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八岁的李白,寻访道友不遇,以树深时见鹿,引领潮流一千年

 谁家庭院木樨香 2022-05-31 发布于山东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想时见你。这句流行甚广的网红语,其灵感来自于诗仙李白。

一千三百多年前,十八岁的李白,拜访戴天山的一位道士,结果人家外出,道观内空无一人,李白将此经历写入诗中。古往今来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朝气蓬勃、富有探险精神,李白也不例外。

从这首小诗,我们可以看到,二十岁之前的李白,其诗词风格清新活泼,自带几分亮丽。诗如其人,这与他的生活经历休戚相关。相传,少年李白经常与道士在一起讨论道经,俨然忘年之交,对于乐观豪爽的李白来说,年龄差距不是问题。

李白十八、九岁时,住在戴天山的大明寺读书。李白从少年时起,便常去戴天山和道士一起谈论道经。根据历史记载,二十岁的李白,曾与东严子一起在甘肃岷山隐居。他们二人住在山洞里,饲养珍贵稀有的飞禽,足有上千只。

李白跟随东严子,用心学习。更神奇的是,他们饲养的鸟,善解人意。只要李白一声呼唤,它们便会从四面八方飞过来,在他的手里啄食谷粒。当地太守听闻此事后,觉得东严子与李白道术高超,邀请他们出山,想要推荐他们参加道科考试,被他俩婉言谢绝。

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春天的戴天山,草长莺飞、水声潺潺,十八岁的李白,像往常一样,踏上寻访道友的山路。这次出行,无功而返,却诞生了一首绝妙的小诗。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唐代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首联诗人从听觉与嗅觉描写山中的春色,溪流潺潺,远处隐隐传来犬吠声,让幽深的山林增添了几分温暖的气息。溪边的桃树,桃花开得正好。娇嫩的花瓣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

很显然,李白沿着溪流的方向,缓缓而行。这条路,他走过很多次。因为熟悉,所以才能描绘得如此细致有层次。戴天山位于四川省绵阳江油市,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泉水甘甜清冽。道观建在此山中,果然可以修身养性。

溪流与桃花,让人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而李白要拜访的道士,就生活在这样超凡脱俗的环境中,怎不让人羡慕?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颔联委婉地写出时间的推移,景物的转换。跟随着李白的脚步,我们来一场文字旅行。诗人渐行渐远,来到树林深处,麋鹿时隐时现,仿佛在跟他捉迷藏。此刻,已是正午时分,道观内却没有传来熟悉的钟声。

树深时见鹿,树林深处,有时可以看见鹿。树深对溪午,时见鹿对不闻钟,颔联对仗工整,语言精练清新,却无雕琢之感。

我们再来看流传网红语,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给人很强烈的情感冲击,初读,让人眼前一亮,再读,总有一种堆砌的感觉,海蓝、梦醒,与树深的意境,相去甚远。美则美矣,却无法走入人的内心深处。这句诗里的不闻钟,为下文的寻访道士而不遇埋下伏笔。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颈联写道观周围的环境,野竹分青霭,形象地写出翠竹之高,高入云霄,与青色的云霭融为一体。远处群山,郁郁葱葱。从山顶飞流而下的瀑布,像是挂在碧绿的山峰上一样。

诗人以野竹入诗,意在突出道观的景色,浑然天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也是道家所崇尚的原则吧。李白的浪漫情怀,流露于字里行间。此处的飞泉挂碧峰,已有日后诗句的雏形。

此时,略显青涩的李白,大概也猜不到,自己会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豪放的诗句。更猜不到,一千多年后,他的诗句又在网络平台大火了起来。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尾联写出了淡淡的失意与惆怅,余韵悠长,回味无穷。没有人知道道士去了何方,无可奈何的诗人,只好倚着松树,黯然神伤,独自叹气。

贾岛去山中拜访隐士而不遇,与李白的遭遇颇为相似。他在诗中写道,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知道,贾岛的灵感,是否受到李白的启发?

意在言外,年轻的李白,驾驭诗词的能力非比寻常。众所周知,鹿胆小,喜欢安静。假如道士尚在道观中,每日的钟声,他出入山林的脚步声,都会让小鹿望而却步。聪明的李白,以时见鹿衬托后面的不见人。

诗仙李白的身世,一直是个谜,众说纷纭。《新唐书》认为李白为皇室之后,更有人说他的祖上是李建成,也有人认为是李元吉。当然,这些只是猜测。喜欢一个人,才会去深挖他的背景。李白的魅力如此之大,一千多年来,大家对他的研究从未停止过。

武则天去世的时候,李白只有五岁,那时的他便能背诵六十干支,即六甲。李白从十岁便开始读百家的经典著作。十五岁的李白,就已经写下多首诗词文赋,是当时受人瞩目的天才少年。是众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更是千年难遇的奇才。

李白喜欢剑术,其剑术之高超,仅次于裴旻,位居唐朝第二。曾有人做过统计,《全唐诗》里,李白诗中的剑,频繁出现,共计107次。

贺知章初次见到李白,身上没带钱,以金龟换酒请他喝酒谈天,称赞他为天上的谪仙。诗圣杜甫,评价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青梅竹马的典故,出自李白的诗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引用了他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寂寞的李白,在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独的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一个人也能找到乐趣。

狂放不羁的李白,与朋友在山中饮酒,山花相陪,风儿作伴: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不拘小节的他,在醉后让朋友不用在意自己: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可爱的李白,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他一边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一边安慰自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慷慨的李白,从不吝于对朋友的夸奖,他在诗中直言: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哪怕对于自己的粉丝汪伦,也在诗中让他千古留名: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是孤独的天才,只有他的好朋友杜甫,看出他只是佯装轻狂,懂得他的苦衷。他的清醒,让人动容: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异乡漂泊的李白,忍不住感叹: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失意的李白,与宋朝的苏轼隔空对话: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十八岁的李白,以一句树深时见鹿,引领潮流一千年,化生出流行的网红语: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想时见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