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江县融】黑龙江宝清:攻克“秸秆还田”技术难题 让农业自然循环起来

 0004xiaolin 2022-06-01 发布于湖北

“布谷交鸣五月天,农人载日插秧田”。近年来,黑龙江省宝清县立足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利用本地优良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绿色优质农业。同时利用寒地水稻秸秆全量原位还田缓释多效综合技术,让优质、原生态的水稻种植技术走进田间地头。

在宝清县50多万亩的水稻田里,一台台插秧机在稻田里穿梭奔走,将一株株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地插在田里,青嫩的秧苗随风飘动,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目前,宝清县水稻插秧已经进入尾声,部分水稻已经度过返青期,开始施肥和打除草剂阶段。

近两年,水稻种植户孔立新感觉种田比之前轻松不少,因为他通过使用寒地秸秆全量原位还田缓释多效综合技术,不仅省钱、省时、省力,还做到了提质高效。

宝清县水稻种植户孔立新:“我从2019年开始用秸秆全量原位还田缓释多效综合技术这项技术,以前坝地的时候有稻草,秧苗插上去几天就会死掉,用了这个技术以后,插上去和泥里没有区别,还可以减肥、减药,特别是打虫药,根本用不到,我已经连着两年没有用过打虫药,现在500多亩地从来没砍过大草,投资还能节省10%,这项技术真是相当不错。”

据了解,寒地秸秆全量原位还田缓释多效综合技术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在宝清县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和试验,通过技术将当季“秸秆还田”,实现减肥、减药、节本高效,保护黑土地。不仅让农民从投资上节约成本,更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为改善生态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八五三分公司雁窝岛霖源山水谷物种植协会会长张明明:“寒地秸秆全量原位还田缓释多效综合技术让种地人省钱、省力、省心,让种地人大量节省成本,让农业健康、自然循环。”

宝清县气温较低,水稻秸秆当年不能完全腐熟,黑土地中未完全腐熟的秸秆逐年增加,会导致秸秆叠加,土壤中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增加、土壤板结、黑土层变薄,在全面秸秆禁烧的情况下,“秸秆还田”成了困扰农民的难题。目前,寒地秸秆全量原位还田缓释多效综合技术已经推广近10万亩,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曹正男:“我身后的这片稻田应用的就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经过五年的不断研究、实验,研发出的寒地水稻秸秆原位腐熟还田技术。我手中的秧苗素质非常好,根系发达,已经开始分蘖,达到早生快发的目的。通过这项技术,可以让农民增产、增收。近三年,在宝清县各乡镇推广面积已经达到五万亩,下一步,我们将在双鸭山乃至全省继续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