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陈某,40岁男性,2021年9月外院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TI-RADs 4类,遂前往外院住院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不详)。 医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案 ![]() 后患者多次就诊于各个医疗诊所,经过综合治疗(具体不详)后,于2021年11月24日外院复查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右侧叶低回声结节(大小约0.55cm*0.50cm*0.41cm),考虑TI-RADs 4b类,考虑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可能性大(见图1),为明确结节性质行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病检提示见多核巨细胞及一些异型滤泡细胞(见图2),建议患者手术或随诊,患者及其家属暂定随诊,为求中医中药治疗,于2021年12月29日就诊于我院南桥寺院部内分泌科门诊。 ![]() 图1 ![]() 图2 查体:甲状腺无肿大,质地柔软,双侧未触及结节,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辅助检查:2021-12-29甲状腺彩超:双侧叶下见低回声结节(右侧大小约为0.3cm*0.4cm*0.4cm,左侧大小约为0.2cm*0.1cm*0.2cm),甲状腺乳头状癌不除外,TI-RADs 4b类(见图3)。降钙素:7.59ng/L。 ![]() 图3 ![]() 图4 中医诊断:瘿瘤 西医诊断:甲状腺结节TI-RADs 4b。 医 案 治疗经过 ![]() ![]() 1 2022年1月7日一诊 中医四诊:患者望之有神、表情正常,面色红润,体型适中;行动自如、精神良好、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声音洪亮、言语清晰、呼吸如常、无咳嗽、无呕吐、太息、呻吟、腹鸣之声;无异常气味;诉口苦,下身困重,纳可,眠可,大便稀溏,小便正常。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中医辨证:肝郁脾虚,痰热互结,瘀血内生 病机分析:患者中年男性,平素饮食不调,情志不舒。喜食肥甘厚腻之品,入胃则阻碍脾之运化,不能化生精微,积于中焦,痰浊内生,症见下身困重、大便稀溏,苔腻,脉滑。情志不舒则气机郁滞,气郁则肝郁,肝郁乘脾,加重脾失健运,进而湿痰内壅,痰湿内阻,气郁则血行不畅,瘀血内生,气、痰、瘀久聚而化热,流注于胆经,随经脉循行至颈前,聚而成形,化瘿,故见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本病病位在颈前,与肝、脾关系密切。 治法方药:以清肝化痰、行气散瘀为法,予以处方:
共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方中夏枯草性辛苦寒,入肝胆经,清肝泻火,散结消瘿为君药,菊花、石决明清热平肝,助夏枯草清肝平肝之力为臣药,薏苡仁健脾化湿,与盐橘核、石见穿、浙贝母、胆南星清热化痰共筑消瘿散结,黄芩、黄柏、赤芍清久聚之郁热,生山楂化浊降脂,赤芍、生山楂活血散瘀共为佐使,以上诸味共凑清肝化痰、行气散瘀之功。 ![]() 2 2022年1月21日二诊 中医四诊:患者望之有神、表情正常,面色红润,体型适中;行动自如、精神良好、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声音洪亮、言语清晰、呼吸如常、无咳嗽、无呕吐、太息、呻吟、腹鸣之声;无异常气味;诉口苦、下身困重缓解、大便稀溏缓解,但诉口干、腹胀。纳可,眠可,仍大便稀溏,小便正常。舌暗红苔薄黄,脉虚滑亢。 中医辨证:阴虚火旺,痰瘀互结 病机分析:患者服药后,诉口苦、下身困重缓解、大便稀溏缓解,但诉口干、腹胀。考虑脾失健运、痰浊内壅得以疏解。现见舌暗红苔薄黄,脉虚滑数,考虑病久体内阳亢、郁热均耗伤阴液,阴液亏损则虚火内生,当下应以清热化痰、滋阴生津为主佐以散结,兼有以祛瘀。 治法方药:以滋阴清热,化痰散结为法,予以处方:
共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方中重用浙贝母、牡蛎、昆布、僵蚕、鳖甲消瘿散结,兼有化痰之功;香附、郁金行气解郁,佐以莪术、三七粉共行活血行气祛瘀之效;黄连、黄柏、赤芍泻实热,鳖甲、西洋参清虚火,佐以葛根、百合养阴生津;陈皮性温,理气健脾,防寒凉之品伤胃。 ![]() 3 2022年3月9日三诊 中医四诊:患者望之有神、表情正常,面色红润,体型适中;行动自如、精神良好、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声音洪亮、言语清晰、呼吸如常、无咳嗽、无呕吐、太息、呻吟、腹鸣之声;无异常气味;诉口干、腹胀明显缓解,纳可,眠可,大便稀溏缓解,夜尿2~3次/日。舌红苔白,脉虚滑亢。 病机分析及调整处方:此诊中患者四诊信息同一诊,考虑患者服药后热象得解,阴液得生,脾胃运化仍受阻,继而痰浊又起。自诉夜尿2~3次/日,考虑内壅之湿热下注膀胱所致,法以“通因通用”。故此诊处方于一诊处方中去掉黄柏,加苦参、茵陈清热利湿兼以利尿,煅磁石助平肝之力,当归活血补血,莪术行气解郁破瘀,共10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中药外治予以中药封包贴敷甲状腺处每日一次,活血祛瘀散结。 ![]() 4 2022年3月31日 患者为明确治疗效果,于2022年3月31日外院复查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右侧叶隐约不均质回声结节(大小约0.42cm*0.31cm*0.41cm),较前次超声检查缩小明显,结合超声造影考虑TI-RADs 3类(见图5)。 ![]() 图5 ![]() 医 案 按语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30年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明显增高,研究显示,甲状腺彩超检查获得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20%-76%,其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5%-15%,因起病时多数甲状腺结节偏小,穿刺难度大,良恶性诊断相对困难,亦造成非必要手术率升高。近年来,科室门诊接诊甲状腺结节患者逐年上升,目前因甲状腺结节就诊者达约10%。本案中患者先后多次于外院、我院完善甲状腺彩超,均考虑分类TI-RADs 4b类,乳头状癌。但因结节过小,穿刺后仍不能明确诊断,西医建议患者手术或随诊,患者拒绝手术,于我院南桥寺院部内分泌科寻求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中医病名为瘿瘤,《外科正宗·瘿瘤论》:“夫人生之症,非阴阳五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故瘿瘤主要为气、痰、瘀壅结而成,除因外界环境相关外,与情志内生关系密切,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节,肝郁脾虚,日久耗伤气阴,痰瘀热结于颈前,发为瘿瘤。中医治疗以“行散气血”“行痰顺气”“活血消坚”为法,经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有缩小可能,故良性的甲状腺结节或怀疑甲状腺癌但诊断困难的甲状腺小节结,寻求中医治疗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