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女牡丹 香飘天下

 泊木沐 2022-06-01 发布于辽宁

健全人学习书画尚且不易,杨霞的求学之路是满荆棘的羊肠小道。童年失聪,活在无声世界,渐次丧失语言功能。在她小时候,母亲带她到聋哑学校学习,老师看她有画画天份,说这孩子在这方面下点功夫将来或许有出息。可谁愿意教又聋又哑的孩子?母亲带着她求爷爷告奶奶学画,东学一点西学一点,自己摸索着画,参加过各种少年绘画比赛,曾获沈阳市皇姑区“小画家”称号。1994年,她的作品获沈阳市《我们的冬天》书画竞赛一等奖。父母看到了希望,送她到吉林省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工艺美术班学习。毕业后被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聘为考古绘图员,一干就是九年。她绘制了大量的考古文物图稿,许多图稿还刊登在《考古》《五女山城》《辽宁考古文集》等大型权威刊物上。

杨霞作品

2006年,杨霞的绘画之路因为画家王振华驶上快车道。

我和王振华因画结识,2006年春节前写他第一篇文章《警营飞出喜鹊王》,那时他是辽宁省康平监狱的警察,专门画喜鹊,有一幅9.9的长卷《百鹊图》献给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组委会,我参加了那次活动。王振华师出名门,出自齐白石亲传弟子王恨庚的弟子、齐派二代传人王长久门下,正宗的齐白石三代弟子。王振华偶然看见杨霞作画,中规中矩的工笔牡丹挺有灵气,不敢相信是失聪女子手笔,认定她是可造之材,二人结下师徒缘分。

王振华说,杨霞绘画功底不错,常年画历史文物,笔法细腻,建议她专攻工笔花鸟,重点画牡丹。杨霞有了指路人,心无旁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同时跟着老师看名家画展,研读古人牡丹技法,画了大量牡丹写生。全面了解牡丹的生长习性、花型品种,以及牡丹文化的历史背景、诗辞歌赋。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积淀反应在宣纸、笔墨上,杨霞的龙女牡丹又是一种灵秀,艳丽而不骄奢,清高而不孤傲,风姿各具,繁简相宜,藏露并茂,气韵传神。2007年冬天起,龙女牡丹杨霞在辽沈画坛崭露头角。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王振华和杨霞拿出自己准备办画展的得意之作,和中国人民大学少年新闻学院沈阳分院师生联袂举行义卖活动,所得款项全部捐给灾区,赢得各界好评。我写了一篇《警营“喜鹊王”催开“龙女牡丹”》,帮助宣传造势。

2019年,定居河北省保定市的齐白石二代传人王长久来沈阳,和辽宁书画同道做艺术交流,王长久、王振华和杨霞联袂作了一幅六尺整张画作,我给拟定题目《齐门三曜冀辽风》。书画市场报孙瑞祥社长先生收藏了这幅作品,后来原作刊登在《书画市场报》上。

这些年杨霞一直在我的视线之内,她的一点一滴进步,我都为之点赞。杨霞花了三年时间精心描绘《龙女牡丹杨霞百尺工笔牡丹图卷》,书法家、金石家胡子非先生为图卷刻一套印章。杨霞亲手装裱长卷,2014年初华彩亮相,引起书画界一片喝彩。2022年初,杨霞完成2.8米长、0.9米宽的《荷韵飘香图》,大气磅礴,笔法独到,再次赢得一片赞叹,人们惊讶于杨霞书法进境,自己作画,自己题字,全无当下走红画家那种画好字丑的露怯。

有句话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龙女牡丹杨霞绘事有成,离不开众多师友的提携、帮助。

杨霞作品

王振华无疑是杨霞的贵人,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带她出去买笔墨、颜料、宣纸,带她到朋友圈子里走动,多长见识。杨霞和别人交流困难,王振华就是她的耳朵、嘴巴,给她当翻译,这样杨霞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意愿。另一位默默扶助杨霞的胡子非先生当然功不可没。

