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映潮老师关于文学作品教学的讲座

 宝妞 2022-05-29 发布于河南

两天的“余映潮工作室”教研活动结束了。根据当时的手写记录,整理了余老讲座的内容,以便学习和运用。

浅谈中小学语文文学作品的教学

第一章  课堂阅读教学要脱俗

一、课堂教学要有扎实学识与精湛技艺,要克服的重要弱点有:

1、碎问碎读碎说

2、单个对话频繁

3、没有选点深入

4、活动时间不多

5、积累意识很差

二、教学理念8“变”

变“教学课文”为“利用课文”

变“轻慢语言”为“着力学用”

变“浅色思路”为“板块思路”

变“碎问碎答”为“活动设计”

变“读过问过”为“积累丰富”

变“泛泛而品”为“精读训练”

变“只读不写”为“读写结合”

变“平俗手法”为“高雅教学”

三、几个强调

1、课文阅读教学永远不变的点:语言学用、技能训练、知识积累、审美教育

2、课文不是用来提问的,任何课文都需要“利用”,以训练学生的读写基本能力。

3、知识教育的关键是术语,在术语学界有一句话:“没有术语就没有知识。”

4、精读训练的“有效”,取决于教师科学而艺术的学生实践活动的设计。

5、学术的集体实践活动是确保教学与训练有效的“组织”保证。

6、提高教师的教材研读水平和参读资料的利用水平,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策略。

7、积累丰富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图片

第二章  文学作品教学的基本任务

一、文学,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以语言文字为手段塑造艺术形象。

1、指导学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

2、指导学生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3、以“技能训练”为目的,特别突出表达艺术与表达效果的赏析,指导学生精细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课文。

4、感受、积累、品味、学用美的语言,在阅读与鉴赏中提升能力,陶冶情操。

5、在朗读训练中尝试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从而涵养学生心灵,培养气质,养成高雅的艺术趣味。

6、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强化积累,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7、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

8、积累数量众多的文学常识。背读、积累一定数量的经典文学作品或片段,积累一定数量的文学术语。

举例:《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小说知识

视角,场景,线索,白描,虚实,抑扬,悬念,伏笔,照应,对比,铺垫,蓄势,波澜,节奏,速度,巧合,突转,明线,暗线,各种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四法,景物描写的作用,特别人物的设置,美妙的侧面手法等等。

图片

第三章   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

一、朗诵背诵活动

1、《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吟读要领:

节奏分明

语速较慢  

语调低沉 

突现重音

2、《我爱这土地》(艾青)

深情地朗读  

每个字眼都有抒情韵味

咬准每一个字音

读好句中的停顿

注意语速和语气

把握诗节间的停顿

二、结构手法探微

如:《社戏》 

话题:发现《社戏》中的“照应”。

三、表达作用品析

如:《小狗包弟》

活动:本文的第一段表达作用欣赏

作用:言开一笔,自然引出下文

增添故事,深化文章主题

再现文革,表现惨烈情景

描述情景,暗含深刻对比

四、表达效果探究

1、《最后一课》中的爱国之情

欣赏高潮部分的表达效果:

暗写时间  点示背景  照应伏笔

脸色描写  声音描写  表现心理

全身力量  几个大字  抒发真情

定格描写  渲染悲情  余味悠长

2、《只拣儿童多处行》中:写春色的表达效果,夹叙夹议的表达效果。

写春天的可爱,即是写孩子的可爱。

五、表现手法欣赏

如《祝福》中的反复手法:

文中的“哀情”,反复手法,是《祝福》铺垫故事、表现人物的重大事情,细节的反复描写,眼睛描写10多次,脸色描写10多次,雪花的反复出现,“我真傻,真的”的反复出现,“死亡”的反复出现等,注定了祥林嫂与春天无缘,祥林搜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图片

六、精彩片段细读

1、《孤独之旅》(曹文轩《草房子》片段):欣赏暴风雨的作用与效果,表现人物的成长,美感在于:

概写一笔,细写几笔

时间为序,由静到动

有声有色,有实有虚

着力渲染,手法生动

作用在于设置环境  渲染氛围  推动情节  衬托人物  增加美感

2、《夹竹桃》

七、课文语言品味

1、《背影》

论题:举例说明《背影》语言的抒情性

《背影》的语言:

是表达心中怀念之情的语言

是反复运用,语中含情的语言

是平中见情,细腻描写的语言

是深沉的发自内心的表达忧伤的语言

2、《烟台的海》第二段(冬天)最壮观

1)划4字短语,并再用两三个四字短语形容烟台冬天海浪

2)举一例说明词语的表现力

3)用朗读表现这段话的层次之美,并说明写法的好处

“凝重”:写出了大海的厚重深沉

“气势汹汹”:写的是狂涛的来势凶猛

“掠过”:形容风浪的飞快速度

“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比喻无边海浪的凶悍

“前赴后继”:写的是汹涌的浪头一轮接着一轮

“锲而不舍”:表现了惊涛骇浪延续的时间之长

“雷鸣般的轰响”:写出了海涛声音的宏大

“蔚为壮观”:形容给人壮美的观感

由景及人,以景衬人,以人的活动表现景的美好。

八、课文美点赏析

《春》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之美

层次明晰之美

化静为动之美

穿插想象之美

句式运用之美

色彩描写之美

映衬手法之美

情感抒发之美

九、比较阅读的训练

《孔乙己》411段的比较:

出场与退场

正常与残疾

伤痕与断腿

长衫与夹袄

文言与白话

青白与黑色

眼睛与眼神

真话与说谎

时令,站坐,语言,语气,动作,形貌,

姿态,酒量,钱数,手的用途……

这些对比,把精神和肉体受到巨大摧残的孔乙己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激起人们深深的思索。

十、小说赏析训练

1、《变色龙》

话题:最值得欣赏的“一笔”

对“狗”前后不同的态度

2、《船长》的教学创意

读懂:据文阐释“船长”的“做人之道”(阐释)

读深:分析“简短有力的对话”的作用(批注)

读美:赏析课文表现人物特点的手法(写作)

教学此课,一定要有“小说”“情节”“描写”“细节”“场景”“场面”“照应”“人物”等有关知识的出现。

一定要有关于小说的结构、情节、顺序、手法的术语出现。

雾的描写很重要

环境描写很重要

语言描写很重要

夹叙夹议很重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