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中国:办书市,开庙会,皇家这个坛如今老百姓恣意玩儿(图)

 新用户8926AVU2 2022-06-01 发布于北京

题记:地坛,又称方泽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是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地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图片1

地坛文保碑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牌楼也称牌坊,是地坛主门——西门的第一座建筑物。

文章图片4

明清两代皇帝到地坛祭地首先经过牌楼,再进坛门

文章图片5

明代始建时称“泰折街”牌坊,清代雍正年间重建时改为“广厚街”牌坊,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两个牌楼都没有保存下来。牌楼于1990年重新建设正面中心有“地坛”二字,背面核心有“广厚街”字样。

文章图片7

神道

文章图片8

内坛北天门

文章图片9

内坛东天门

文章图片10

内坛南天门

文章图片11

内坛西天门

文章图片12

方泽坛模型

文章图片13

棂星门:棂星门·北门·正门·六柱三门·双重

文章图片14

北棂星门

文章图片15

北棂星门

文章图片16

北棂星门

文章图片17

北棂星门

文章图片18

北棂星门正面

文章图片19

北棂星门正面

文章图片20

北棂星门-香炉

文章图片21

北棂星门-香炉

文章图片22

西棂星门

文章图片23

西棂星门内侧

文章图片24

西棂星门外侧

文章图片25

东棂星门

文章图片26

南棂星门·南门·单门·双重

文章图片27

方泽坛

文章图片28

方泽坛

文章图片29

方泽坛

文章图片30

方泽坛

文章图片31

方泽坛-四从坛

文章图片32

方泽坛-四从坛

文章图片33

壝墙·第二重壝墙(内壝墙)

文章图片34

壝墙·第二重壝墙(内壝墙)

文章图片35

壝墙·第一重壝墙(外壝墙)

文章图片36

壝墙·第一重壝墙(外壝墙)

文章图片37

壝墙-琉璃瓦

文章图片38

壝墙-琉璃瓦

文章图片39

皇祇室的北门。皇祇室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是地坛的主要建筑之一,明、清两代是供奉皇地祇神,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陵山神位之所,1986年秋定为“地坛文物陈列室”

文章图片40

皇祇室匾额

文章图片41

皇祇室

文章图片42

皇祇室内景

文章图片43

皇祗室·殿内彩绘·清乾隆年间原貌

文章图片44

皇祗室布有地坛文物陈列展览

文章图片45

皇祗室展览·四从坛的原物

文章图片46

皇祗室展览·四从坛的原物

文章图片47

皇祗室展览·各种祭器礼器的复制品

文章图片48

皇祗室展览

文章图片49

斋宫

文章图片50

斋宫

文章图片51

斋宫

文章图片52

斋宫

文章图片53

钟楼始建于1530年,为三开间歇山式绿琉璃顶的重檐正方形建筑,通面阔12米多。因年久失修,于1965年拆除。2000年按原样重建。

文章图片54

神马殿

文章图片55

神马殿

文章图片56

神库

文章图片57

宰生亭

文章图片58

方泽亭

文章图片59

方泽轩

文章图片60

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

文章图片61

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

文章图片62
文章图片63
文章图片64
文章图片65
文章图片66
文章图片67
文章图片68
文章图片69
文章图片70
文章图片71

地坛雪景

文章图片75
文章图片76
文章图片77
文章图片78

地坛拍美女

文章图片79
文章图片80
文章图片81
文章图片82
文章图片83
文章图片84
文章图片85

地坛历史:

嘉靖九年 庚寅

1530年5月,作方丘于北郊。11月,定北郊之坛名地坛。

嘉靖十年 辛卯

1531年4月,方泽坛工成。5月,明世宗亲祀皇地祇于方泽。此为地坛首次祭祀大典。

乾隆七年 壬戌

1742年,修理地坛斋宫。

乾隆十四年 己巳

1749年5月,遵旨修整地坛。将皇祇室以及方泽坛围墙绿琉璃瓦顶改为黄瓦、方泽坛面黄琉璃砖改为白色墁石。至乾隆十七年(1752年)工竣,形成的形制保存至今。

嘉庆五年 庚申

1800年,清高宗升配方泽,重修皇祇室、祭台、库座、斋宫、牌楼。

咸丰十年 庚申

1860年8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聚集地坛,拆地坛砖石砌炮台。此为地坛首次被帝国主义劫掠。

