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老照片】-2万-1316-民国老照片:山西介休县吕祖阁、鼓楼、史公塔、城墙等城内外风景

 泊木沐 2022-05-30 发布于辽宁

春秋时,名叫介子推的人隐居在绵山,晋文公(名重耳)寻而不得,于是火烧绵山想逼其出来,介子推竟背着母亲烧死在了一棵大柳树下,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后来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把这个日子定为“寒食节”,这天正好是清明的前夕,令举国禁火寒食。“举国皆寒食,亘古为一人”的起源就来源于此。现在有一组来自华北交通写真的老照片,关于民国时期山西介休县吕祖阁、鼓楼、史公塔、城墙等城内外风景,赶紧来欣赏和探讨(照片经过后期AI自动上色而成)!

史公塔,又名北坛塔,位于介休城外西北郊。为了纪念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介休知县史记事,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集资建成此塔。塔为8层,高35米,底座为石砌方台,塔身用水磨砖砌筑,塔顶饰以黄绿琉璃瓦脊,黄琉璃宝珠塔刹。图为史公塔远景。

城外的一处墓地,看样子是一处家族墓地,远处能看到绵亘的山。

据康熙《介休县志》记载,城垣外砖内土,有城门4道,东名捧晖,西名临津,南名迎翠,北名润济。四门各建门楼1座,城垣四角均建有角楼。南门及西门建有瓮城,瓮城门顶也建有门楼。围绕城北城东建有关城1座,北称顺城关,东称文家庄。关城墙有门5道,即文家庄门、东关门、侯家门、师家门、西关门,均有门楼。另有排水门两道,在南者为南水门,在北者为北水门,垣墙上有角楼4座。图为介休的城墙和远处的角楼。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由当时的伪县长郭成基写的“介休县公署”的牌子。日伪枪杀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韩奎时,一路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郭老九(即郭成基)!”“中国共产党万岁!”!

据民国《介休县志》中的城区图记载,城内有东街、西街、南街、北街,4条街的交汇处是一座十字楼。十字楼往西的西街,还有三门楼和钟楼,往东的东街则有三官楼。图中的一座过街楼,透过底下的门洞看过去,还能看到另外一座过街楼,小编猜测这座楼可能就是西街上的过街楼。

据史料记载,四条大街全部用石条铺筑,但不知何时所铺。城内陆形南高北低,下大雨时,雨水顺着街道往北流。图为介休城内的其中一条石头铺的大街,街边商铺门口还挂有红灯笼。

图为介休靠近西门临津门的钟楼,从东往西的方向拍摄。十字歇山顶,飞檐斗拱,十分壮观。可以这些过街楼都不存,唯有靠近东关门的玄神楼(即袄神楼)留存,现已修葺。

图为站在介休警察所门口往西拍摄的钟楼,石条铺的路上有几人正走着。

拱形门洞下有人挑着担子,左侧还有拉车的,但正前方有个建筑,不知道是介休城里的什么地方,欢迎知道或者了解的友友评论补充!

纯阳宫,又称吕祖阁,供奉吕洞宾,在北门润济门西侧,润济门往西依次是土神庙、关帝庙、纯阳宫,并列在一起,坐北向南。

纯阳宫为一进院,院内正中砖卷三间无量殿,上置悬山造吕祖阁3间,明间出歇山造抱厦。

介休后土庙古建筑群内的三清楼,三重檐十字歇山造。此建筑群位于吕祖阁(纯阳宫)西侧,包括三清观、后土庙、真武庙、三官祠在内的道教群体建筑。据嘉庆《介休县志》记载,三清观始建于元代。

站在介休城墙上看三清楼和后面的戏台,可以看到戏台两侧的钟鼓楼。

站在城墙上看吕祖阁(即纯阳宫),可以清晰地看到木建筑构件等。

站在城墙上看吕祖阁,可以看到右侧位于城墙上的一座角楼,以及建筑屋顶上立体的龙、凤、花卉饰面的黄绿琉璃瓦,显得绮丽壮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