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没经历过很痛苦的事,但就觉得活着没意义,为什么会这样?

 晴日心理 2022-05-31 发布于广东

本文字数约:7355 字       

阅读时间9 分钟

本文章节:

01、压抑、低落是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

02、为什么会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

03、如何积极面对这个问题,自我调整

04、人生的真正意义究竟是什么?

以上为本文的音频,如有需要可点击聆听

临床中,我遇到过形形色色的青少年、学生患者。有的小伙伴倾诉欲很强,哪怕跟我第一次见面,也会一股脑地罗列从小到大的难过的事。别人问他们为什么不开心?他们能比较清晰地说出来。

但另外一些小伙伴则不是这样,他们状态低迷,郁郁寡欢,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问他们为什么不开心?是不是从小到大发生过什么?他们却想不出来,他们自己也觉得奇怪:

“我从小到大好像没经历过很痛苦的事,总的来说还挺顺利的,但就觉得活着没意义,很迷茫!”

这些小伙伴们所说的“很痛苦的事”,一般指重大挫折,比如严重的家暴、校园暴力、性侵等犯罪事件,又或者是在中考、高考等重大考试中严重失利;又或者遇到车祸、地震、火灾等灾难性事件。

如果遭受过上述创伤事件,个体很有可能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甚至是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终很可能会引发重度抑郁发作,患者感到活着非常痛苦,产生自杀念头。

可是,这部分小伙伴可以说是在父母、长辈的呵护下长大的,没有经历过这些事。父母日常的批评、指正肯定有,学习上的小挫折也遇到过,但都不多,不足以解释他们这种状态。

而且他们成绩其实不错,是周围人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又不愁吃穿,没经历过大起大落,为什么这些小伙伴会困顿、迷茫、觉得活着没意义呢?

这个问题与精神心理有关,与哲学也有关。如果这个问题到了哲学家那里,他们肯定有一番独特的解读。

但在我这里,我是一名精神心理医生,我想基于多年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尤其是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的大量实践来进行一些分析,希望能帮助这部分小伙伴解答困惑。

压抑、低落是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

通常,会发出这种疑问的小伙伴,往往是出现了一定情绪问题的,甚至是精神心理症状的。

比如持续地情绪低落,对很多事都提不起劲,内心压抑,觉得自己天天过得很累、像行尸走肉一样,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

有的小伙伴看过医生,已经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有的则可能还没看过大夫,可能有病耻感,又或者还没有往这个方向去想。

还有的小伙伴甚至表现得非常阳光乐观,跟朋友、老师交流很顺畅,还会鼓励、安慰别人,说他们有心理问题可能大家都不信。

但其实他们内心很压抑、很累,平时的表现有可能是刻意伪装的。再加上,很多小伙伴从小比较优秀,受到大家的过度夸奖,形成了一定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他们享受被别人赞扬的感觉,也要求自己必须保持优秀,与其表露出自己的真实情绪,他们更愿意维持优秀、开朗的“人设”。甚至对某些小伙伴来说,这样对他们来说反而更省事、更不尴尬。

但在深夜或独处时,他们会暴露出低沉的一面,并思考每天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

这部分小伙伴很有可能是“微笑型抑郁症”,这不是精神医学上的专业诊断,而是根据这类人群的特点而起的俗称。

如果“微笑型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遇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时,就很有可能断然决定自杀,而且因为周围的人完全没有警觉,他们的行动就很容易成功。

这部分小伙伴也可能符合北大徐凯文教授提出的“空心病”,明明是非常优秀的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创伤,家庭条件也不错,但内心却无比空洞、迷茫、压抑。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没有经历什么很痛苦的事啊!

大家要意识到,如果有以上的表现,说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其实是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只是我们没意识到。

这些创伤事件往往比较小,但时不时在成长经历中发生,积累起来数量就比较多。

比如小时候,父母为了鼓励我们不断努力,会拿我们跟别的孩子作对比,我们内心很郁闷;

比如大人有时对我们责骂,不理解我们,阻止我们去做一些想做的事;

比如父母、老师对我们的学习要求很严厉,我们经常被逼迫着学习;

又比如有时家长对我们作出了承诺,后来却食言,等等。

这些小创伤事件有很多我们已经忘记了,又或者在我们压抑、流泪时,其实我们会想起来一些。

但我们理性上又知道那些事明明都过去了,而且身边很多人都经历过,大人也是为了我们好,我们会觉得这好像不是什么大事,我们不应该这么纠结。

其实,往往就是这些小小的、看起来没什么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持续地对我们的精神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引发情绪和认知问题。

(关于叠加性心理创伤的更多解释:导致抑郁症、双相障碍和PTSD等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到底是啥?

