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存疑:两个兆庆之“湖北孝感”】楚天翰墨一英才

 猫条山 2022-05-29 发布于北京

文/饶嵩乔

外地人到武汉,必看的景点自然少不了黄鹤楼。当人们看到楼上那雄浑端庄的“黄鹤楼”三个硕大的“舒体”镏金大字字匾,一股崇敬之情就会油然而生。而早在清同治8年(1869)黄鹤楼重修时,号为“湖北第一,全国第七”的荆楚著名书法家陈兆庆,最早为黄鹤楼手书了匾额“黄鹤楼”三字,在楼顶高悬。当时观者莫不惊呼:“真乃王右军(羲之)再世!”

陈兆庆,字葆余,号江陵老叟,孝感毛陈镇人,生于1806年,为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举人。初被委任安徽、河南等地知县,但辞而不就。继任湖北黄梅、松滋等县教谕多年,多有政绩,松滋县曾为他立有“德政碑”。

陈兆庆幼年工于书法,颇得其舅父屠道彰书法艺术真传。他自幼学习十分刻苦,勤练不辍。尤擅“二王”碑帖,兼融颜欧魏赵诸体,并予以有机结合,自成一体,行楷俱工。任教谕期间,兼授书法,因声名愈彰,被聘至省城武昌书院专事书法教育工作。作为教师,陈兆庆治学颇严,要求益精。课程中对书法的“龙睛法”、“凤眼法”、“回腕法”的讲解细致入微,使习者能得其真谛。

陈兆庆的书法艺术,至此时已是严谨典丽,字里藏情、情中蕴趣,其书法多变。行草意趣盎然,用笔清润丰姿,临纸翩翻,结构疏密精当,大有气逸神飞之韵。其书法功夫渐渐名噪于江汉之间,汉阳书法家赵石桥、松滋书法家吴廷、黄石书法家李超如均出自其门下。

同治四年(1865),陈兆庆率学生数人进京会试,在孝感会馆,与其侄陈邦本、孝感另一画家程善田合作绘制画屏四幅,声震朝野,京都人士誉其为“孝感三杰”。时值颐和园修建,受聘手书八字楹联:“云辉玉宇,星拱瑶枢”,被高悬于园内门上,引起名流学士赞叹不已。

至同治八年,湖北黄鹤楼在总督肖毅伯的倡导下重建,闻知陈兆庆的书法艺术名播京城,乃请他为黄鹤楼题匾,同时又让他题写黄鹤楼巨型楹联:“一支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将吞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千秋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人,自有眼界,哪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此联悬出,轰动了远远近近的骚人墨客,以至发出“王右军再世”的惊叹。官府特赐他赏银300两,他分文不取。

因陈兆庆书法功底深厚,书艺精湛,文人学士多以能拥有其墨宝为荣。抗战期间,海外字画商在南京登报刊登启事,出高价收购陈兆庆的字画。我国著名法学家、书法家杨玉清家中至今藏有陈兆庆的中堂一幅,其后代也存有陈兆庆1872年手书的条屏真迹一幅。我省著名书法家黄亮先生曾说:“陈兆庆老前辈的文学和书法均超人一等,我客居江夏十年,所见当代书法家之翰墨,最爱陈老先生之书法,原藏有其粉笺七字楹联一幅,十年动乱时被抄毁,徒唤奈何,至今思之,犹使人肃然起敬。”

1885年,陈兆庆因贫病交加,卒于省城武昌,后归葬于故里毛陈镇古井岗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