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中国:凭吊北京袁崇焕祠墓,国人嗜吃,包括袁将军的肉(图)

 新用户8926AVU2 2022-05-31 发布于北京

题记:袁崇焕祠墓,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东花市斜街广东义园原址。内有明朝将军袁崇焕的墓和祠,是北京市城区内为数不多的纪念墓园,现为袁崇焕纪念馆。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1952年2月,北京市规划局准备迁移城内所有墓地,袁督师庙和墓均在迁移之列。叶恭绰、柳亚子、李济深、章士钊联名上书毛爷,呼吁保护袁墓:“主席赐鉴:兹有陈者,北京市府因计划关系,将城内各义冢饬迁出城,其中广东新旧两义园有前明蓟辽督师袁崇焕遗墓和祠宇历见载籍,数百年来祭扫不绝。明末满洲久为边患,能捍御者以袁崇焕为最。满酋后施反间,崇焕竟以冤死,天下痛之。今日新史学家亦佥称为民族英雄,但或不知其祠、墓即在咫尺。兹当提倡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之际,拟乞饬所司于该两处袁崇焕祠、墓特予保全,并力。崇饰,以资观感,不胜企幸。”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文章图片27
文章图片28
文章图片29
文章图片30
文章图片31
文章图片32
文章图片33

毛爷回复叶恭绰:“数月前接读惠书,并附萨镇冰先生所作诗一首,不久又接读大作二首,均极感谢。萨先生现已作古,其所作诗已成纪念品,兹付还,请予保存。近日又接先生等四人来信,说明爱国领袖人物袁崇焕先生祠庙事,已告彭真市长,如无大碍,应予保存。此事嗣后请与彭真市长接洽为荷。”

文章图片34
文章图片35
文章图片36
文章图片37
文章图片38
文章图片39

祠堂正房五间,陈有李济深撰《重修明督师袁崇焕祠墓碑》等石刻,檐下叶恭绰敬题“明代先烈袁督师墓堂”匾额。袁崇焕手书“听雨”石刻嵌于墙上。祠堂后为袁崇焕墓,立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湖南巡抚吴荣光题写的“有明袁大将军之墓”石碑,坟侧小丘为佘义士之墓。

文章图片40
文章图片41
文章图片42
文章图片43

为袁崇焕守墓十七世佘幼芝女士(中)与其丈夫焦立江、女儿焦颖。

1952年曾对袁崇焕祠和墓进行修葺。“文啊就革”期间遭破坏。1984年公布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1992修复祠和墓,2002年改建成袁崇焕纪念馆。

文章图片44
文章图片45
文章图片46
文章图片47

袁崇焕(1584-1630),祖籍广东东莞,后落籍广西藤县。明万历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他心系辽疆,关心国家安危,毅然投笔从戎,官至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在任辽事期间曾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攻,获宁远、宁锦大捷,阻遏后金军南下,在广渠门、左安门外大败后金军力解京师之危。皇太极使用反间计,加之魏忠贤陷害,袁崇焕以“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市米盗资”等十大罪状下狱并处以极刑。

《石匮书》记载,崇焕伏刑之惨情,令人毛骨悚然,当时北京百姓都相信袁通敌,恨之入骨,“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幸有部下佘义士“夜窃督师尸”,葬于广东义园并世代守墓至今已传十七世佘幼芝女士。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帝下诏为袁崇焕平反:“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