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拐杖守护菜园的村庄

 作家楚夫 2022-05-30 发布于广东

行走于孙中山祖居地南朗左步村,走过欧家片区,大片青砖灰瓦的老房子,门上挂着生锈的锁,透过门缝和窗户望进去,蛛网密布,许久没有人活动的痕迹,偶有一两户住着人,说是租户。没有人住的房子,有的贴着鲜红的对联,知道是主家委托人贴上去的春联。门口的水井张着口,井口的金属罩子不知所踪,水有点脏了,大约没人敢饮用。

在欧家企巷一户民宅,看到一个八旬老太太,坐在门内椅子上,见了我们走过,用目光问候,没有起身。

民宅旁边是一块空地,种着菜,应该是老宅坍塌了,被就近改造成菜园。菜园主人用红砖垒起围墙,中间开着一个小门,用沾满水泥的纤维板遮挡着,纤维板一看就是建筑工地废弃的。

老宅旁边惹眼的是立在菜园门口的一把拐杖,护着纤维板门,明显是使用过的弃物,被当做菜园“门神”,不让纤维板倒伏下来。

问同行的村干部拐杖从何而来,说可能是老太太以前用的,后来老太太走不动了,拐杖用不上了,就用在了菜园门口。

往前走,就到了当年粤汉铁路总监欧庚祥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解放区主要创建人欧初旧居。孙中山先生卸任临时大总统后回祖居地祭祖的孙氏大宗祠、民国影星阮玲玉旧居就在旁边。辈出的左步名人曾经照亮中国的天空,记录下一个村庄的荣光,但城市化褪去了一个古村落的历史光环。

左步头顶孙中山祖居地的荣耀,不仅对外输出了一批名人,还对外输出了大量劳动力,多数家庭有亲人移居海外,在近代工业摇篮唐山聚居形成的孙家庄,唐山大地震时整体陷落,几百乡亲遭难。

但历史的荣光没有留住青春的脚步,村里看不到几个年轻的面孔,种养户许多是外来耕家,在村边或田野间搭着窝棚,就近看护租种的田园,链子拴着的看门狗对着陌生人狂吠,窝棚门口密密麻麻晾着衣物,妇女在门口择菜、闲聊,孩子在膝边玩闹,穿着校服的孩子在窝棚前打羽毛球。一个5岁的孩子跟在奶奶身边,没有去幼儿园,孩子的爸爸说,孩子上了两年幼儿园,因孩子的爷爷54岁时因癌症去世,用光了家里的积蓄,还借了亲友不少钱,经济实在困难,就让孩子退出幼儿园回家了,由孩子的奶奶带着。

穿过村庄,有些年头的果树枝繁叶茂,房前屋后的各种果树挂着果,小村的丰盈挂在枝头。桃子穿过院墙伸到巷口,芒果压弯了枝头碰到头顶。最是那桑葚枝条垂到了地面,黑色的桑葚触到嘴边,馋嘴的外来者想摘了回家,但旁边找不到可以收钱的人。


拐杖守护菜园的村庄,离闹市也就2公里路程,却像被吸走了魂,这样的村庄有些落寞。站在村口望出去,春天的田野郁郁葱葱,与不远处起伏的山岚构成一幅田园诗画,美得让人心痛。

村里有画家走来,专门寻找前庭后院的老房子,只想住下来,租期越长越好。走出去的年轻人想回村,一开口就要100亩地,那是享受每年每亩千元种粮补贴的大耕家标准,但村里已经没有大片耕地了,机械化耕作的乡村,几个大耕家就做了一个村庄的农活,给离家的游子留下的只是乡愁中的乡下老家。
         2016-04-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