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蓝色的海星40 2022-06-01 发布于北京

(2018-07-25 14:43:17)

跨越七海

寻找伊甸园

珍贵典籍

华夷图

卢沟运筏图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第二单元:跨越七海
  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和罗盘在传播到欧洲之后,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航海的发展,也开启了海上的“丝绸之路”,打开了通向富庶的东方世界的大门。第一小节“指南针与海图”,用实物展现了这些发明成果对东西方认识和探索世界的重要性;第二节“记忆的重现”,用出水的沉船残骸,以及水下考古发掘的大量沉船瓷器、金银器等货物,再次见证了昔年繁盛熙攘的海上贸易。通过像马可·波罗这样的旅行家,西方对于东方的认识也从“寻找伊甸园”的想象变成更丰富精彩的现实,对于世界的认知也从“四海”扩大到了“七海”。(按展览说明牌敲的)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01.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02.只在轶温和传说中惊鸿一现的遥远东方,向异域德莱克张开了她的怀抱




  展厅中一张2米以上长,一米多宽的玻璃柜子里陈列着一张巨幅色彩斑斓描绘细腻的地图,我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勉强把八福竖片接在一起,目的是让大家看看它的气势。
  片03还只是这幅地图的版心,四周还各有文字图片说明。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03.这幅版心是一幅两面看的在兽皮纸上彩绘的地图,四周还有绘画文字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04.这篇文字是分放在片03的右端,逆时针转过90度




  图05-08是在图03下面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画面。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05.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06.马上载着满满的货物还有元朝使者相伴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07.从欧洲来到亚洲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08.




  图09-12是转到图03的对面看到的版心外侧从右到左的画面。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09.转到03图的对面看,开始是“北非行者”的驼队由西向东也向着元大都行进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10.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11.而此时“东方三王”正骑马经印度北部前往伯利恒--耶稣诞生地参拜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12.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13.马可▪波罗商队途中的见闻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14.马可▪波罗商队途中的见闻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15,为图03左端的图片,是本次商队的目的地




  该图描绘了现北京永定河卢沟桥附近水运繁忙的场景。画面中央为一座十一拱桥,望柱上雕刻石狮,与卢沟桥今貌基本一致。马可·波罗曾在《游记》中专门记述过此桥,《弗拉·毛罗地图》中也曾加以描绘。(按展览说明牌敲的)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16.《卢沟运筏图》轴 佚名 元代或明代 绢本设色 143.6cm×105 cm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17.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18.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19.




  “T-O图”是一种中世纪绘制世界地图的模式,在欧洲盛行了近800年……
  中世纪,是欧洲“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开始”的时期,期间从五世纪到十五世纪,长达千年。(按展览说明牌敲的)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20.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21.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22.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23.




  以下四幅插图均选自公元1410年-1412年由马萨林大师、布西科大师等在兽皮纸上彩绘的《马可▪波罗游记》法文插图抄本(复制品)。(按展览说明牌敲的)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24.1271年 ,尼科洛、马菲奥和马可·波罗在威尼斯城门告别家人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25.忽必烈汗下令制纸币并推行全国,设专职负责用纸币交换外国商人的贵重物品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26.蛮子国行在城(今杭州))内有一万二千座石桥,房屋高大富丽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27.普里桑干河上的美丽石桥(今卢沟桥)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28.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29.




《华夷图》
  中国现存最早的石版地图。绘图人不详。于刘豫阜昌七年十月朔(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10月27日)上石,现存陕西省博物馆。
  《华夷图》刻于石的背面,正面刻《禹迹图》。《华夷图》上方朝下,下方朝上,与《禹迹图》正相反,因而这是一块作为印刷用的两面刻有地图的石版。图纵横各约79厘米。根据图上无政和七年(1117)以后建置的行政区名,可以推定制图时间的上限是政和七年又图右上方记有“契丹即今称大辽国”,可知作图时辽尚未亡,而辽亡于金的时间是宋宣和七年(1125)。故《华夷图》的绘制时间当在1117----1125年间。图上内容以中国为主,图上不画方格,有山脉、河流、长城和各州的名称,其位置大体与实际相近,但山东半岛出入较大。山脉用人字形表示,河流为单曲线,河流名称注记在河源处。图上所绘长江,其上游显然是岷江之上的一条大江,但“江水”二字却注记在岷江之源,这是受《尚书·禹贡》“岷山导江”的影响。黄河源在积石山西南,是河出昆仑说的反映。长城的符号很形象。域外地名注记在图的四周。
  此图可能用唐代贾耽的《海内华夷图》为底图,编绘缩制成的。(中国百科网)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30.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31.




  元代建立了发达的驿站制度,以大都为中心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东来西往的军政人员,各国使者,商人文人不绝于途。此组陶俑展示了丝绸之路上一只商终队伍。(按展览说明牌敲的)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32.元代(1271年-1366年) 内蒙古博物院藏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33.元代(1271年-1366年) 内蒙古博物院藏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34.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35.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36.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37.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38.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39.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40.




参观国博--《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4)
4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