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2022年高考考生和家长的考前调适建议!

 xxjjsdt 2022-05-29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考生、家长、老师怀揣着不同的期望等待着它的到来,却又都有些忐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针对高考,不管是何种心情,认真的准备和计划、有针对地调适自己的状态是必不可少的。在此,我有四个字送给大家。

考生心态要保持平静,情绪上不要有大起大落。除了自己的调整,家长和老师也要为考生创造条件,避免对考生有过多的刺激。

扰乱心境的最大因素是过于关注对事情的评价,而不是事情本身。所以老师和家长要多把考生的注意力往学习和考试本身上引导,而不要去过多地强调考试的后果。

当然,家长也不要因此就过于小心,甚至在家里小心翼翼,生怕干扰到考生的学习和休息。家长如果表现得太敏感,也会对考生有一种暗示和强化,反而使他们更紧张。在家里保持平常即可。

另外,考试的休息一定要有保障。不管是住校还是住家,老师或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在考前这段时间内做好充足的休息,身体没有疲劳,心态才容易保持,才能在考试中正常发挥。

临近考试,学习上尽量保持保守的战略。多在已经学会的知识上下功夫,使自己对它们更熟悉、更熟练。

避免猎奇,不要尝试太多的新题。高考仍以考查基础的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

不要贪多,在知识上守好自己已会的比过于追求知识的完整性更重要。高考不可能面面俱到,每个科目都有所谓的高频考点,也有很少考查到的知识点。考前的复习和训练应以常规题为主。

不要以会做难题为能事。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刻意练习做难题意义并不大。

一则,难题的方法往往没有普适性,可能花了长时间攻克了一道题,结果这种方法对其他题目的解答没有任何帮助。

二则,如果花了大量的精力去思考一道难题却没有解答,会对自信心有所挫伤,这在考前是不利的。

答题的速度还是要取决于考生自己对知识和解题思路的熟悉程度。建议老师在这段时间内帮助学生梳理各科的知识框架与常规题的解题思路。也可以老师整理好提供给学生去背记。

除了这些,还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模拟卷与近几年高考模拟卷。

一方面是要让他们熟悉考卷结构。特别是理综和文综试卷。要使他们知道题型的分布;分值的分布;难易试题的排列;每一部分答题的注意事项;得分的要点。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另一方面,要让他们熟悉高考真题。由于平时过多地做良莠不齐的模拟题,学生可能不能充分了解高考真题的难易程度、题型、考点等。一定要印发近几年高考真题,让学生去近距离感受真题,最好能写出各自的体会和分析结果。

“和谐”是我们追求的一种最佳的临考状态。我的理解是:自信、稳定、饱满、适度紧张。

这种状态一方面要依赖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的极力维持和努力。让考生在各个细节上与高考的节拍相符合。

作为老师,我觉得还可以进行这些训练和强调:

训练学生分析试卷的能力。拿到一张试卷后,在动笔答题之前,要先浏览一遍,了解每一道题的考查方向和可能用到的知识点。并与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相对比,迅速找到自己在这张试卷上的得分点。特别是综合考试,大部分考生都会感到时间不够。这种分析就很有必要。

在这种训练的基础上,还要让每位考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并稳定下来。尽量不要出现来不及对会做的题作答这种事情。

最后是作息时间上的微调。特别是临考前半个月内的模拟训练,安排的时间尽量与高考时的考试时间一致,有利于考生状态的调整。

最后祝每一位考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图片
END

图片
作者:田孝民

田孝民,中学校长,心理咨询师,学习能力指导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全国法制教育先进个人,河南省家庭教育讲师团首批特聘专家,河南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河南省家庭教育专家,河南省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河南省现代家庭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班主任培训签约讲师。

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

相信每个人内在的智慧和生命力

都足以应对自己遇到的问题。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