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少成多|《公共管理》卫生事业管理(31)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

 相国转角 2022-05-31 发布于广东


做时间的主人,越早开始,越从容!

做好规划,把时间掌握在自己手中!

选择正确的方向,坚持每天的执行!

“荷花定律”,越到最后越关键,坚持到临界点的突破!

免费提供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指导

复习规划服务

答辩论文写作事项咨询

核心知识点重点解析

【前言】
2021年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现有人口141178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人口2.67亿(18.9%)65岁以上人口2亿(14.2%)。根据联合国标准,当60 岁以上人口比例大于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比例大于7%时,则该社会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那么,中国实际上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未来,老年人问题将是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

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的特点:
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
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
3、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
4、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卫生事业的性质:
1、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体现了发展 卫生事业是广大人民和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共同受益的本质特性。
2、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体现了我国卫生事业承担一定社会分配职能的特性。
【以上内容注意论述、简述考核】

向上下滑动,查看更多重要相关内容

      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为履行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合理分配卫生资源,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保障卫生事业发展的活动。包括制定卫生政策,筹集和分配资源,建立卫生服务组织,健全卫生保障制度,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协调社会各方面资源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影响卫生事业管理的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管理水平、文化背景、人口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等。

       党的十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相关部门、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医疗卫生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素材来源 |相国申硕团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