胡子非先生与王振华有些渊源,他是书法家、篆刻家陈旧的学生,而陈旧是齐白石入室弟子周铁衡的学生。胡子非先生诗书画印俱佳,为人谦和,在辽沈书画圈子里人缘极好。他对杨霞倾力支持,所有印章几乎都是他给刻的,经常应邀为杨霞画作题字。有时指点她练习书法,鼓励她书画并进,相得益彰。

后来王振华把杨霞带进辽宁省东方书画研究院圈子,龙女牡丹有了盛开、怒绽的空间。辽宁省东方书画研究院汇集一批书画家精英人物,刘东元院长本身就是著名军旅书法家,他和夫人王兰荣女士对杨霞钟爱有加,刘东元系统地指导杨霞学习书法,又请名家点拨杨霞绘画。在这个墨香雅韵的圈子里,杨霞得到著名画家李刚、冯大中等前辈的教诲,绘画技艺有了长足长进。

杨霞是幸运的,有这么多人无私帮助,想不成名都不行。但是她的生活常常陷于困顿。本来在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份工作,囿于体制,2008年春节前人家把她辞退了,大过年的赖以生活的“饭碗”被无情夺走,两手空空回到家,杨霞她经不住打击,一下子就病倒了。王振华得知徒弟遭遇不公,愤而出头替杨霞打官司,讨回一部分公道,“饭碗”肯定讨不回来了。接着杨霞谋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到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做专职绘图员。一个残疾人,尽管工作轻车熟路,和同事交流起来比较麻烦,郁闷那就不可避免了。干了四年,她索性辞职潜心研究书画艺术,走职业画家之路。

卖画养家,一个骨感美的营生。龙女牡丹杨霞牌子靓,也不顶饭吃,市场认同才是王道。王振华鼓励她,画画要有创造,有自己看家的绝活儿,不要当画匠,想当职业画家必须瞄准目标,坚定信心,持之以恒。

杨霞作品

龙女牡丹是杨霞的桂冠,除了画牡丹,她努力拓展新路子,锦鲤、荷花、虫草、花果、飞禽等题材摄于笔端,中堂、斗方、扇面、小品小大由之,尤其仿唐仕女小品,精绝可爱。几易寒暑,龙女牡丹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杨霞与师傅王振华合作作品

杨霞与师傅王振华合作作品

很多爱心人士密切关注龙女牡丹杨霞,从经济上多方资助,杨霞默默地把他们记在心里,赫安泽、王凯、张凤鸣、樊世川、刘霞、李希林、孙晓蒙等一长串名字,构成她心中的功德碑。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王振华陪我到杨霞的画室采访,那是高层住宅楼里的两居室,卧病多年的父亲躺在主卧室,母亲在客厅里搭一张床做临时休息的地方,杨霞的画室兼卧室有七八平米的样子,挤得满满当当。阳光洒满画案,窗台上蓬蓬勃勃长着绿植,在画案和小床中间摆放一个松花石茶台,茶壶、茶杯、茶宠、六君子很精致。

杨霞创作龙女牡丹百尺长卷、巨幅荷韵飘香图,就在这容膝之地。装裱也在这里完成的。我无法想象龙女牡丹杨霞的工作状态。

王振华告诉我,杨霞对父母特别孝顺,父母退休金不多,她就尽量多画画,换钱补贴家用。杨霞聪明勤奋,业余时间还自学了装裱技术。王振华把自己和朋友的书画作品,都推荐给扬霞装裱,让学生在画画之余,又有一份额外的收入。其实,她自学装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怕自己的画被别人裱坏了。因为一幅工笔画常常需要半个月,装裱师有时出现闪失,半个月的工夫就白费了。所以她决定自学装裱,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手工装裱秘籍。

杨霞说,从2006年起,自己就交了好运气,得到众多师友、爱心人士的帮助,才有现在的龙女牡丹。她将孜孜以求,给龙女牡丹添上更多亮色,献给喜欢龙女牡丹的知音。

前些年父亲患膀胱癌,已经晚期了,杨霞很着急,好朋友申珂女士帮助请来北方战区总医院周凡主任、北方战区干休所张兴军政委共同协调,杨霞父亲马上住院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出院后,杨霞悉心照顾父亲,直到今天。这个三口家庭,杨霞是唯一的指望,父亲是她的动力,母亲是她的支撑,有众多师友关爱,她必须向前走,朝着锚定的目标。

