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一路过关斩将,获得行书书法一等奖,加入中书协成为会员

 书法古今 2022-05-29 发布于陕西

每个学习书法的人,都想通过书法大赛来检验自己的水平,如果写得好的话,也可能会入展或获奖。刘少坤也是通过多次的书法大赛,有的获奖,有的入展,可以说是一路彩虹,一路风雨,过关斩将,其中有一幅书法作品,获得了黄庭坚杯书法大赛一等奖,这是很不容易的,而最终他也因为符合加入中书协的规定要求,成为中书协的一名会员。

上面我们看到的这幅作品,就是他在获奖作品。写的是古人的一幅截句对联,并且以颜真卿书法为根脉,以何绍基为基础创作了这幅对联书法作品。作者用笔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注重细节笔法的表现,加上个人对古人书法或以当代审美取向为主调,整个作品气象凝练,动静结合,使得书法作品具有了文人气质。

何绍基是晚清著名的书法家和金石学家,他的书法以颜真卿和欧阳通为师法对象,但经过长年对书法的研修后,又直追晋人、宋人格调,由于清人在书法审美方面多以金石为取法基础,而何绍基也不例外。因此,不论是他的篆书、隶书还是行草书,都是融合了碑版和帖学书法,因此,何绍基的行书作品就显得十分厚重,又不乏飘逸的艺术性风格。

当代书法展上,有许多人在书法大赛上去学习或取法何绍基的风格而多次多人入展。刘少坤能获得书法大赛一等奖,可能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取法正脉。虽然学习书法有“取法乎上”的说法,但是有些人在取法上,虽然并没有以“上”为主,但只要把所取法的对象的精髓学到手,也不是不可以的。我观刘少坤书法,一眼看上去作品显得很生动,这是由于他多年所学,也能学到精的缘故,就像一汪清澈池水,让人似乎看到了与古人并没有远离。

第二,笔法精妙。学习何绍基书法,最为关键的是要把笔法表现出来,毕竟他不是中古时期的人,离我们很近,如何体现出何氏书法的主要特点?其实就要像刘少坤那样,抓住一个主要问题,在笔法上多下些功夫,便可以弥补“取法乎上”方面的不足。从刘少坤的获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笔法、笔锋、笔势都是清晰可见的,虽然有一些小动作略显多余,但以此也表达到了笔锋和笔势的所到之处。

第三,矛盾关系处理得当。书法是以矛盾为主的矛盾体,也就是说,一幅优秀的作品,就是制造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只要把一个个矛盾解决得好,作品就会显得和谐、统一、自然。刘少坤的这幅对联作品,写得很“谨慎”,这是一种敬畏之心。但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把轻重、避让、虚实、动静等关系表现得十分“有心”、“有意”。如作品中的“藏”、“金”、“常”等与“遗”、“满”、“子”等在上述关系上形成了鲜明对比,作品也就显得很自然朴真。

当然,除了上述优点以外,我觉得作品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墨色上缺少大的变化,尽管他在虚实轻重的用笔上作了一定的处理,但单纯的墨色则缺少浓淡、干枯的变化,使得作品笔墨的丰富性过于单调。二是自我风格也显单调。一味地学古人,表现所学成果,而古人的成分占据了作品的绝大板块,个人自我风格没有养成,这些还有待于时间和学养的积淀。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法心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