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园山水自在心--查士标作品大赏

 蓝鹰书院 2022-05-30 发布于北京

王朝交替,往往意味着时局的动荡,历史向世人展现着残酷的一面。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清易主,因为夹杂着民族之间的博弈,冲突更显剧烈。最终,大清在天下逐鹿中拔得头筹,取得天下的正统。

而有明的忠贞孤臣,面对历史大潮 ,无法力揽狂澜,终究选择了隐秘江湖,不问朝堂,这尤其以江南这个明朝取士大本营尤甚。正是因为历史造弄,让华夏少了一个治世名臣,而多了一位书画俱佳的大文艺家,这个人就是查士标。


距今三百年的明末清初,画派众多,而在现安徽省南部的山区,渐成当时影响力巨大的宗派,即“新安画派”。在田园山水画的历史传承中,这一派反对陈腐的规矩,独树一帜,鼎立革新,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搅得画坛翻天地覆。

无疑,查士标就是这一“新安画派”的领军人物,作为家学渊源流长的杰出人才,他才能出众,品格高尚。处在文化气息浓郁的江南之地,他交友广泛,具有非凡的书画艺术阅历。而家藏富饶,让他从小耳濡目染之高人之杰作,更具备别人没有的书画体验。

随着大明王朝的消亡,本是举子的查士标不愿服务清廷。从而变得清心寡欲,没有了追求功名利禄的凡心,只是将一腔热血,投入到增长书画技艺上来。他是休宁西门人,门第高贵,天生富裕,从祖上继承下无数的名玩古器,更收藏了大量的唐宋以降大家的绘画作品真迹。

在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查士标可谓饱读诗书,修为更是日益精进。弱冠之年,便以名声赫赫,四里八乡以“查文学”的雅号以冠之,就是十足的褒奖。

在绘画成就上,查士标与渐江、汪之瑞、孙逸齐名,被后世称为“新安四家”。这四人都是一生追求绘画的精进,具有远大成熟的艺术目标,都吸收了江南田园山水情色的美学理念。从而在创作理念和画风上都十分接近,因为休宁古称海阳,尊崇者统称四人为“海阳四家”。

现在人所共知的是,查士标在绘画方面的成就和贡献无以伦比,但不为人所知的,是他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书法家和诗人,可谓全才。无论书法和绘画,大儒董其昌对查士标的影响都十分巨大。作为禅学大师,董其昌立意精简,开拓丰富了画坛艺术的高度,他热衷弘扬古人画法的意境,以其文坛地位,渐成时代一家的风气。

查士标萧规曹随,自然风骨也沿袭董氏,且大多广得精妙。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是在好友渐江的激励下,查士标终于精收博取,融会贯通,并发扬光大,锐意创新。其苦心孤诣,终有回报。自然功道达成,树立了自己的独特的绘画风貌。

查士标有诗云:“高情期五岳,小隐得佳山。”正是这样的情怀,让查士标热衷游历祖国山川之美,更是美景,以其独到的艺术理解,点墨成画。

观其画作,无不布局奇妙,大度怡然,而疏密适中,变化递进,格调飘逸洒脱,随意自然。凡是大小尺度,宽窄错落,着墨的肥瘦,取景的枯荣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妙趣横生。画作无不润秀练达,著有神仙妙隐。

查士标晚年,素以“懒标”自诩,然其通宵达旦,绘画不倦,想必是有着浓郁的热切,才能成为开宗立派的动力。他的名言是“我自有我法”更兼“出新意于法度之外”,真因为如此,他成就了自己在历史画坛的盛名。正所谓,胸有点墨,出笔独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