只不过,咱们遭到的这些叠加性心理创伤不算特别多,没有让我们一想起以前就痛苦、对父母和老师苦大仇深的地步。

所以,首先我们要有强烈的意识,觉察到——我们这个状态不是无缘无故的,是因为有过叠加性心理创伤。

为什么会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

那有情绪问题之余,这些小伙伴为什么还会思考人生的意义?

就算是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思考人生意义的啊!有些患者就是认为达不到人生目标了,才陷入抑郁的啊!

确实,在“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这个点的背后,也有一些比较具体的、或者说特殊的原因。

从我们接触过的患者来看,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家长没有引导这些小伙伴理解真正的学习意义、人生意义,只是一味强调好成绩、好大学,但没有告诉孩子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很多小伙伴在初中、高中时,几乎将所有时间、精力都放在学习上。那时候,他们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学。

但考上一所好大学后,他们过去的人生目标实现了,那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他们就很迷茫。

尤其是如果所学专业不是他们喜欢的,或者大学生活跟他们的想象相去甚远,又或者他们觉得自己比不过其他同学的话,就更容易陷入心理落差,更加困惑。

他们对过去家长、老师说的那一套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又找不到新的、能令其信服且能支撑他们去奋斗努力的下一个目标,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这些小伙伴可能过早阅读哲学书籍、接触哲学的思想,尤其是关于人生意义的探讨。

我们临床中遇到过很多青少年、大学生患者,他们在小学、初中就阅读哲学书籍,看哲学家们讨论生死的意义。很多家长还为此高兴,觉得孩子早慧。

但我们认为,上大学之前就阅读哲学书籍,对孩子的心身健康而言有可能是弊大于利的。

并不是哲学本身有问题,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哲学,但哲学书讨论的命题往往很宏大,涉及到人类、人性的本质,又写得相对比较深奥,还糅杂了哲学家的个人观念,所以很多哲学家的观点还不一样。

如果想对这些哲学话题有更深入、更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就离不开阅读者较高的心理成熟度和较丰富的人生阅历。否则就很可能产生曲解。

大学前的青少年、儿童群体心智尚未成熟,心理年龄小,缺乏人生阅历,他们往往无法深入理解哲学书上的思想与智慧,更加没有辨别优劣的能力。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在大学前阅读过哲学书籍的小伙伴,就一定会出现心理问题。有的虽然读了,但不感兴趣,囫囵吞枣地读,也就不容易造成太大的影响。

有的是父母懂得科学养育和积极引导,家庭氛围融洽温暖,孩子心身比较健康,不容易从负面角度去理解哲学书中的内容。

但有的小伙伴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就是上面说的那种情况),从小到大都或多或少有点压抑,他们阅读哲学书时,一是容易曲解哲学家的意思,二是容易从负面角度去理解;

三是有很多哲学家的人生际遇不如意,谈论某些哲学话题时本来就比较消极,这些小伙伴就很容易将这部分的负性内容看进去,甚至产生共鸣,认为人生、世界就是如此。

所以,当这部分小伙伴出现情绪问题时,以前看过的哲学内容就萦绕在他们心里,他们忍不住也像个哲学家一样,不停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如果人生是有意义的,那到底是什么?

从某个角度上讲,虽然这部分小伙伴可能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看得透,但其实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敏感、多疑的偏执型人格。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容易对人生意义有负面解读,得出“人生是没有意义”的结论。既然活着那么压抑,人生又没有意义,那我干嘛还要活着?学习就更没有意义了!

这是很多患者最终决定自杀的原因之一。

去年,广州知名教育博主“一得他爹”的儿子张一得在美国自杀。

张一得从小成绩优秀,其父亲注重“无条件地尊重孩子”,注重培养他的独立能力和自主意识,他和父亲还上过很多媒体节目,宣传其家庭的教育方式。

最后,张一得考上了美国埃默里大学牛津学院哲学专业。父亲以他为荣,很多父母都认为这是一得他爹科学的、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结果。可没想到,突然传来张一得自杀的消息,而且生前确诊抑郁症。

我们不是十分了解张一得的成长经历,他爸爸公开的也都是儿子积极、乐观、坚强、懂事的一面。但根据我们的临床心理干预经验,张一得在成长过程肯定遭受过很多叠加性心理创伤。

而且,他在上大学前就对哲学感兴趣,到美国后读的也是哲学。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能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

但他的精神心理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一人远赴美国,可能还遭受了更多挫折和创伤,很可能不自觉地从负面去解读一些哲学话题,最后得出了“人生是没有意义的”结论,最终做出了自杀的决定。

相关文章:科学育儿博主之子疑因“微笑型抑郁症”自杀离世,我们追求的“科学育儿”还科学吗?

