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分钟看明白 创作格律诗不可不知的四种基本规则

 新用户7880rBGj 2022-05-30 发布于内蒙古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

...........

不饮长如醉,加餐亦似饥】。狂吟一千字,因使寄微之。

格律诗的对仗不仅仅是词语相对,而且要平仄相对,例如: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中仄平平字, 平平仄仄平。上联平,下联仄,其中有些可平可仄的地方,标为”中“。

另外,五七律和排律除了首联和尾联,中间无论多少联都必须对仗。关于格律诗的对仗,可以看看老街的这篇文章《诗词创作必备知识 格律诗有的对仗有的不对仗 应该哪一联对仗?》。

三、押韵

格律诗对于押韵要求非常严格,唐朝科举在唐高宗永隆二年(也有说在唐玄宗天宝十三载)时开始考诗赋,试帖诗一般都是五言的排律,要求按照官方认可的韵书押韵。

唐朝以前作诗基本依照口语,隋朝陆法言编制了《切韵》,到唐朝孙愐改编成《唐韵》,宋朝又根据前朝韵书编撰了《广韵》、《集韵》,后来在这些韵书的基础上改编形成了106个韵部的《平水韵》。

格律诗押韵要求双数句必须是同一个韵部,必须是平声韵。

《平水韵》合并了《唐韵》中的一些相邻韵部,在唐朝可以通押的韵部【支、脂、之】合并成了平水韵【四支】。所以唐诗大多符合宋朝的平水韵。

注:格律诗有四种诗体,其中两种第一句是押韵的,第一句押韵可以使用邻韵。

宋以后作诗,都是用平水韵。但是因为今古的发音不同,所以我们作格律诗需要经常检查字的平仄。在民国时期政府制定了《中华新韵》,但是并没有被诗人所接受。今天中华诗词学会又编制了《中华通韵》,基本就是普通话的发音。所以有不少人开始使用新韵作格律诗,少了不少麻烦。

关于押韵,老街也写过一篇文章,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唐诗为何符合宋朝的平水韵?如何用平水韵和词林正韵作诗填词?》。

四、黏连

昨天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说黏连《什么是唐诗里的黏连?失粘的诗还是格律诗吗?》。简单来说,就是格律诗双数句的第2个字要和单数句的第2个字平仄一致。

  • 下面这首王之涣的《凉州词》,第二句的第2字片和第三句的第2字笛,都是仄声。这就是黏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注:笛,是入声字。

    • 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中,舍、君,平仄不一致,就是失黏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五、四种格律诗

      律诗有四种句式,这四种句式分别作为第一句,因此律诗也有四种组合。两句为一联,绝句二联四句;五、七律四联,分别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单数联称为上联,双数联为下联。下联必须押平声韵。

      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为例,四种句式分别作为第一句, 利用对仗、黏连的规则,可以组成4种五言律诗。

      1、平起平收

      五律《风雨》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2、平起仄收

      五言律诗《山村》@老街味道

      春风回野渡,山色入柴门。 植蕙香三径,临轩酒一樽。

      白墙鸡犬舍,绿水杏花村。 久别乡音在,漂萍有本根。

      3、仄起仄收

      五律《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仄起平收

      这里录入一首七律《 霍金去世有感 》。@老街味道

      浩瀚星空隐祸机,闻君仙逝更生疑。残躯不碍凌云志,妙手曾为解惑师。

      混沌预言参物理,纷纭宇宙似围棋,烂柯山上时空转,留与凡人费苦思。

      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一样,也是根据第一句的不同,按照黏连、对仗原则组合成4种格律诗。

      六、三仄尾和鲤鱼翻波

      格律诗有两种最常见的变格,在唐朝格律诗中非常多。这两种都是平平平仄仄的变格,一种是平平仄平仄,叫做鲤鱼翻波;一种平平仄仄仄,叫做三仄尾。下面分别说一下:

      1、鲤鱼翻波 平平仄平仄

      白公堤上游,风物雨中秋。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巷转斜藏竹,桥多半隐舟。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弹词溯青史,灯火起红楼。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一棹烟波远,姑苏访二丘。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第五句:弹词溯青史,平平仄平仄。

      2、三仄尾 平平仄仄仄

      春茶生海市,采以奉仙家。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甘露泉边土,崂峰云上芽。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安期不食枣,太白误餐霞。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一品清香远,壶中天地奢。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五句:安期不食枣,平平仄仄仄。关于三仄尾,老街也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这种变格在唐朝的各时期都很常见,属于格律诗的一种:《从《题破山寺后禅院》说起 唐诗中竟然有这么多的三仄尾》

      结束语

      以上1-4部分讲的是格律诗四要素:平仄、对仗、押韵、黏连;第5部分说了格律诗的4种体;第六部分讲了格律诗的两种变格。本文后面有更详细的解说链接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本文没有说格律诗的拗句和救拗,其实老街以前也讲过,这里就先不提了。

      @老街味道

      平仄:诗词创作不可不知 “平仄”是什么意思?

      押韵:唐诗为何符合宋朝的平水韵?如何用平水韵和词林正韵作诗填词?

      对仗:诗词创作必备知识 格律诗有的对仗有的不对仗 应该哪一联对仗?

      黏连:什么是唐诗里的黏连?失粘的诗还是格律诗吗?

      三仄尾:从《题破山寺后禅院》说起 唐诗中竟然有这么多的三仄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