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鹤楼长联的作者是谁?他是云南人还是湖北人?

 文山书院 2020-07-22

1

黄鹤楼上有一副著名的长联,想象雄奇、气势非凡: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头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人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我想,很多不关注对联的人,也有不少对此联印象深刻的。那么,这副联的作者是谁呢?这里先做一点抄书匠的功夫,摘录部分记载到这副对联的段落:

林庆铨《楹联述录》:孝昌陈君兆庆题黄鹤楼联:“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句亦奇古。

吴恭亨《对联话》:武昌黄鹤楼联已具前录,兹又节一二……孝昌陈宝余德庆云:“一枝笔挺起江汉间……”苍苍莽莽,空所依傍,吾恐崔灏见之,亦必搁笔。

胡君复《古今联语汇选》:题黄鹤楼联……孝昌陈宝余德庆联:“一支笔挺起江汉间……”

赵曾望《江南赵氏楹联丛话》:彭公先出上联曰:“一枝笔鼓起江汉间……”李公乃属下联曰:“两戒事浑在沧桑里……”於是大书锓版,双揭檐梧。后之读者,佥谓两公语气,各肖生平,言为心声,不容假借,展矣哉!

李伯元《南亭联话》:孝感陈兆庆黄鹤楼联:“一枝笔挺起江汉间……”

周宗麟《疢存斋联语》:黄鹤楼佳联极夥,然文字多厄,一毁于清光绪十年之火,再毁于壬子光复之役,至今无一存者。兹即脍炙人口者录之……陈兆庆云:“一枝笔挺起江汉间……”

彭佛初《拙庵联话》:黄鹤楼佳联极多,然佳者亦指不胜屈,然造物忌才,文字多厄,一毁于光绪十年之火,再毁于壬子起义之师,至今无一存者。抚今追昔,感慨系之。兹就予所得汇录于后,以志勿忘……陈兆庆一联,亦觉超脱可喜。联云:“一枝笔挺起江汉间……”

梁羽生《名联观止》:在黄鹤楼许多楹联中,我最欣赏陈兆庆写的一联:“一枝笔挺起江汉间……”陈兆庆是云南通海县人,光绪三年进士。

材料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索引了。联文的记载各有差异,这里暂不考证,只说此联的作者。大多数认为作者是陈兆庆,而赵曾望、吴恭亨、胡君复三人则持不同意见。赵曾望认为是彭玉麟、李鸿章二人合撰,这明显是个段子,不必深究。吴、胡二人则认为是陈德庆(字宝余)所撰。吴恭亨明显是从《古今联语汇选》中引用而来,而查陈德庆则找不到其他资料和记载,可以说胡君复是个“孤证”,可以暂时认为是他记忆有误。

那么,剩下的这个陈兆庆应该就是黄鹤楼长联的作者了,陈兆庆何许人也?有人说他是湖北孝感(孝昌)人,也有人说他是云南通海人,他到底是哪里人呢?

2

黄鹤楼在历史上几经焚毁,和这副对联有关的是同治、光绪年间,很多人记载了这次短暂的“由重建至焚毁”的过程:“同治戊辰建,光绪甲申八月初四二更又归祝融……

同治戊辰是同治七年,即1868年;光绪甲申是光绪十年,即1884年。也就是说,这副黄鹤楼长联的创作时间就应该是1868年至1884年之间。

有趣的是,在这个时间段,出现了两个名叫陈兆庆的文人,一个是湖北人,一个是云南人,他们都有可能是这副对联的作者。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人的资料:

湖北的陈兆庆字葆馀,生于1807年,咸丰三年举人。《光绪孝感县志》记载:“陈兆庆,字葆馀,咸丰壬子举人,官松滋教谕。幼时随舅氏屠道彰宦游东道,彰工书,兆庆得其传,遂以书法名江汉……同治庚午八月卒于省垣。” 同治庚午是1870年,不过《湖北省志》说他逝世于光绪十一年,即1885年。

云南的陈兆庆,没有找到具体的生卒年,只知道他光绪二年考中“丙子科带补甲子科举人”,光绪三年又考中“光绪丁丑科进士”。光绪二年是1876年,陈兆庆中举人;光绪三年是1877年,陈兆庆中进士。

从时间轴上来看,两个人都有可能为黄鹤楼题联,只不过一个是意气风发的新科举人、进士,另一个是垂垂老矣的暮年长者。

从此联的文字来看,酣畅淋漓,有抚今追昔,目空一切之感,似乎不像一个垂暮之人的手笔。倒是春风得意的云南陈兆庆,更有写出这种对联的手笔和口吻。

那么,这副对联的作者会是云南陈兆庆吗?

3

虽然我们说知人论世,但是一个人的文字是多变的,焉知湖北陈兆庆不能“老夫聊发少年狂”呢?所以,仅凭文字风格判断是完全不够的。

我们还要再翻翻书。在一本光绪二年刊刻的《新刻黄鹤楼铭楹联》中记载了“一枝笔挺起江汉间”这副对联,作者清清楚楚写道“孝昌陈兆庆”五个字。光绪二年和重修黄鹤楼的同治七年仅隔八年,按说这个记载应该是比较确凿了。但是,有人质疑这类书不会详细考证作者,或许只是“想当然耳”的记载。

即使认为记载未必准确,但是这本书却给了我们另一个线索——时间。这副对联于光绪二年已经被收集到书中并刊刻出来,其创作时间肯定早于光绪二年。按照这条线索推理,黄鹤楼长联创作之时,云南的陈兆庆还未中进士,可能连举人也未中,甚至出没出过云南都是一个问题。

退一步说,即使黄鹤楼长联就是光绪二年创作并立刻被刊印出来的,云南陈兆庆这时已经成功中举,在赶考途中或游历期间写下了这副对联。我们依然有理由怀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外乡举人,撰黄鹤楼楹联如此重要的事情,怎么会托付给他呢?

