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明向世界传播的四次高潮期,对世界文明有哪些影响?

 若悟369 2023-04-23 发布于安徽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国家之一,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延续了五千年且从未中断的文明。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文明不断发展进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自“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从汉至明的一千八百余年,中国文明经由这条交通要道传播到中亚、西亚乃至更远的欧洲、非洲。到了宋朝,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近海航行可达朝鲜半岛高丽、日本、澎湖列岛等地区;远洋航行可以到达整个南洋、印度洋,甚至地中海区域和非洲东部沿海。

正是通过这两条商路,中国文明对世界各地的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最终确立了在世界文化总体格局中的地位。

文章图片1

图|丝绸之路

一、中国文化符号丝绸和瓷器,与西方审美的完美融合

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

在这一时代,汉帝国疆域广大,中华文化的基本形式和格局已渐成熟,工艺学术全面繁荣,中华文化开始与外部世界展开广泛交流,播撒自己的辉煌于广大的地域,初步确立了在世界文化总体格局中的地位。

在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的历史上,汉代的张骞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通使西域,历经十三年,备受艰辛,实地考察了西域各国,成为中国官方“开拓通往西域道路的第一人”。自此,“丝绸之路”从中国长安出发,以丝绸为代表的精美的中华物产、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艺术民俗等,沿着这条陆路大通道不断地传到了中亚、西亚乃至更远的欧洲。

文章图片2

图|张骞通西域

这一时期,通过丝绸贸易,中国文化对西方产生了第一次重大影响。在希腊艺术中,巴特农神庙的命运女神、雅可波利斯的科莱女神石像,希腊陶壶绘画中的狄奥希索斯、彭贝等,都穿着产于中国的丝织衣物。当时西方人把中国称作“赛里斯”,即“丝的国度”。

丝绸以其物质特性对西方美学理念作了很好的诠释。丝绸的薄、软、轻和随物赋形的特质,与古希腊人树立的并为后代西方人所推崇的追求人体自由的要求相一致。公元三四世纪时,丝织物成为古罗马全国最为崇尚的时髦服饰。从文艺复兴时期直至近现代,丝绸始终是中国向西方出口的大宗物品,以丝绸为主体和象征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也从未中断。

文章图片3

图|巴特农神庙女神像

瓷器是体现中国文化对西方影响的又一主要载体。瓷器生产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但由于其比较脆弱、不便陆运的特性,在欧洲极其昂贵,个别上层人物以拥有它为炫耀的资本。后来,随着东西方的主要贸易通道由陆上改为了海上,为西方大批进口中国瓷器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到17世纪末,每年从广州、泉州等地发出的瓷器船货达300万件之多。中国瓷器所表现出的精巧、细腻、华丽的风格催生了崛起于法国的“洛可可风格”,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洛可可艺术风格和古代中国文化的契合,其全部秘密就在于瓷器所体现出来的纤细入微的情调中。”

文章图片4

图|瓷器

正是因为罗马时期中国和欧洲开通了直接交往的商路,才得以进行物品和思想的交流,并形成了中国文化及东方美学精神对西方产生的第一次重大影响。西方人正是通过这种色彩艳丽、图案精美、做工精湛的丝绸和瓷器认识了东方神秘、高雅的古典美,也认识了生产这种精美工艺品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国。

文章图片5

图|罗马帝国时期的欧亚大陆

二、盛唐文化输出,“中华文化圈”的东亚文化秩序

唐代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最强盛、最发达的时代之一,中华文化也达到了昌盛的高峰。当时的唐帝国,不仅是为至高无上的军事强国,也是国家与文化最杰出的楷模,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了多方面的文化输出,包括制度、科技、学术、艺术等多个领域。

唐王朝,尤其是两座都城——长安和洛阳,都是当时的世界人才、学术交流中心。成千上万的外国留学生汇聚于此,鸿胪寺为专门接待和管理留学生的机构,学生们会统一被安排进入国子监学习中国典籍和学术文化。

文章图片6

图|唐代阎立本绘《步辇图》

唐代文化传播最大宗的“产品”是制度,日本和朝鲜半岛的新罗等国几乎是全盘复制唐朝,包括官制、科举、户籍、税收、文教、都城建制等基本制度,这其中就有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

同样还有唐代的法律制度——律令制,成为“东亚标配”。“律”相当于刑法,“令”相当于行政法规。如今的中国法律史研究,常以日本律法文本作为依据来研究唐律,足见当时日本法律对唐制度模仿痕迹之深。

中国本土乃至朝鲜半岛、越南北部、日本都使用汉字、流行中国化佛教、提倡儒学、实行中国式典章制度、应用中国科学技术等。邻里民族对中国文化不断的仿效和传承,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东亚世界的文化面貌,并最终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东亚文化秩序。

来自不同国家的众多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培养了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姜公辅、崔致远等为数不少的“中国通”级别人才,有些直接进入唐的官僚系统,有些归国传播所学的知识文化。

唐代同样是“流行文化”的引领者和输出者,把“民族的”变成了“世界的”。唐朝在艺术领域成就斐然,诗赋、围棋、音乐、书画、服饰、茶文化等等,都能成功引领风尚。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新罗影响极大,甚至还出现了专门模仿他的诗歌风格的“效乐天体”(白居易字乐天)。