所以,如果有父母在看这篇文章的话,最好别让孩子在大学前接触哲学书籍。小伙伴们自己也要有所意识。

我们想拓宽知识面,在“知”方面不断提升,这值得认可。但哲学学科很特殊、很宏大,小伙伴们受其年纪所限,在人生阅历和“行”的经验还不够丰富,那么在体会哲学思想时,就难以做到“知行合一”,最终一知半解,甚至完全扭曲了哲学家们的本意。

如果小伙伴们真的对哲学感兴趣,我建议上大学后再开始接触。另外,除非专业需求,不然最好避免深读西方古典哲学的书籍,最好选择与我国社会文化没有明显冲突的现代哲学书籍。

西方古典哲学不是不好,而是中西文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会增大学习难度,也会增加学习时形成歪曲理解的风险,否则有可能带来价值观的冲击,形成心理创伤。

在此推荐国内哲学家周国平的书籍和课程,一些主流的音频、视频APP上就能看到。他的哲学分享通俗易懂,有比较系统的、集百家所长的哲学思想介绍,也有他本人的哲学思考。不但能令人较快地掌握哲学基础知识,也有利于小伙伴们形成更加积极、成熟的人生观。

如何积极面对这个问题,自我调整

上面解释了原因,那对于“总觉得活着没意义”的小伙伴,该怎么积极面对和自我调整?以及,到底活着的意义什么?

首先,小伙伴们要判断自身的社会功能是否受损,分清自己属于哪种情况,才能更好地应对。对于还处于求学阶段的青少年、学生而言,能否正常上学就是判断自身社会功能是否受损最主要的方法。

第一种,能正常上学,学习状态尚可,没有明显的学习障碍,情绪比较稳定,就只是有这方面的困惑,有点小郁闷、小不解。

这就要恭喜这部分小伙伴们了,你们的社会功能未出现明显受损,情绪问题也比较轻微。

这说明我们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并不多,但最好还是要加强自我觉察,反思自己目前的状态和困惑,是否与过去的成长经历、阅读的书籍、或接触过的信息有关。

第二种,虽然还能正常上学,情绪也尚可,但出现了轻到中度学习障碍,比如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下降,容易心烦等。

同样地,这部分小伙伴们应加强自我觉察,意识到自己曾遭受到叠加性心理创伤。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遭受到一些心理创伤,导致我们出现负性的情绪,这是无法避免的。

可是这不代表我们只能坐以待毙,就想着“我就是这样的人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及时地调整思维方式,从负性情绪中抽离出来,避免持续对自己造成心理创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技巧,传统的认知行为治疗中就有一些方法,我也自创了一套“六六大顺法”,对调整负性情绪有一定的帮助。

(了解六六大顺法(ASRPAS)可点击回看:别慌!战胜新冠肺炎,一定要收藏这份独家6步心理药方!

另外,我们还可以主动去修复、疗愈过去的一些叠加性心理创伤。

比如如果跟父母关系比较良好的,可以告诉他们过去我们曾遭受过的、来自他们的心理创伤,了解父母更深入的初衷和想法。有的父母比较理解孩子的,甚至会跟孩子道歉,这能有效地修复这方面的心理创伤。

第三种,无法正常上学,需要经常请假,或休学在家,甚至已经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焦虑症等等。

当然,有些小伙伴虽然休学了,甚至被退学了,但没找过精神科大夫,也就暂时没有诊断,但其实已经有明显的精神心理问题了。

这部分小伙伴一定要加强自我觉察意识,尽量不要无休止地思考人生的意义,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要积极求救,依靠家人、师长、朋友等外界的力量,帮助自己走出困局。

比如求助于父母,想办法让父母重视自己的病情,带自己寻找规范、有效的治疗方式,比如精神科治疗、专业的心理治疗等等。只有缓解了情绪问题,才能更好地从灾难化思维中走出来,对人生意义有更客观、理性的认识。

当然,这里面涉及另一个话题,如果父母总是不理解我们,总是说我们思考人生意义是“闲着没事”“吃饱了撑的”,这怎么办?

很多小伙伴听了会非常生气,回怼父母:“你们一辈子庸庸碌碌,功利心强,毫无精神追求,这也就算了,现在还想阻止我去寻找人生意义!”

其实,小伙伴们对父母的这种解读也是不理性的。

对于出生在60、70年代甚至部分80年代的父母来说,他们成长过程中经常吃不饱、穿不暖,生存需求都还没有解决。很多人还读不上书,求知欲望、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也被浇熄。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有优越的生活条件、良好的教育资源,就是最大的幸福。

这些父母为了改变命运,也为了给子女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非常努力地工作,甚至一生都在拼搏。因此,这些父母不但有自己笃信的人生意义,而且还非常明确而强烈:

我一定要努力赚钱,改善生活,将来让我的孩子不再遭受我这样的痛苦,过好的生活,上好的学校!

