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婺华是陈叔宝的皇后,为何隋炀帝杨广南巡却点名要她陪同,这其中到底有何深意?

 红篮篮 2022-05-31 发布于河北

尼姑乙:求观音主持办事的人可多了,听说一求一个准儿。

尼姑丙:观音主持可真好看。

尼姑甲:那是当然了,观音主持以前可是做过皇后的哦。

沈婺华:我不是观音,只是法号叫观音而已,也不能救苦救难,我只不过是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我救得了一个两个,可是我救不了众生,能救你们的只有你们自己。

  我是白云观的尼姑,法号观音,我并不是人们口口称颂能救人于水火的观世音菩萨,我只是这人世间看破了七情六欲的一个女人罢了。

       对了,我还有一个俗家的名字叫做沈婺华。

      喜欢隋唐史的施主们可能对我这个名字颇为熟悉,毕竟当年我还做过一段皇后。

       回首前尘,不禁潸然。

  我出生在陈国皇室,母亲是南陈武帝陈霸先的掌上明珠会稽公主,虽然王位是由我外公的侄子陈蒨继承,后来又传给了陈蒨的弟弟陈顼,但是这一点儿都动摇不了我沈家的地位。

         甚至在陈顼继承帝位之后,为了巩固政权,拉拢仪同三司、望蔡贞宪侯沈君理(也就是我的父亲),他提出了联姻的方法。

       父亲曾经询问过我的意见,我虽然不情愿,但最后还是同意了。

  毕竟我母亲早逝,父亲虽说宠我,可是在家族利益面前,他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与整个家族对抗,而我嫁到皇室去,除了无法拥有爱情之外,我拥有了这个世上无人能比的权利与地位,所以最后我还是嫁了。

        公元569年,我身穿凤冠霞帔,带着十里红妆嫁给了当今的皇太子陈叔宝,成为了众人艳羡的太子妃。

  我与陈叔宝已经虽然见过几面,但是成亲之后才发现他并不是我的良人,吃喝玩乐是他的最爱,尤其是对美女有一种近乎于执着的追求,虽说我长得也算是不错,但是对着床帏之事不怎么感兴趣,我还是希望他能够多用功,能够把陈国打理的繁荣昌盛。

  没过多久,我父亲就病逝了,为了尽孝心,我打算守孝三年,吃斋念佛为父亲早生极乐,为了不打扰到太子,特意从东宫搬了出来。

       为了显示我的诚心,我遣散了仆从,褪下了华丽的衣裳,整日吃糠咽菜,诵经礼佛,再一遍一遍的晨钟暮鼓之中,我好似感受到了丝丝的禅意,我爱上了这种独自幽静参禅的感觉。

     我没有回东宫,可是东宫却从来不缺少女人,更不缺少受宠的女人。

  太子的新宠张丽华美丽如妖,冰肌玉骨,又会说些甜言蜜语,将太子迷得团团转转,很快整个东宫都变成了张丽华的天下。

  公元582年陈顼去世,陈叔宝即位为新帝,我这位太子妃理所当然成为了皇后,我也终于从青灯古佛之中走到了皇宫内殿,只是此时已经不再是我的天下了。

  争宠这种事情我做不来,虚与委蛇我不屑为之,可是我看不得陈叔宝他荒废朝政,所以我经常劝谏他做一个英明的君主,不要整日沉迷酒色,也许是我说的多了,他嫌我烦了,不仅对我严词相向,甚至要废掉我的皇后之位。

  皇后于我来说不过是一个枷锁,没了更好,只可惜朝中大臣极力劝阻,他没有废成功。

  在规劝了几次无果之后,我打算清静自在,不再管红尘的是是非非,就让她们去争,让她们去斗,我安安静静的抄我的经书,感悟我的佛理。

  在此期间,我还收养了一个孩子,她是孙姬的儿子,母亲早亡,在这后宫之中举步维艰,我看他可怜,才将他养在膝下,也算是在这孤寂的后宫之中有了一个伴儿。

  有一个如此荒唐的帝王,很快这个国家也就消亡了,当隋朝的大军攻入皇城的时候,我们的陛下没有奋勇杀敌,也没有英勇就义,而是与自己的宠妃躲进了后宫的枯井里面。

  你就说可笑不可笑。

  没错,我当时笑了,笑的花枝乱颤,笑的眼泪都快要掉出来了。

  “给,把眼泪擦擦在笑。”

  蓦地,身边递过来了一方手帕。

  我诧异地抬头看过去,一个满身是血的将军,嘴角是掩饰不住的笑意,明亮的眸中映衬的正是我的身影。

  “谢谢。”

  我并没有接他的手帕,而是任由眼泪划过我的脸颊,滴落在泥土之中。

  “你个贱人,都到这个时候了,还不忘勾引男人……”陈叔宝看到此情此景,不禁破口大骂,只是还没骂完,人就已经直接被带下去了。

  少年将军并没有因为我不接他的手帕而恼怒,而是非常从容地收起手帕,与我并排站在一起说道:“看来沈皇后与陈后主不合的消息是真的,并不是谣言。”

  “难道你没有听说过一句话,空穴来风必有因,更何况是谣言。”

  “你好像并不怕我啊?”

  “事已如此,怕你能改变现状吗?”

  “有意思,有意思……”少年将军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人就已经离开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一日我见到的少年将军竟然是后来的隋炀帝杨广。

  不知道是不是这一次的谈话,我的性命得以保留,张丽华那些宠妃们却被杀了不少,就连我与陈叔宝被押送长安的途中也并未受到刁难,反而礼遇有加。

  公元604年,陈叔宝去世了。

  虽然我们夫妻早就已经貌合神离了,但名义上我还是他的妻子,也是他在这世上为数不多的亲人了,所以我为他写了哀辞,聊表心意。

  不知道为何,在那一次相见之后,杨广经常会召见我,与我探讨人生、佛理,我能在他的只言片语之中感受到他的理想与抱负,他是一个有远大梦想的人,像极了我年少时期的英雄,只可惜我已然徐娘半老,早就没有了往日的激情,我们一直亦师亦友的相处着,我念我的佛,他谈他的理想。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给杀害了,唯一能够庇护我的人也没了,所以我怀着沉痛的心情离开了。

  我在天净寺出家为尼,法号观音。

  隋末唐初,群雄割据,战乱四起,无数的黎民百姓流离失所,出于善心,我经常收留无家可归之人,后来听说附近有一个叫李子通的头头抓了一千多的老弱妇孺,想要讲这些人送往战场当炮灰,我知道之后气愤不已,找了几个好友,一起商量想办法,最后将这些人都给救了出来。

  也许是因为我救了他们,成了这些人在乱世之中的一根救命稻草,再加上我法名观音,她们把我当成了真正的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有些人还描了我的画像焚香供奉,经此一事,我的名声流传甚广。

  经此一事之后,我怕刘子通反过味来报复,这才逃到了山东的白云庵继续修行。

我是红篮篮,一个默默努力的90后,喜欢历史与写作,最近我在整理中国各个朝代帝王后妃的事迹,参考了一部分历史文献,还有一些道听途说的野史秘闻,当然也掺杂了自己的想法,若是文章有不到之处,还请评论区指正。

  如果你也喜欢历史,觉得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记得顺手点个赞哟~你小小的点赞永远是我持续写作的动力,么么哒!!!!

  本文乃'红篮篮’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什么,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