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金匮要略偶感——痉湿暍之湿邪多种治法

 GG2010 2022-05-29 发布于江苏

#金匮要略#

湿邪缠绵难愈,而且总是于其他邪气夹杂而至,仲景在本篇中提出了多种治疗湿邪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外湿上,外湿以风湿和寒湿为主,但是其中也有表虚表实的区别,也有里外同病或者外湿为主的区别。总之,微发汗是关键,但是如何恰当的微发汗就需要辨证。选择有:麻黄、桂枝、防己、生姜、白术;作用依次递减,到了白术实际上都是和其他药一起共同起到去水气的作用。而白术、桂枝、防己、薏苡仁又有去内湿的作用,作用各有侧重,其中薏苡仁是比较特殊的,它药性偏寒,不像其他治疗水饮的药大部分是温药。

14.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这里明确说了太阳病,说明有外邪入侵,关节痛,但是脉却是沉细。沉为在里,细为湿困。按理说外感病,应当是浮脉,沉脉出现说明内有疾,很多人认为湿邪应当是缓脉滑脉,但是其实细脉也是湿邪困脉道,伤阳气的一种表现。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说明里证也是很明显的,所以虽然是太阳病,但是里湿明显,里证明显,脉沉,显示当处理里证为先或者同时解表利湿,比如五苓散。其实临床上这种现象也是比较多见的,本有内湿,再外感风湿之邪,出现关节疼痛等现象,这个时候,是解表为先,还是攻里为先,还是表里双解,可能脉症相合的先处理为好。假如是这里浮数弦紧脉,我们可能会以表症为先。

点击加载图片

15.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湿热交争,就容易出现黄疸,这里是湿为重,表现为暗黄。湿为病,有内湿外湿,内湿外湿虽然形成原因和表现症状不太一样,但是内湿容易感受外湿,外湿容易引动内湿,所以经常是内外湿邪同时引发疾病和症状。本条也是如此,湿家也就是素体有湿,此为内湿,一身尽疼,发热,这是外湿所引起,不然内湿是不会发热的,而且是外感湿热之邪。

16.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17.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本条也是外感湿热之邪,头汗是湿热的一种表现,说明汗出不畅,热为湿郁,又有恶寒的表现,用下法去热就伤阳气,出现哕,或胸满,小便不利等表现,所以要抓住为啥不能用下法,虽然口渴,但是不能饮。内有湿热之邪。那这样的应该怎么处理呢?如果外感湿热为重,芳香化湿是最好的,像藿香正气水。要是伤阳气厉害了就可能出现下利不止。脾阳亏虚,湿气更盛,病情危重。

18.风湿相抟,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湿气往往和其他邪气杂合而至,和风寒是最常见的,风湿当从汗解,但是一定是微汗,而不是大汗,也就是汗出要恰当,不能太过伤了阳气和阴液。伤阳气容易再次感受外邪,伤阴液容易变生它病。

19.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这是外感寒湿,没有累及脾胃,所以仅仅是头中寒湿,用瓜蒂散内药鼻中。

点击加载图片

20.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

本条用于寒湿在表,麻黄汤加白术,白术用于去表湿,麻黄汤用于去风寒外感。白术这味药,在仲景的方子里大多不是用于健脾祛湿,而是用于通行肌表,去腠理皮肤之湿气。这里省略了很多,一般用这个方剂,应该有恶寒无汗或者少汗的症状。

21.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这是风湿在表的方剂,麻黄汤减量去了桂枝,加了薏苡仁。也是取微发其汗,健脾利湿的方义。这里大家就可以看出来,和上方比较,少了桂枝,也就是少了温阳之力,因为这是风湿不是寒湿之邪,其次,用薏苡仁不用白术,是因为白术去肌表之湿而且是温药,薏苡仁是健脾利湿而且是寒药。

22.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本条和上条比较,虽然都是风湿,显然上一条外感之邪明显,有发热身痛,正邪交争明显。本条汗出恶风身重,是表虚之像,所以当补益卫气,用了黄芪、白术,防己可以去风湿,但是其利水作用尤其是腰以下水肿可以用防己来治疗。

2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桂枝四两(去皮)生姜三两(切)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枚(擘)

白术附子汤方: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

本条明确说了伤寒八九日,风湿外感,症状比之前要重,因为翻身困难,但是也没有里证,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说明病邪在表,但是已经出现表虚的现象,气血不足。桂枝汤去了芍药加炮附子,为什么这样处理。首先外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就是正邪交争有一段时间,但是却还还没有里证,说明正邪虽然还是势均力敌,但是都已经虚了,这时候不适合用麻黄汤加白术,发汗太过,所以用桂枝汤治疗表虚为好。

但是为什么不用防己黄芪汤呢,主要是身痛症状还是很明显,防己黄芪恐怕力所不及。用桂枝汤为什么去芍药呢?主要芍药还要收敛的作用,恐怕助长湿气。为什么加附子呢,炮附子温通筋脉,行气止痛,最适合这种由于表虚外邪引起的肢体疼痛。很多人也不能理解为啥大便硬小便利去桂枝加白术,想着白术不是健脾利湿,不是更加利小便实大便?但是桂枝不但有解肌的作用,还有温阳化气助膀胱气化的作用,而白术附子还是走表去水气为主。

24.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二两(炙)白术二两附子二枚(炮,去皮)桂枝四两(去皮)

本条比上一条疼痛更加明显,说明邪气更盛,出现汗出短气,说明表虚也更加明显,所以需要加大温阳通经止痛,也需要加大祛风除湿之力,所以附子、白术、桂枝同用,这三药都能祛风除湿,都能温阳散寒,白术桂枝还能利小便,用了甘草来缓和药性之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