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高考,我还刻骨铭心。想通过高考走出农村,实现大学梦。哥哥为我呐喊,姐姐为我鼓劲。我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走进考场,盯着试卷大脑一片空白,高考以失利告终。 多年来,我时常梦到考试。情形大体一致,一个熟悉的字词,一个简单的公式,突然间记不起来。然后想啊想,直至梦醒。苦于噩梦困扰,我去咨询心理医生。医生告诉我,这是高考后遗症,很多人都有,无药可治。既然无药可治,只能坦然面对,慢慢习惯做这无聊的梦。自己失去的东西,想从孩子那里弥补回来。特别重视侄子、外甥的学习。没有科学理论支撑,教育引导没起作用。孩子们高考发挥不够理想,他们与我有类似经历。他们或许不知,我为他们高考失利哭过,自责过。待到女儿面临高考,我很紧张。无法替她分担沉重的学习,我就把对她的支持化作做饭的动力。在饮食方面,我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味道可口,安全卫生。女儿吃了我做的饭,似乎也有了动力,学习劲头十足。怕女儿思想负担过重,我经常跟她谈心,让她从紧张的气氛中走出来。我家离学校步行五分钟的路程,为让女儿能多运动,临近高考那几个月,晚自习后,我陪她骑车去离学校远的新房子住。那段日子,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第一场考试结束后,我在校门口焦急地等待女儿。看到她无精打采地走出考场,我明白没考好。她说客观题做得很好,作文材料没读明白,浪费了很多时间,作文主题思想把握不准,结尾比较仓促,字迹不够工整。我仔细了解作文材料,按照她的思路进行分析,告诉她写的作文没有跑题。结尾仓促,字迹潦草,会影响作文得分。但客观题做得好,综合评估好于几次摸底考试。听着我分析,女儿脸上渐渐露出笑容。接下来几场考试虽有波澜,按照第一场后的套路,我一场一场帮女儿分析透,目的是让女儿放平心态,轻装上阵,不求超常发挥,但求今生无憾。多年以后,女儿曾跟我谈起高考。第一场结束走出考场时,她感觉很悲观,情绪几乎失控。是我有理有据一通分析,让她坚定考好下一场的信心。我们配合得力,疏导有方,饮食科学,关键是她自身有实力,考出了理想成绩,录入心仪大学。我们家其他曾经高考失利的孩子,都没因没考入理想的大学而放弃努力。进入大学后,他们有的专升本,有的考上研,现在均已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在平凡岗位上干着不平凡事业。毕业后,孩子们各奔东西。偶然遇到他们,都不愿意提及高考,我知道那是他们心中永远的坎。但我认为,他们现在取得的成功和获得的快乐,说明高考像一场障碍跑。只要越过障碍,就会跑得越来越远。新时代,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未来需要创新型人才,也需要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在社会发展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特长。高考,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也是新的起点。不管考入名校还是名落孙山,每一条路都四通八达。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向着目标奋斗,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终将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摄影 旅途) 作者简介:张兰阁,山东利津人,出生于七十年代初,喜爱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