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饥饿记忆里的生命感悟:饥饿是更大的真理!

 作家楚夫 2022-05-30 发布于广东

跟身边人说饥饿,大家都当做笑话,很多人在嚷嚷着节食减肥。不是因为没有饥饿的经历,而是中国贫穷的一页翻过去了。
翻开人类历史,饥饿从来没有从思想库里消失。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说:“从小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大相信,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这种怀疑态度起源于我饥饿的肚肠。和任何话语相比,饥饿都是更大的真理。”
这是一代有饥饿记忆的人的生命感悟,没有过饥饿年代体验的人是体悟不到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说:“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1994年笔者麻雀南飞,当年跟着老总到福州参加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听著名新闻摄影人贺延光说饥饿旧事。有一次他到同学家,饥肠辘辘中,偷偷潜入同学家厨房,看到碗里装着一小块生肉,忍不住伸手抓过来,要往嘴里送,因为太久没有尝过肉味了。忽然听到开门的声音,同学家长回来了,他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将肉放回去。最终,欲望战胜了理性,还是把那块肉塞进嘴里,来不及细嚼慢咽,直接生吞了下去。从此不敢面对那位同学。
在极度饥饿面前,人的动物本能可能被激活,尊严感退居其后,真的如齐人“不食嗟来之食”者能有几人!
自己记得小时候因为饥饿,特别能吃,一顿饭能吃两三海碗干饭,三两口就扒光一碗饭,知道饥饿只能用偷食来治愈,跟兄弟姐妹的矛盾,多数是为了吃。
最痛的记忆是,贴墙邻居小学同班同学铁山,放学回家吃饭的功夫,在窗框上上吊自杀,一村人赶去看热闹,我也不例外,看村邻把他放在门板上抢救,终于没有救过来。
铁山自杀的起因却是因为食物。他回到家,看到母亲凉给他的一碗粥被姐姐抢着吃了,一气之下寻了短见。那么小的小学生,就为了兄弟姐妹争抢食物想不开,想起来就痛。
现在反省跟兄姐姐妹争食,尤其父母偏心眼偷偷给我开小灶,就深深内疚自责,总觉得是自己把家里吃穷的。
饥饿的一页翻过去了,总相信饥饿不会再来,忽然发现乡邻里有人因疫情失业了,守着房子愁房贷和社保,为生计发愁,有些警觉起来,心里说,有一种饥饿不是因为粮食危机,而是因为工资危机,一旦长时间失业,货架上食物依旧丰盈,但有人买不起米面。
饥荒如委内瑞拉,穷人在垃圾箱里还能翻找出剩余食物,那是富人浪费的,穷人吃不起。
邻国当年大饥荒中,多数饿死者不是活活饿死,而是死于长期营养不良,更多人身材矮小,留下一个民族的饥饿基因。
饥饿能够改变人群的心智结构,留下一代人的思维缺陷,以致饥饿一代至今以富营养育儿育女,唯恐孩子吃不饱,偶尔拿饥饿恐吓孩子。
远离饥饿的太平日子,偶尔能从宠物身上找到饥饿训练法,比如训狗,先饿它两天,它就对主人摇尾乞怜唯命是从了,诚如王小波所言,饥饿是更大的真理!
2020-04-2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