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头晕胸闷,当“心脑”同调,一张方,活血通络,化解不适

 朱永林548cr9af 2022-05-31 发布于湖南

今天和大家聊聊调治中风——心脑同治的事。

心脑以“神”同识。

《内经》曾言: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除了强调心主“神”的功能,也将心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容纳精神的地方。

《类证治裁》中曾言: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

认为脑主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感觉的运动,能总统诸神,主司思维、记忆、明辨、意念、五志。是维持和调节只会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

所以说有心脑以“神”共识,共主神一说。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呢?以“血”同源。

心不是石头做的,是血肉之心,血者,皆属于心。这气血于脉管内周流不息,营养全身,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活动,大脑的血供更为丰富,约占全身的20%。

现代医学称心脏为“心泵”,将富含营养物质的血液泵出以营养机体,长期心脏功能失调,就会让大脑处于低灌注的状态,产生相应的脑病。

正如中医所言“血生于心,上输于脑”。而年纪大的人呢,最普遍的就是阳气虚弱,心阳之气缺失了,对于血液的推动力量就会不足,如此血脉失养,气血运行不畅,滞缓为瘀,脉络就会瘀阻、堵塞————发为中风!

之前有这么一个患者,58岁,主诉:右侧肢体麻木不适一月有余。有高血压病史5年,冠心病史3年余,看诊半年前有余胸闷心慌发作,用药不能缓解,做过冠脉搭桥手术。

刻诊:右侧肢体麻木、伴头晕不适,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时不时的会有心慌,情绪不稳定,患者自述病情缓慢加重,不思饮食,说话不利索,睡眠稍差,二便可。

检查示:左侧大脑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

一看舌头暗紫,舌苔薄白,脉沉细涩,查体:面色少华,精神萎靡,舌头右偏,右侧鼻唇沟变浅。

取:太子参、麦冬、五味子、当归、生地黄、炒桃仁、红花、麸炒枳壳、赤芍、北柴胡、川芎,桔梗、川牛膝,炙甘草。

半月后肢体麻木较前好转,头晕心慌改善,言语流利,但是患者容易急躁易怒,性情不稳定,大便干结,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弦细涩,原方入郁金,合欢皮、珍珠母,平肝潜阳,疏肝解郁,大黄以通腑泄浊,涤肠清热,继续巩固调治。

患者肝阳平,本虚为主,所以以益气补血为主,兼以活血化瘀,于是又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巩固,前后调治二月有余,回访未诉明显不适。

他的情况一个是年纪大心病时间久了,加上手术创伤,心气亏虚,这气血运行不畅就容易化瘀,瘀滞脑窍了就会发为中风。

心开窍于舌,心气不足了,气血不通,脉络瘀滞,这舌头就会歪斜,说话也不利索。

瘀阻清窍了,人就会头晕,睡眠差。

方子不难看出选用的是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太子参、麦冬、五味子以补益心气,敛气养阴以治其本;

血府逐瘀汤用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以活血化瘀以治其标;佐以川芎、桔梗等药上达巅顶!川牛膝引药下行,通上贯下。

虫类药搜风剔络,行气活血,以去脑窍顽痰死血;诸药配伍,补气与化瘀兼顾,达到脑心同治之用。

补阳还五汤以益气补血,化瘀通络,重用黄芪,当归以加强补气养血之力,配少量活血药物使补而不滞,活血而不伤正。

注意:本文配伍仅供参考,所属情况并不代表所有人,调治主张一人一方,没有通用的量,请勿盲目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