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先农坛,又名山川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东经路21号,与其东面的天坛建筑群相对应。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年至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家祭祀先农诸神的场所。2001年6月25日,被列为第五批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先农坛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1979年,先农坛被列为北京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如今,先农坛辟有北京局古代建筑博物馆 ![]() ![]() 先农坛俯视图 先农坛共有庆成宫、太岁殿(含拜殿及其前面的焚帛炉)、神厨 (包括宰牲亭)、神仓、俱服殿五组建筑群,另有观耕台、先农坛、天神坛、地祗坛四座坛台。这些组群建筑与坛台基本都坐落于内坛墙里,仅庆成宫、天神坛、地祗坛位于内坛墙之外,外坛墙之内。 ![]() 先农坛的北门就像变戏法儿,几个牌子来回折腾 ![]() ![]() ![]() 现在北门的样子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先农坛建于北京南郊,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为天神、地抵二坛。明清两代不断修缮和增建。民国以后先农坛逐渐衰败,后很多建筑被拆除。1916年,先农坛被辟为城南公园。1936年,在原址东南角盖起北平公共体育场,后更名先农坛体育场。 ![]() 太岁殿 建筑群位于先农坛内坛北门西南侧,是为祭祀太岁及春夏秋冬等自然神灵之地。其东邻神仓,西近神厨,南为俱服殿,位置基本在先农坛内坛建筑的中心地带, 建筑体量 为先农坛之最。 ![]() 太岁殿 ![]() 太岁殿 ![]() 太岁殿说明牌 ![]() 太岁殿东侧的古柏。 ![]() ![]() 拜殿 建筑面积约860平方米。通面阔七间50.96米,进深三间(8椽9檩)16.88米。前置332.5平方米的月台,正面置六阶台阶三个。 ![]() ![]() ![]() 焚帛炉 ![]() ![]() ![]() ![]() 神厨院占地面积约3790平方米(不包括宰牲亭),坐北向南,“北正殿五间,以藏神牌,东为神库,西神厨,各五间,左右井亭各一”(《日下旧闻考》卷五十五)。 ![]() 神厨院 ![]() 神厨院 ![]() 俱服殿和观耕台为同一轴线上的建筑,位于太岁殿东南,俱服殿在观耕台之北,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先农时更衣并行藉耕之典的场所。 ![]() 俱服殿 ![]() ![]() 俱服殿 ![]() 观耕台,现存为清 乾隆 年间建造(明代为木制高台)。观耕台占地面积约508平方米。台高1.9米,平面方16米,东、西、南三面设九级台阶,台阶踏步 汉白玉 条石边沿雕刻莲花图案。 ![]() ![]() ![]() ![]() ![]() ![]() ![]() 雪后观耕台 ![]() ![]() 祭坛 ![]() ![]() ![]() 神仓 ![]() ![]() ![]() 井亭 ![]() ![]() ![]() 井亭,东西各一 ![]() 地祇坛,祭山川 ![]() ![]() ![]() ![]() ![]() ![]() ![]() ![]() ![]() 皇上的一亩三分地 ![]() ![]() 先农坛 历史文化展 ![]() ![]() ![]() ![]() ![]() ![]() ![]() ![]() ![]() ![]() 古代建筑展 ![]() ![]() 这个藻井是隆福寺遗物 ![]() ![]() ![]() ![]() ![]() ![]() 1949年7月,华北育才小学(后称北京市育才学校)迁入北京,进驻先农坛太岁殿;具服殿一部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占用。1997年,育才学校图书馆从俱服殿搬出。现在先农坛建筑群设有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 先农坛老照片 ![]() ![]() ![]() ![]() ![]() ![]() ![]() ![]() ![]() ![]()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