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忆母校泗阳县新袁中学

 淮阴语文 2022-05-30 发布于江苏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母校泗阳县新袁中学


□赵健

母校泗阳县新袁中学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本县四所老完中之一,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步入了花甲,过往的琐碎多淡淡地远去,唯有母校一直镌刻在我的脑海里。

       学校轮廓呈“日”字形,校门朝西;布局整齐划一,敞亮大气。青砖黛瓦是校舍的主格调,教室与办公室的轴线构成飞机样的图案,校长室和教师办公室设置在“飞机头”,教室则是飞机的“羽翼”,寓意深邃。坐落在“飞机头”正北不远处的大礼堂,足有三层楼高,一尊五角星浮雕镶嵌在南大门正上方,表面的涂层已经斑驳,下面是白底红字的横幅标语——“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背阳处的墙壁上生着一片片苔藓,西面的墙壁几乎被“爬山虎”覆盖……从远处望去,它犹如一幢民国时的旧式建筑,使人感受到岁月的沧桑。

      梧桐树遍布校园的各个角落。一进校门,只见道路两旁整齐地伫立着枝叶纵横交错的梧桐树,那满冠的绿呀,瞬间便使人神清气爽。作为一个农家子弟,我每每进入校门,都禁不住地萌生一种幸运和自豪,那象征快乐和希望的绿色,给我注入一股进取和向上的力量。

立春过后,梧桐树开始吐露新芽,在阳光雨露中张开笑脸,如英姿勃发的少年,生机盎然,朝气蓬勃;夏天,它一片葱郁,清雅洁净,高擎着翠绿的巨伞为师生们送去清爽,白居易有诗云:“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诗人仿佛就是为我母校的梧桐而作,把碧叶青干、桐荫婆娑的梧桐景趣刻画得淋漓尽致;秋风习习,凉意瑟瑟,“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金灿灿的梧桐叶宛如一只只蝴蝶在半空中翩翩起舞,时不时地钻进课桌里;枝头上垂挂的一串串棕褐色果球,悄悄地坠落大地,预示着冬的来临。

       校园的西南角是一块十亩大的空地,它像是书画作品上的“留白”,为校园腾出喘息的空间。那时的生活条件普遍艰苦,食堂早晚都是稀饭,中餐由学生自带食物蒸馏,大多数学生以熟山芋为主食,喝点菜汤,这一点营养不用两节课工夫便消耗殆尽。为改善伙食,学校把这块空地辟成蔬菜园,师生们刨土的刨土,播种的播种,施肥的施肥,不要几个月工夫,紫红的萝卜便争先恐后地冒出了泥土,疯长的大白菜被草绳束着腰身,青皮泛霜的冬瓜像酣睡的猪崽满地里躺着;菜园周围的篱笆上不知不觉地爬满了野玫瑰与牵牛花。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三餐的“美味佳肴”,校园里也多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是那个年代学校教育的总方针。我们经常是半天上课,半天劳动,十天半月地去学校小农场种田,这使我们不仅学到了一些种田的知识与本领,也磨练了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在这个背景下,老师们依然能够秉持教书育人的宗旨,因势利导,兢兢业业地组织教学。直至现在,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课堂里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幕:

    ——语文老师抑扬顿挫地领读着《红楼梦》里的“护官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物理老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解:发动机活塞的四冲程原理非常重要,它不仅运用于手扶拖拉机上的十二匹柴油机,也同样运用于汽车、轮船和飞机的发动机……

——英语老师操着一口地道的美音:“ We  Love  Chairman  Mao!”同学们怀着对伟大领袖的无限热爱和敬仰,跟着老师激情地高声齐诵,洪亮的声音响彻校园……

傍晚时分,正在落山的太阳,像一枚硕大的火球,照得整个校园如镀了一层金。梧桐树上,麻雀在枝头上叽叽喳喳,提前唱起欢快的小夜曲。吃罢晚饭的寄宿生纷纷走出校门。校门向西的道路两旁依然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梧桐。道路的尽头是一条横贯南北的黄码河,芦苇影映,河水清澈见底;上游是浩瀚的洪泽湖,下游则是京航大运河。校门左侧是一个四百米环形跑道操场,一群群师生正在进行各类体育运动。此刻,落山的太阳折射出美丽的晚霞,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同学们三三两两,有的漫步于阡陌小道,阅读或背诵,温习当日的功课;有的徜徉于黄码河畔,畅想未来,倾诉衷肠……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高考结束后,同学们收拾好书本和铺盖,依依不舍地各奔东西,沒有当下热热闹闹的毕业联欢,甚至没有拍一张毕业合影,许多人至今再未谋面;老师多已故去,慈祥的笑容只有在梦境中相遇……

      见与不见都是人世间的过客,但同窗与师生一场终究是短暂生命中的缘分,母校为证,梧桐永生。

      赵健,男,江苏泗阳人,退休前在县级机关工作,现以阅读和临帖为主要业余生活,尝试写作不久,偶有习作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