长小组的焦点在于个人的成长和正向改变。在社会工作者看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定的逆境,每个人都有其潜能,逆境是一种挑战性机会,在逆境中挖掘自己的潜能和提升自我的过程就是成长过程。成长小组的典型是近年来针对不同人群的需要而开展的“体验小组”,如青少年的野外拓展训练营。AB是教育小组,D是支持小组,C是成长小组。



 
5、在一个情感探索小组中,社会工作者小何发现组员小李每次都想发言。当轮到其发言时,他又常说:“我再想想吧。”当这种情况第3次出现时,小何说:“您可以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如果后面又有新的想法,可以下一次补充。”小何的回应,采用的技巧是
A 、 中立  
B 、 鼓励 
C 、 引导 
D 、 澄清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答案:B
解析:中立的技巧:在小组讨论中,可能因为某一个问题的观点不一致而发生争论,而争论的双方都希望社会工作者能支持自己的观点。此时,社会工作者的中立很重要,应避免与组员争论,不偏袒或属意任一方;不判断他人意见;仅提供问题,不给予答案;可以提供资料信息,但不予决断,仅作利弊分析或事实论述;随时保持中立的位置。
鼓励的技巧:在小组讨论中,对某些比较内向,或者容易害羞的成员要给予支持,不要逼他发言,而是注意他,投以鼓励的目光,等他们获得了勇气再发言。对他们的发言,社会工作者可以重复他们的意见,对正确的方面给予积极的鼓励,以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安全感。
引导的技巧:讨论中有时出现你一言我一语,场面气氛热烈但又偏离方向的情况,此时会议主持人要用某种方式暗示讨论的方向,提示讨论的重点,或再次强调讨论的程序,从而保证讨论会正常有序地进行。这里,有两点提示社会工作者注意:一是注意把握小组讨论的程序。要让组员围绕讨论主题,按照确定问题、分析问题、寻找和评价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选择一种解决方法的讨论进程去展开。有时围绕如何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组员运用头脑风暴法。二是妥善处理讨论中发生的冲突。发生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尽快、直接地处理,以谨慎、公平的方式探知真相,并加以协调。在冲突难以化解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民主表决。此外,引导小组讨论时,要避免指定发言,以免造成以社会工作者为中心的讨论;避免轮流发言,防止出现因小组组员没有准备好而简单应付或产生抵触情绪;避免单刀直入和刨根问底,以免组员尴尬、难堪。
澄清属于个案会谈的引导性技巧直接排除。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例如,对于服务对象的模糊不清的表达,社会工作者可以进一步加以明确:“您刚才说的意思是……是吗?”或者“听了您刚才的话,我的理解是……对吗?”
根据题干描述可知,组员小李是想发言但是又常说再想想,社工采用的是鼓励的技巧,鼓励小李发言,“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如果有想法可以再补充。



 
6、社会工作者小赵发现新建的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日常管理漏洞较多,打算通过动员社区居民参与解决问题。下列做法中,属于社会工作过程目标的是
A 、 调整老年活动中心的开放时间
B 、 鼓励居民自主讨论中心管理规范
C 、 增加老年活动中心的安防设备
D 、 让社区居委会派人轮流值班管理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对社区过程目标的理解。
所谓过程目标,是指促进社区居民的一般能力。如加强社区居民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增强居民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信心和技巧,发现和培育社区居民骨干参与社区事务,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等。
B选项鼓励居民自主讨论中心管理规范属于过程目标,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增强居民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



 
7、社会工作者小王负责推进小区加装电梯工作。他发现开始的时候居民很积极,一提到自筹资金,有些住户就不愿意了,甚至强烈反对。有些住户持观望的态度。根据地区发展模 式,在这种情况下,小王最适宜采取的实施策略是
A 、 召开座谈会,让居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B 、 报告居委会,向政府申请加装电梯的补贴
C 、 与电梯公司协商,争取降低加装电梯费用
D 、 向同事求助,重新拟定小区加装电梯方案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答案:A
解析:地区发展模式——社区参与主要是处理社区面对的部分共同问题,如环境和设施问题等。社会工作者一般会通过动员居民集体参与来解决问题,还会建立居民小组来改善社区的动力系统。当居民抱怨政府对社区的共同问题应对不及时或解决策略不恰当 时,社区工作者则要以此为契机,提供一些建设性途径让居民表达意见,反映民意,建立政府与居民的联系及沟通,促进互相了解,同时也要求居民不仅仅是表达不满,更重要的是提出改善的建议和方法。
注意,题目的关键词在于地区发展模式,地区发展模式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故选A。



 
8、某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现象比较普遍,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运用社会策划模式为这一地区的留守儿童提供服务。下列做法中,最能体现社会策划模式特点的是
A 、 增进村民参与,自下而上地倡导重视儿童发展问题
B 、 开发村庄内部资源,以家庭互助方式照顾留守儿童
C 、 开展直接服务,为出现行为问题的留守儿童提供辅导
D 、 运用专业权威,根据理性原则设计留守儿童服务方案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答案:D
解析: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体现的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改变
社会工作者扮演着专家的角色,运用知识、科学的决策能力及其权威,推动及策划改 变。社会策划的过程主要是收集与问题有关的各种资料,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发生原因,并用理性的态度决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社会工作者在收集资料、分析事实、决定方案、采取行动等过程中居于主要位置。社会策划模式也注重居民参与,但计划的制订则是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题目的关键词在于社会策划模式,社会模式强调自上而下,社工是专家的角色,选项中只有D符合社会策划模式。



来源:社区工作之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