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区二十三带名词解释:“七区二十三带”是“十二五”规划内容中有关优势农业发展格局的战略思想,指包括7大农业主产区和小麦、玉米、棉花等总计23个农产品名称。七区二十三带战略思想旨在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农业战略格局。具体内容是1.东北平原主产区,建设以优质粳稻为主的水稻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型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以高油大豆为主的大豆产业带,以肉牛、奶牛、生猪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2.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建设以优质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和专用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以高蛋白大豆为主的大豆产业带,以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家禽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3.长江流域主产区,建设以双季稻为主的优质水稻产业带,以优质弱筋和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带,以生猪、家禽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以淡水鱼类、河蟹为主的水产品产业带。4.汾渭平原主产区,建设以优质强筋、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型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5.河套灌区主产区,建设以优质强筋、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6.华南主产区,建设以优质高档籼稻为主的优质水稻产业带,甘蔗产业带,以对虾、罗非鱼、鳗鲡为主的水产品产业带。7.甘肃新疆主产区,建设以优质强筋、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七区二十三带是中国防范粮食危机的基本屏障,新的战略规划为农业科学化、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格局提供指导。新规划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战略协同,跨区域的战略合作有助于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促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各区域政府的配合态度与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方针决定该战略的实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