很多父母几乎一生几乎都在操劳家庭的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背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养家重担。他们考虑的更多是人生的责任,而非人生的意义;或者说,他们的责任成了其最主要的人生意义。

可现在00后、10后的小伙伴们,一出生就吃得饱、穿得暖,物质还过剩。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较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我们人类会诉诸于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换言之,现在小伙伴们更加在意的是精神需求了。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情感关注、支持和理解,希望自己的想法得到尊重,更希望能从事喜欢的领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但在这些方面他们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得不到满足,又缺乏积极理性的引导的话,就很容易陷入迷茫。

其实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这反而体现了社会的进步。这意味着大部分人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都得到满足,这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然,现实中确实有很多父母未意识到时代已经发生巨变,仍然将自己的人生意义、三观强加给孩子,缺乏自我反省意识和能力。

如果小伙伴认为父母难以改变的话,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去理解:

我们父母也曾经是孩子,他们那么固执、自以为是、不懂得理解孩子,其实也是因为他们在成长时期遭受过来自他们父母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而且父母的想法深受其所处时代的影响,而那个时代的观念也有局限性。

所以严格来说,这个问题的责任不能完全归咎于父母。再说,我们如今能够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正是得益于父母和祖辈的努力拼搏、辛勤付出,才解决了我们的生存需求及安全需求。

父母保障我们的生活,供我们读书,这就可以了,我们不能奢望他们可以理解我们,降低他们对我们理解程度的要求。

小伙伴们如果能够这样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父母的负性情绪,也能够避免与父母发生剧烈的亲子冲突。这能减少对我们自己造成心理伤害。

人生的真正意义究竟是什么?

最后,以上我们介绍都是一些具体的应对办法和技巧,那最核心的问题呢?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认为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都是动态变化的,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用我的亲身经历来说吧。在我初中、高中阶段,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学”,那时的我就是个“小镇刷题家”,每天努力学习,渴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但如果你问那时的我,你努力读书,是为了以后能干什么?我肯定是迷茫的,就连报考大学专业的时候,我也不知道选什么。最终是受到我大哥的影响,我才决定学医。

上大学以后,我所读的专业是儿科。我曾以为我将来要成为一名儿科医生,但很快我就发现我并不适合,阴差阳错之下,我在毕业后改行当了麻醉医生。

后来,我还攻读了复旦大学临床麻醉学硕士学位,前后做过8年麻醉医生。在这期间,我又以为我要当一辈子的麻醉科医生。

可接着,我发现麻醉科医生的社会地位不高,有时挺受气的,这令我大失所望!在这个阶段,我一度失去了人生目标,认为自己很可能无法实现人生价值了。

但我没有放弃,我继续寻找。我想过当疼痛科医生,甚至想过跨行去当律师,专攻医疗纠纷,但都发现行不通。

在不经意间,我看到了一篇综述,了解到可以通过麻醉科技术帮毒品成瘾的患者戒毒。我决定转到戒毒领域,当时身边很多人都不看好,甚至嘲笑我。唯独我大哥很支持,我便义无反顾地走上这条路。

在2006年至2013年,我国青少年滥用止咳、曲马多等处方药的问题非常严峻。我便主攻这个领域,开创了“多维度成瘾快速治疗法”(MDART),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高效化、系统化的诊疗,临床效果非常好。

我担任了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心理科主任,牵头成立了国内首家青少年成瘾治疗中心,担任中心主任;我还上过央视新闻联播、走近科学等节目。

我在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上不断钻研,逐渐将擅长范围扩大到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等等。

也就是说,在我34岁时,在探索近20多年后,我的人生意义才逐渐清晰;随后又历经11年,才逐渐稳定下来。

现在,我作为一名精神心理卫生从业人员,我的人生意义就是在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领域不断探索,最终愿景是把“晴日心理”打造成为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下的、国际青少年心身障碍诊疗水平最高的医疗机构!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例子,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都不一样,需要每个人去不断探索。

但希望小伙伴们明白,在你们目前这个年龄阶段,暂时找不到清晰的人生意义是非常正常的,不必为此感到消沉、低落,更不能就此躺平、不去努力。否则,很可能真的会荒废一生,最终碌碌无为。

我们要抱着“积极努力,顺其自然”的坦然心态,无论现在有没有清晰的人生意义和人生目标,都要积极地奋斗,先积累“人生筹码”。

随着我们的认知边界不断拓宽,人生阅历、尤其是社会阅历的不断累积,或许在人生的某个路口中就能豁然开朗,找到属于自己的、此生的人生意义,谱写有价值的、精彩的人生。




热门文章:

孩子明明没有那么严重,为什么被诊断为双相障碍?Ta有可能是“伪双相”

人教版教材插画不仅“丑”,还严重损害孩子的学习效率、性心理及三观

精神心理专家:中考、高考临近,父母如何高效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焦虑?


热门视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