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校大学生偷十多份外卖被刑拘”需要多维度解读

 作家楚夫 2022-05-30 发布于广东

大学生周某屡偷外卖被刑拘。(图据新闻)

南京雨花台警方7月17日上午通报了一起盗窃外卖案件,知名大学本科生周某盗窃十多份外卖,被刑事拘留。周某目前正在考研,家庭贫寒,为了他能读本科、研究生,三个兄弟姐妹都辍学了。

媒体报道事件时用了“嘴馋”“偷外卖成瘾”“自毁前程”等字眼。跟帖评论中,不少人认为周某偷外卖行为可耻,叹息他前途毁了。

但也不乏同情者,有人提出偷外卖是因为太穷了,应该给他一次机会,他是一家人的希望,不要毁了他的一生。

笔者看过之后,有些五味杂陈,觉得媒体现有报道多少有些草率,大多没有正面接触当事人,没有对他偷盗原因的理性分析,简单以道德和法律判断是非,多了幸灾乐祸的成分,缺少对偷外卖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依据警方披露的案情,笔者觉得,“名校大学生偷十多份外卖被刑拘”需要多维度解读,试着理解这个名校生的行为,解读事件背后的复杂因素,帮助他从事件的阴霾中走出来。

我们不妨对周某的行为作出不同假设,看看哪一种更接近真相:

其一,周某有了三个兄弟姐妹的打工支持,读书费用不成问题,吃饭更不成问题,只是偷窃成瘾,那就是道德品质问题,需要一次深刻的自我反省。

其二,周某虽有三个兄弟姐妹打工支持,但读书费用尤其是未来读研费用沉重,养成了节省的习惯,而今唾手可得的外卖让他动了偷窃念头,误入歧途。

其三,周某三个兄弟姐妹因疫情打工不利,甚至可能近期家庭遭遇变故,手头拮据,到了饭钱都要省着花的尴尬境地,最终铤而走险。

有鉴于此,舆论一片讨伐、冷嘲热讽时,是否该调查一下,名校大学生屡偷外卖是否存在隐情?社会是否需要给予他一些人文关怀?

想起纽约一法庭对偷面包老奶奶的审判,还有庭审现场市长拉瓜地亚那番话,“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

当然,周某屡偷外卖的行为可能跟偷面包的纽约老奶奶不可同日而语。只是,如果周某真到了吃不起外卖的地步,社会又该怎样?

周某这样的大学生贫二代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周某偷外卖的行为,不应简单定性为道德和法律问题,还要有社会学观察和思考,社会应该多一点耐心和理性。

因此,对屡偷外卖的名校大学生不能只有嘲笑,而应体察他的生存环境,给这个大学生以及社会一次自我审视的机会。

从保护弱者的角度出发,周某屡偷外卖事件不宜高调处理,而应给他留出更多自省的空间,尤其要保护好当事人的隐私。

当然,社会要更多关注大学生贫二代的生活困境,审思现有帮扶救助机制的短板,避免名校大学生屡偷外卖这样的悲剧性事件重演。

2020-07-1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