龙女牡丹杨霞一直在学习。在辽宁省东方书画研究院,她跟多位名师学习,参与书画活动,不放过任何机会,竭力充实自己。2021年,她参加鲁迅美术学院2021年辽宁省残疾人美术培训班,研修国画传统技法,完成全部课程。这届培训班学员结集成书,收录杨霞的三幅作品。2022年,她继续参加鲁迅美术学院2022年辽宁省残疾人书法培训班,苦练颜真卿大楷和东汉曹全碑隶书。

杨霞近期作品

采访期间,我接到四哥杨宝林的电话,王振华正要和四哥聚聚,当下邀请我和杨霞一起拜访四哥。四哥是书法文献博士,二级教授,著作等身,书法、书法理论名扬四海,对杨霞的龙女牡丹早就熟稔。杯酒之间,四哥对杨霞的书法做了点评,给予了诸多期许。杨霞说,得到杨教授指导,实在是意外收获。

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在杨霞看来,老天爷慷慨赐给她很多磨难,也垂青颇多。求学路上遇到很多恩人,拉扯着她趟过充满荆棘的羊肠小道,踏上艺术坦途。

我浏览了所有有关龙女牡丹杨霞的报刊文章,感受到世人对她的关爱,百度搜索龙女牡丹,相关结果约60,800个,足以说明龙女牡丹杨霞的被关注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家搜尽奇峰打腹稿,感慨丹青难写是精神,其实只有胸有千岩万壑,方能笔底卷起波澜,讲的就是见识。人们欣赏龙女牡丹,钦敬杨霞对绘画艺术的执着追求。这种交流启迪她慢慢挣脱无声世界,语言功能明显恢复,能做基本的交流,表达内心,让大家了解一位残疾人艺术世界。她走出沈阳,到京城,到中原,到南方,与各界交往,龙女牡丹,香飘天下。

山东菏泽是著名的中国牡丹之都,也是龙女牡丹杨霞心驰神往的地方。2013年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北京冯波律师盛情邀约龙女牡丹杨霞,她如愿来到菏泽,一睹牡丹国色天香的风采,在百花园挥毫泼墨。菏泽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董事长杨作武,杨作武先生对杨霞的写意牡丹大为欣赏,请杨霞为公司专职画家,给她设立专业的画室和展厅。菏泽日报资深摄影记者张兴彦先生为杨霞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为杨霞牵线搭桥,结识了不少当地艺术家。

杨霞作品

2017年3月末,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岛杨亚群女士邀请龙女牡丹杨霞南下,陪同她游览厦门、鼓浪屿、漳州,杨亚群女士经营墨荷轩画廊,结交很多艺术界名家,杨霞与当地艺术家充分交流。之后杨亚群女士请杨霞到她的家乡江西南昌,拜访南昌著名人物画家魏德明,魏德明老师安排杨霞到景德镇陶瓷坊画瓷,拓宽眼界。杨亚群女士是热心肠,陪着杨霞从福建到江西,一路旅游一路卖画,杨霞收益颇丰。

以前人为师,以今人为师,以大自然为师,转益多师,成就龙女牡丹的姚黄魏紫。杨霞的画兼工带写,工笔细腻传神,写意收放自如,工笔中融入写意的恣肆,写意中有工笔巧妙刻画,既有吴昌硕、齐白石、崔子范的那种大写意,又有王雪涛画中的小写意。特立独行,雅俗共赏。

采访杨霞的过程很简单,我了解杨霞的过往,更希望杨霞的将来。她的故事很励志,鼓舞很多人残疾人拿起画笔,描绘心中的美好;她还热心公益事业,义卖赈灾、慰问孤残、献血,把爱心传递下去。有人说:你的心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一个人不怕做不成事情,就怕没有志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