同治十二年 癸酉

1873年,清穆宗亲政,为皇帝亲诣行礼,重修皇祇室。此为帝制时代最后一次修缮。

光绪三十三年 丁未

1907年5月,清德宗亲诣方泽行礼。此为最后一次皇帝亲祀。自1531至1911年,明清两朝连续381年在此祭地,是历史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祭地之坛。

1918年(戊午)5月,京兆尹呈请内务部拨用地坛筹办京兆养济院。

1919年(己未)4月,京兆尹在地坛内设立京兆农林总局,始开辟种植。

北京地坛公园

北京地坛公园(2张)

1925年(乙丑)春,京兆尹薛笃弼将地坛辟作京兆公园。

1925年8月2日,京兆公园开幕。

1928年(戊辰)夏,京兆地方改名北平特别市。京兆公园划归北平市政府,改名市民公园。养济院和农林实验场划归河北省。

1929年(己巳)北平市工务局创办地坛苗圃。

1935年(乙亥)市民公园停办,仍以地坛名义售票开放。

1938年(戊寅)6月,侵华日军修建西郊飞机场,将地坛内房屋土地分发迁移贫户居住耕种,遂停止开放。

1949年7月1日,北平市人民政府令:建设局所属农林试验场决定由本府领导。其所属之中华门、西郊、德外地坛、日坛五苗圃仍归建设局领导。

1956年11月18日,北京市市规划局批复同意地坛为绿化用地,用地面积457亩。

1957年,市园林局接管地坛重建公园,恢复公园称“地坛公园”。植树工作于4月21日开始,共植树1.1万余株。

1958年年初,地坛苗圃(面积75亩)改为绿地,合并到地坛公园。

1964年5月21日,市文化局复信市园林局,地坛钟楼严重危险,可做拆除处理。9月1日,园林绿化业务下放,东城区接管地坛公园。

1973年6月,地坛斋宫南殿挑顶修缮开工。工程历时四年,至1977年5月完工。修缮三座大殿挑顶修缮,西殿石栏杆配齐归安。拆除内宫门,基址上堆起假山。

1975年3月29日,方泽坛至内坛北门道路两侧绿化更新工程完工,栽植大规格银杏122株。

1980年2月7日,占用方泽坛和皇祇室的某军用仓库迁出,两组主体建筑交还地坛公园。

1981年3月15日,方泽坛大修工程开工。至12月16日完工。

1982年2月1日,东城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成立地坛公园管理处。24日,地坛公园管理处成立。

1983年10月5日,皇祇室落架大修工程开工。

1984年5月2日,地坛公园售票开放。5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6月,皇祇室落架大修工程完工。

1985年2月14日,首届地坛春节文化庙会开幕,会期13天,至26日结束,接待游人65万人次。此为当代庙会起点。

1987年,国家投资对古建筑进行了复原修。

1990年5月22日,复建地坛牌楼工程开工。至8月30日完工,以牌楼为中心建成安定生辉景点。

1993年11月初,方泽坛棂星门恢复门扇。

1999年9月25日,神马圈修缮工程开工。至11月25日完工。神马圈住户于1998年迁出。

2000年8月31日,钟楼复建工程开工。至11月竣工。复建的钟楼为二层重楼,重檐歇山顶,绿琉璃瓦。楼内悬挂的原铜钟按保存于大钟寺的原钟复制。12月31日晚举行迎接新世纪鸣钟典礼。

2002年5月30日,地坛坛墙修缮工程开工。修缮部分为周边整治中亮出的内坛东墙和南墙东段。更换了木梁,恢复了瓦顶,对破损的墙面进行剔补和勾逢。至9月10日完工。4月20日,地坛内坛住户拆迁工作启动。至9月20日完成,61户住户全部迁出。

2004年10月29日,地坛古建筑修缮工程开工。主要项目:铲除方泽坛内水泥砖地面,恢复城砖海墁;琉璃瓦顶配钉帽。皇祇室挑顶大修,更换室内破损金砖。查补各大殿屋顶。全部工程于2005年9月1日完工。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地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坛公园

文章图片87
文章图片88
文章图片89
文章图片90
文章图片91

【感谢不以先生等博友的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