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综述|肿瘤RDC的研发进展

 生物_医药_科研 2022-05-29 发布于江苏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是一种新兴的肿瘤精准治疗药物,利用肿瘤抗原特异性的分子载体递送,引导放射性核素精准靶向肿瘤,进行近距离内放射治疗。RDC治疗肿瘤,除了直接损伤靶肿瘤细胞外,还具有旁观者效应、远端效应,因此在扩散性肿瘤中具有应用潜力。

RDC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应:(A)放射性标记抗体特异性靶向肿瘤表面的膜抗原后,放射性核素直接损伤DNA、线粒体DNA、细胞膜等。周围的细胞也通过交叉效应受到辐射。细胞损伤导致细胞因子、离子、ROS、RNS或外显体的分泌并释放到细胞外微环境中。(B)旁观者效应。微环境中释放的细胞因子和其他效应分子与细胞死亡受体结合,诱导邻近癌细胞死亡。(C)远端效应。受照射细胞分泌DAMPs能结合抗原提呈细胞的T细胞受体,通过结合CD4或CD8 T细胞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远端肿瘤细胞。

目前有2款RDC获得FDA批准,用于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分别是:2002年, 90Y-Yibritumomab tiuxetan (Zevalin®) ;2003年,131I-Itositumomab (Bexxar®)。二者都是靶向CD20,发射β射线,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0%和95%。尽管临床疗效显著,但由于物流、转诊、医疗报销等方面的问题,在获批后不久,二者的使用量开始逐年下降。

近年来,RDC开发的视线逐渐转向实体瘤。但由于肿瘤血管异常导致输送困难,以及非靶器官毒性等问题,实体瘤的RDC开发面临着挑战。根据肿瘤类型和肿瘤抗原,选择合适的放射性核素和载体,对于优化和平衡治疗效果、增加肿瘤吸收剂量、降低非靶组织毒性至关重要。

治疗用放射性核素

治疗用放射性核素的选择需考虑:射线类型、穿透距离、半衰期(t1/2)、成本、可及性、标记和使用的简易性。α射线具有高能量和中等的穿透距离,可诱导密集的不可逆DNA单链或双链断裂,适用于治疗小的实体瘤或微转移瘤β射线具有中等能量和较长的穿透距离,可诱导稀疏的DNA单链或双链断裂,适用于治疗较大的、具有异质性的肿瘤,可通过Cross-fire辐射效应造成邻近细胞损伤。Auger电子具有低能量和超短穿透距离,仅在靠近细胞核时能引起DNA损伤,因此需要可内化的抗体做载体;此外,Auger电子可产生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通过释放细胞死亡介质导致邻近细胞损伤。

不同类型射线具有不同性质和生物学效应

治疗用放射性核素的性质和螯合剂

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对设计RDC很关键。原则上,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应与载体的药代动力学半衰期相匹配,载体分子在肿瘤内能定位足够长的时间,使放射性核素在肿瘤内完全衰变,以释放致死剂量的辐射。此外,半衰期还会影响运输要求和生产时间。

放射性核素载体

全长单抗

RDC中单抗的主要作用是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引导放射性核素靶向肿瘤。由于可及性高,大多数RDC主要选择全长单抗作为载体,例如Omburtamab、Girentixumab、J591、Labetuzumab。

靶向EGFR的RDC载体形式比较

不同抗体有不同的IgG亚型(IgG1, IgG2),对靶点的亲和性以及在肿瘤内的穿透能力有所不同。例如,177Lu-DOTA-cetuximab有更高的EGFR亲和性,但治疗效果不如177Lu-DOTA-panitumumab,原因在于177Lu-DOTA-panitumumab的肿瘤穿透能力更强。因此,抗体的肿瘤穿透力对RDC的疗效更为关键。此外,全长抗体的Fc域可介导抗体内化,使放射性核素进入到细胞核处,从而更充分地发挥治疗效应。

抗体片段

虽然全长单抗在RDC中更常见,但也有一些缺点,包括:血液循环时间长(半衰期长)、血管通透性低、以及实体瘤内扩散率低。相比之下,抗体片段具有体积小、生物分布更快的特点,促使其更快地穿透肿瘤组织,并通过肾从血液中清除。而且抗体片段成本更低

抗体片段的分子质量、半衰期、主要清除途径

全长单抗可以酶切成F(ab')2Fab片段,也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成融合蛋白(scFv-Fc单链抗体(scFv、或单域抗体(即纳米抗体)等。载体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穿透能力(扩散性)、血管渗透性、循环半衰期、清除率、肿瘤吸收剂量、亲和性、效价、特异性等等,在多种因素间做出平衡。

RDC常用载体的性质

RDC临床研究进展

在过去10年,已发表多项RDC的临床试验,其中67%用于非实体肿瘤,33%用于实体肿瘤。非实体瘤中,淋巴瘤占绝大多数(92.5%)。实体瘤中,RDC覆盖的肿瘤类型和靶点更加多样化。

2010-2021年发表的RDC临床试验

临床开发阶段的RDC,放射性核素包括发射β射线的131I、90Y、177Lu、188Re,以及发射α射线的213Bi和211At;靶点包括血液肿瘤的4个靶点(CD20,CD22、CD33和CD66),以及实体瘤的12个靶点,但实体瘤的每个靶点都仅开展了1-2次临床试验。

2010-2021年临床试验中非实体肿瘤靶向CD20的RDC汇总

2010-2021年临床试验中非实体肿瘤其它靶点RDC汇总

2010-2021年临床试验中实体瘤RDC汇总

RDC难以治疗实体瘤,因RDC依赖于单抗进入肿瘤的高穿透性低给药剂量,而肿瘤血管的异常和细胞外基质阻碍了肿瘤细胞接触单抗,且实体瘤中的缺氧环境降低辐射效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周期性重复治疗以限制放射性毒性,这在转移性肾细胞癌、神经母细胞瘤或髓母细胞瘤、黑色素瘤、胰腺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得到了验证。