文章图片7

图|白居易

唐代的文化传播能力之强,还表现除了传播本土文化。一些本是外来的文化,竟然以唐作为传播中心本土化后重新传播开来。这其中最典型的当属佛教。佛教本源于古代印度,即便在唐代,印度也仍然是佛教的基地和学术中心,著名的“西游记”中记载的玄奘西行取经就可以佐证。但是风靡整个亚洲的佛教,却是由唐王朝发起传播的,而且传播的是已经完全中国本土化的禅宗等佛教流派。

唐帝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从邻近国家向外扩展,远达中亚、南亚、阿拉伯、甚至非洲。

三、“中国风”席卷欧洲,儒家思想成为欧洲文艺复兴重要思想源泉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第三次高潮发生在宋元时代。

宋朝重视文化的发展,所以出现了很多大文学家,文学、艺术、手工业等各方面都更加成熟。宋朝的手工业也空前繁荣,尤其是瓷器扬名海外。瓷器的大量出口,也加速了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文章图片8

图|宋朝航海业发达

宋朝的航海业在当时是世界领先,与日本、朝鲜、东南亚、南亚的海上贸易都十分活跃,商船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和波斯湾。到元帝国时代,横跨亚欧的帝国版图以及驿站制度的完善,更使得东西方的交通畅通无阻。因此,这个时期的东西方交往频繁,形成了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景象。中国的许多重大发明,如火药和火器技术、雕版印刷术和指南针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大规模西传的。

在元代来华的欧洲人士中,最著名和影响最大的是马可·波罗。1271年,马可·波罗随父亲和叔叔来到中国,并于1275年受忽必烈接见而留下任职。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足迹遍布中国。《马可·波罗游记》第一次向欧洲介绍了亚洲的地理概念,也首次向西方系统介绍了中国的辉煌文化。在这部书中,马可·波罗从10个方面描绘了中国文明,分别是:财富的充裕、人口的繁盛、生活的舒适、政治的开明、物产的丰富、工商业的发达、便捷的交通、纸币的通行、石炭的使用、建筑的华丽等。

文章图片9

图|《马可·波罗游记》

除了这10项外,马可·波罗还向欧洲人介绍了中国对于宗教的宽容、伦理道德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等。《马可·波罗游记》“真切地给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创造了一个模范的文明世界”,“给欧洲人以理想的黄金国”

到了明清之际,中国文化迎来了第四次文化传播高潮。这次文化传播的显著特点是基督教传教士充当了文化传播的主要角色。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堪称一位不折不扣的汉学家,他不仅在中国传播天主教,同时也是第一位认真研习中国文堂和曲籍的西方学者。从1582年(明万历十年)至1610年,他在华传教28年。他所带给西方的中国文化,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地理知课和风土人情,而是对中国思想文化更深层次的学习、研究与思考。

他非常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其可为国家的政治、哲学、教育体制以及礼俗规范等提供有力的评价标准。并在《十六世纪的中国:利玛窦游记》中提到中国圣哲之师孔子,及编著的五部哲学著作“经”,内容包括导向正当生活的伦理原则、指导政治行为的教诫、习俗、古人的榜样、礼仪和祭祀以及诗歌等题材。而正是儒家思想进一步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并成为欧洲近代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源泉。

文章图片10

图|孔子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在他的《中国的良好风俗》一文中论述了孔子、孟子“以人为本”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大量中国著作、学术典籍等被翻译后介绍到西方。同时,一些西方学者也相继出版,发表了大量以推崇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相关作品,如法国传教十诺尔翻译了《六本中国经籍》、莱布尼兹写出了《中国近事》、吴尔夫写出了的《关于中国人的实践哲学的讲话》等作品。可以说,中国的哲学、文化以及政治制度等思想对西方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文章图片11

图|法国画家布歇绘制《中国皇帝上朝》

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大规模西传盛极一时,进而掀起了席卷欧洲的“中国风”。由于中国瓷器、丝绸等工艺品在欧洲大量流传,在与东方美术工艺的广泛接触中,欧洲的上层社会中出现了以采用中国物品、模仿中国式样为时尚的“中国趣味”或称“中国风格”,其结果遂酝酿成17、18世纪间风行于德、法诸国的“洛可可”运动与18世纪欧洲的中国园林运动。

文章图片12

图|法国中式凉亭

中国文化在近代欧洲的传播最为重要的意义,是它对启蒙运动的直接和巨大的影响。“中国美术工艺影响法国宫廷的中国趣味,但更重要的是唤起了欧洲一般社会以一种假想中快乐的人生观,给欧洲的思想革命铺平了道路”

总之,17、18 世纪是中西文化对话最好的也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时期,从此,中国文化深深地渗入了欧洲文明,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结语

结合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的四次高潮期,我们可以发现,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各地传播,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的先进性和丰富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灿烂辉煌,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更主要的是以其丰富性、先进性、包容性和博大恢宏,在世界文化史绽放着持久而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汉书·西域传》

《马可·波罗游记》

《十六世纪的中国:利玛窦游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