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中有一篇文章,读开头让人发蒙,原来陈姓和田姓是一家人|陈国|史记|陈完|齐国|陈御寇|陈姓

 新用户28582222 2022-05-29 发布于江苏
点击
金鼎古籍关注我们~
《史记》中有一篇文章开头的文字,越读越不对劲,文不对题。
打开《史记》,一篇接一篇从头读来,“本纪”也好,“世家”也好、“列传”也好,文章开头第一句话,都紧贴题目。
例如:“殷本纪”,开头一句:“殷契,母曰简狄......”。“周本纪”,开头一句:“周后稷,名弃......”。“高祖本纪”,开头一句:“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吴太伯世家”,开头一句:“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
然而,当读到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时,开始有点蒙。明明题目写的是——田敬仲完,文章开头却是这样写的:“陈完者,陈厉公佗之子也。”这句话是说:陈完这个人,是陈厉公佗的儿子。
既然是一篇“田敬仲完”的世家传记,怎么开头大谈陈家的事呢?有点风马牛不相及,这是怎么回事呢?
读下来才明白,原来,这个陈完是陈国的公子,因为王宫里的矛盾,陈完从陈国逃到齐国,然后就改姓为田。其实说起来,春秋时代的陈国统治者姓妫(gui),是虞舜的后代。当初周武王把虞舜的后代封在陈国,继承妫氏香火,祭祀先祖。“陈”只是妫姓人由周天子为之建立的国家。
为什么陈完会改姓田呢?原来“田”和“陈”在古代,不仅发音相同,而且意义相通。《说文解字》:“田,陈也。”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齐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晚年的陈宣公立宠妃之子为太子,历代凡是立宠妃之子的,没有不惹麻烦的。但是,陈宣公见太子陈御寇与公子陈完交好,以为他们密谋不轨,就杀死了太子陈御寇。事实上,御寇是因为敬重陈完是贤者才与之频频往来。御寇被杀后,陈完有点心惊胆战,担心会祸及己身,于是携家带眷投奔到了齐国避祸。
陈完到了齐国,齐桓公想让陈完做卿,陈完说:“我作为寄居在外之臣,有幸能不做劳苦之役,就是您给我的恩惠了,我可不敢担任高官。”齐桓公就让他做工正之官。
齐国的大夫齐懿仲,看到陈完很优秀,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陈完,先算了一卦,卦辞说:“夫妻好比雄雌凤凰双双飞翔,鸣叫应和响亮清脆。妫姓的后人,将在姜姓之国蕃育昌盛。五代以后就将发达,地位与正卿并驾齐驱。八代以后,无人能与之相比。”于是,齐懿仲把女儿嫁给了田完为妻。
自此之后,陈完就留在了齐国,时刻奉公职守。待在齐国安定后,陈完便将自己的姓从“陈”改成了“田”。此次改姓,陈完一是为了和过去告别,二是为了告诉世人:我不会再回陈国了,我是准备在齐国好好干的!
自此之后,田氏家族便在齐国立下根来,田氏家族也慢慢在齐国开枝散叶,积蓄力量。
就是这个改了姓的田完,子子孙孙都在齐国做大官,到了田完的第七世孙田和,把齐国姜家天下窃取了。从此,齐国的统治者由姜氏改为了田氏。姜太公做梦也没想到,国家被田家夺走了。因此庄子也为此事鸣不平,“窃钩者盗,窃国者侯。”田家统治齐国一直到“秦王扫六合”为止。
如今,民间对修家谱很重视,慎终追远,奉祀以诚。那么,陈姓和田姓,其实是一家人,应该在一个宗祠里祭祀祖先。
End
文字及图片摘自网络
吴桥金鼎 古籍线装
吴桥金鼎古籍印刷厂是一家由中国新闻出版署首批批准设立的印刷古籍图书的生产企业。2012年被评为河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3年金鼎古籍的线装书工艺入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址:河北省吴桥县衡山道6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