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RDC治疗实体瘤的问题,可能还需要改进载体。目前RDC常用载体是全长单抗,大小接近150kDa、半衰期长,因此进入肿瘤的穿透过程缓慢,且难以通过肾脏过滤(肾小球阈值约为70kDa),进而大量被肝细胞摄取。现有两种策略来改善载体的药代动力学:1)以抗体片段取代全长IgGs(见“放射性核素载体”部分);2)采用预靶向方法,分两阶段进行RDC治疗

于抗体片段的RDC临床研究进展

在临床开发阶段,F(ab’)2是最常用的RDC抗体片段,靶点包括HCC的CD147和霍奇金淋巴瘤的tenascin C。ScFv片段主要是靶向实体瘤的CEA。

基于片段的RDC临床试验概览

临床试验显示,131I-美妥昔单抗(利卡汀®治疗复发/转移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中位OS在20-60个月,5年PFS率为43.4%(对照组21.7%)。2015年4月,利卡汀®131I-美妥昔单抗成为首个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的放射性药物偶联F(ab’)2

2014年,一项I/II期研究报道了131I-F16SIP治疗化疗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的可行性。8名患者在既往接受中位三线化疗后接受了2.05 GBq/m2治疗,其中7名患者进行了骨髓移植。所有患者出现≤3级血小板减少和2/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淋巴细胞减少,1名患者出现4级血液毒性。该研究为靶向tenascin C的RDC提供了概念验证

2011年,一项Ⅰ期研究评估了靶向CEA的131I-CIGB-M3三价ScFv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可行性。17名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0.3mg或1mg CIGB-M3,两组131I放射活度相似(185–259 MBq)。结果显示两组的ScFv脱靶毒性低,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和剂量分布特征

尽管如此,基于片段的RDC也面临一些挑战,很难构建兼具高亲和力、低毒性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稳定性的抗体片段,且能经受放射而不影响其特性。有些小的抗体片段,例如单链抗体或单域抗体,其亲和力会受到放射化学过程的影响。这些小片段也更容易聚集,并且比全长IgG具有更低的热稳定性。但随着噬菌体展示技术、化学和生物工程、以及放射性标记技术的发展,有些抗体片段在临床前研究中已显示出应用潜力。

预靶向放射免疫疗法(PRIT)研究进展

提高清除率、降低非靶毒性的另一种策略是采用预靶向放射免疫疗法(Pretargeted RadioimmunotherapyPRIT)。单抗或片段与生物或化学成分结合,预先注射,待几小时或几天后(抗体充分聚集到肿瘤中,游离的抗体彻底清除),再注射放射性配体,使其与靶向肿瘤的抗体特异性结合,为了快速反应,两者需要有很高的亲和力。由于放射性配体体积小,其生物分布迅速,半衰期短。

图4 PRIT基本策略。抗体或片段首先与寡核苷酸、生物素等偶联,再通过化学工程使其具有双特异性,然后给药(通常为静脉注射)。在24-72小时后(充分清除未结合的偶联抗体),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或局部注射)结合了特定功能成分的放射性核素,该成分能特异性识别单抗上的偶联物。由于放射性配体的体积较小,生物分布和清除非常快(数小时),因此防止了健康组织的非靶照射损伤。

过去30年已开发出不同的PRIT策略。最早是利用生物素和抗生物素蛋白之间的高亲和力,但I/II期试验证明有免疫原性和非靶毒性。后来开发了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片段RDC,使其同时能结合肿瘤抗原和放射性标记的肽。

2012年,开展了一项131I放射性标记的抗CEA、抗DTPA的双特异性抗体的II期研究,治疗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结果显示,耐受性良好,疾病控制率76%,中位PFS为13.6个月,中位OS为43.9个月。最近,该抗体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治疗中也显示出积极结果。

过去十年PRIT临床试验概览

三特异性抗体TF2由一个抗HSG片段和两个抗CEA片段组成(labetuzumab®)。2013年,Schoffelen等发表的首个人体研究证明了TF2和177Lu-IMP-288(1.5 kDa HSG肽)治疗mCRC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但仍需进一步研究降低免疫原性。

最近,利用寡核苷酸与化学物质的正交反应开发PRIT,202110月进入临床试验(NCT04106492)。在该策略中,使用跨环辛烯(TCO)与单抗偶联,放射性配体与四嗪(Tz)偶联,这两种物质都是非免疫原性和高反应性的,并且能够在体内特异性结合,形成共价键。但是,TCO存在异构化风险TCO/Tz生物正交反应的应用仍具有挑战。

总结

实体瘤的RDC开发需要优化的策略达到更好的临床结果,增加肿瘤吸收剂量、降低非靶组织剂量非常关键。RDC的早期临床前开发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射性核素、螯合物、抗体形式,并对其放射生物学效应进行充分的体内研究。尽管临床前管线中RDC的数量在增多,但临床转化仍存在挑战,需要多学科(核医学、肿瘤学、放射学、物理学、辐射安全)专业知识的融合。相信未来,RDC的成功开发将为肿瘤精准治疗增添无可取代的利器

正在进行的RDC临床试验

参考文献:

[1]  Aurélie Rondon, et al. Radioimmunotherapy  in Oncology: Overview of the Last Decade Clinical Trials. Cancers 2021, 13, 5570.

[2] Jordan M. White, et al. Perspectives on metals-based radioimmunotherapy (RIT): moving forward. Theranostics 2021; 11(13): 6293-63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