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福的妈妈 | 作者 郝银

 紫雨轩书院2017 2022-06-01


 


幸福的妈妈
郝银
      
妈妈是上世纪30年代生于四川双流县一个小村庄。
 
姥爷算是一个小知识分子,会认字会打算盘,帮人记账。只可惜家里连生了4个女儿,一个儿子7岁了,出麻疹走了,万分遗憾。
 
姥爷重男轻女,认为闺女早晚嫁人,就不用上学了,省得赔了钱。同时家里农活多,就把闺女当儿子用吧,几个女儿该干啥都干啥,薅草、种地、上肥、割稻,养鸡、养鸭、养猪、除粪,样样都得干。
 
妈妈排行老二,吃苦耐劳,干脆利落,样样都是好手。
 


爸爸是山西绛县人,穷山恶水,生活艰难,很早加入解放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又参加抗美援朝。熬过严寒,熬过饥饿,穿过枪林弹雨,终于活下来,凯旋而归。
 
打了胜杖,部队来到四川休整。部队领导很关爱战士,暗暗放话说,你们多多认识当地的妹子,只要愿意结婚,部队都帮你们办理。
 
爸爸很帅,1米85的个子,瘦长脸庞,腰身挺拔,戴上军帽,特别英俊。正在识字班学习的妈妈,一心向往外面世界,经人介绍认识了爸爸,正合心意,不顾姥爷的恐吓拒绝,自己做主,婚礼在部队简单而隆重地举行了。
 
按照国家的政策,回来的部队大多就留在了东北,主要是发展兵工厂和垦地开荒。那时东北的条件十分艰苦,经常记得远处天边红彤彤的一片,浓烟翻滚,那就是在烧的荒草,草灰飘落,土地肥沃,黑土地种上了庄稼。
 

 
东北天气很冷,哈气成冰。妈妈生了5个孩子,老大因为冬天煤火炉漏气,被熏晕了,没有救下来。剩下两男两女,日子捉襟见肘。最艰捱的时候,把两个孩子送到了山西贫困的老家,能喝碗热“糊涂”(玉米面粥),总算挺过来了。
 
60年代大饥荒的时候,还要照顾双方的老人。妈妈一直说,当年姥姥是因为饿才去世的,他们给姥爷寄了20元钱,姥爷赶快上街,在黑市上买了点粮食,才度过一劫。姥爷最终以80多岁高寿去世。
 
大概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根据中央“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东北的很多兵工厂开始迁到了内陆。爸爸来到河南南阳的一个小山沟里。这里温度适宜,手不再冻得裂口子,大米白面多了,父亲的胃病比以前好多了。
 
四个孩子上学,钱老不够用。妈妈在蛋糕店干过,后来去了砖厂,这里虽然辛苦,但按劳付酬,奖金高。妈妈搬砖胚、垛砖胚,干得多,一个月能赚30多元钱,脸晒得黢黑。当时最怕下雨,要盖好塑料布、压上草甸子和砖头,否则砖胚淋了雨,就不合格了。
 
到80、90年代,我们兄妹四人相继考学、上班、结婚,家里日子由紧张慢慢转好,条件慢慢改善。
 
2000年后,爸爸的身体却越来越差,由肝病、转为肝炎,2006年转为肝腹水、肝癌,撒手而去。
 

 
退休后,母亲的勤快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凡事她坚持亲自干,喜欢做棉拖鞋,纯手工,做了几百双,送给孩子和好友。已经87岁了,自己做饭,还每天找活干,我们经常把修衣服、缝被子、缝裤边等活攒起来,她才能安生住下来。我们还把破旧的雨伞收集起来,她做成手提兜,送给别人买菜用,说是废物利用、方便环保。
 
她还经常在垃圾箱捡年轻人扔的衣服、包包、鞋子,她说东西好好的,怎么就扔了,太可惜了。攒几大包,就让我姐送到农村,分给需要的人。
 
她人缘很好,温和善良,经常走东家、窜西家,跟人家聊天,有点好吃的,马上送给邻居。即便现在眼神不太好,手也老是抖,穿不成针了,还坚持推着一个小车,出去买菜,来了朋友,热心地去做饭。
 
现在妈妈每月能开3000块钱养老金,她很知足。她说要感谢共产党,要不是共产党,哪有现在的好生活。她教育孩子们都要多给国家、多给社会做贡献,别和他人闹矛盾。她喜欢看农村生活的电视剧,家长里短,特别开心。
 
从母亲的身上,能看到共和国八十多年的发展变迁,真是沧海桑田,换了人间。正是共产党的领导,才有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好日子。
 
真诚祈愿母亲身体健康!开心快乐!长命百岁!
 

 



郝银  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大学中原武术研究院教授,曾当过大学老师,当过杂志副总编,现就职于河南一省直单位。

郝银作品链接

▲人生有四悔,避开这些坑

▲【摄影诗话】 月光下的大玉米 

▲民国第一才女的痴与悲

▲面试“滑铁卢”的六大原因 

▲花开花落,人生如此

▲人生很贵,人间值得!

▲2021,感恩过往,祝福美好! 

▲4岁了,生日快乐!----写在紫雨轩创办四年

▲我家有枝香雪梅 

花仙子,到她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