《湖北省志人物志稿》介绍湖北的陈兆庆时写道:“曾随其官山东之舅父屠道彰习书法,二王、魏碑揉和一体,行楷俱工。颐和园楹联‘云辉玉宇;星拱瑶枢’及黄鹤楼匾额、楹联‘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千秋事幻在沦桑里’,均出其手笔。

湖北的陈兆庆在乡闾之间一直便有大名,如果确如《湖北省志》所说,黄鹤楼的楹联和匾额均出自一人之手,那这个人更没有理由是云南的陈兆庆了。

4

上面的分析虽然逻辑上是通的,但仍然算不上很确凿的证据,我们仍然要找一些其他方面的佐证。

我找到了一幅陈兆庆的书法对联,联文是:“有小洞天堪大隐;是真名士不虚生。”落款为“葆馀陈兆庆”。从下联中可以看到和黄鹤楼长联类似的笔法,这个作者陈兆庆是字“葆馀”的。

从现有资料中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知道,湖北的陈兆庆正是字葆馀,这幅书法应该是湖北陈兆庆的手笔,进而可以推测黄鹤楼长联也应是湖北陈兆庆所撰。云南陈兆庆与湖北陈兆庆同名,总不至于连字也一样吧?

但是有人提出疑问,认为古人的名和字是相关联的,既然都名“兆庆”,也许起字的时候,就都叫“葆馀”呢?所以这幅“葆馀陈兆庆”的书法也有可能是云南陈兆庆所作。虽然这种可能性很低,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所以我又找到一幅书法,落款则写道“孝昌陈兆庆”。

从字迹上判断,这两幅字非常相似,即使不懂书法的人,也很容易从两幅字的落款“陈兆庆”三个字上看出是一人所书吧。我们有理由推测:写下“是真名士不虚生”的“葆馀陈兆庆”,就是上面这幅六条屏的作者“孝昌陈兆庆”,也就是黄鹤楼长联的作者。

但是,如果极端地不承认两幅书法的笔迹一致,坚信云南的陈兆庆也字葆馀,而且书法和湖北的陈兆庆相似到难以辨认,还有其他证据吗?

5

看来要解决问题,还得从陈兆庆本身入手。湖北的陈兆庆字葆馀,生平也比较清晰,这没有问题。云南的陈兆庆到底字什么呢?

《明清进士题名录碑索引》记载:“陈兆庆,号云溪,云南通海人,光绪三年丁丑科三甲第一百二十名进士,光绪六年十二月任桐城知县。”只有号,没有名,但是却提供了一个“任桐城知县”的线索。

再查民国时的《桐城志略》:“陈兆庆,别号云溪,云南通海人,光绪丁丑进士,光绪六年十二月至光绪十一年二月在任。”依旧是只有号没有名。

这里顺便说一句,帮我查《桐城志略》的朋友,一听我要查这个书,当即说道:“民国《桐城志略》修得很差。”查后果然毫无所获,他又吐槽道:“《桐城志略》编得那真一个‘略’,太差了。”到底是有多差,让他怨念这么深,要连续吐槽两次呢?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桐城志略》无所获,朋友又帮我检索了《光绪三年会试同窗年齿录》,上面则清楚地记载了:“陈兆庆,字元吉,号云溪。

字元吉。

湖北的陈兆庆字葆馀,云南的陈兆庆字元吉。

6

现在可以下结论了:写下这幅文采飞扬、脍炙人口的黄鹤楼长联的作者陈兆庆——字葆馀,是湖北孝感(孝昌)人。人们有记为陈德庆、陈宝余、陈宝裕的,大约都是将名和字混淆或音近形近造成的。

而在这个时间线上,还有一位云南的陈兆庆——字元吉,号云溪,他在光绪二年中举人,光绪三年中进士,后任桐城知县,一时春风得意。因为同名“兆庆”,他一直也被认为是这副黄鹤楼长联的作者——但是他们其实没有什么关联,极有可能相互不认识。

当然,以上都是我的个人推测,虽然可以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证据链,且有利证据都指向湖北的陈兆庆,但的确没有那种一锤定音的石锤证据。但我仍然相信自己的判断。

除非——

云南的陈兆庆中举前后路经黄鹤楼,挥笔提下一副长联。当地之人惊诧于如此手笔,于是将名气不大的他的墨宝奉为神迹,镌刻在黄鹤楼上。

《新刻黄鹤楼铭楹联》的编者在几年后见到此联,没有做任何考证就想当然地认为是湖北陈兆庆所作并刊刻出来。同时,湖北陈兆庆写下了“有小洞天堪大隐;是真名士不虚生”一联,也许是太崇拜云南陈兆庆,所以借鉴了他的笔法,又或者是真的巧合一般撞在一起。

而关于此联的大量记载,无论是“葆馀”“宝裕”还是“宝余”,都是道听途说、想当然耳。同时,湖北陈兆庆又完美地避开了所有有利于他的证据。

以上。你信吗?

我宁可相信尼斯湖有水怪。

(本文参考了《玉溪日报》记者蔡传斌《两个陈兆庆,一副名楼联》《一个垂垂老矣,一个春风得意》《三副楹联,一种格调》等文章,以及时习之、陈靖、赵邵华等朋友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阁主曰

一个

认真文艺的

公众号

公众号ID:baicangge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