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时的《南岳记》中有记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燕为首,岳麓为足"。长沙的岳麓山作为南岳72峰的尾,虽然海拔不是很高,但全山融儒、佛、道为一体,加上历代文人骚客的慕名踏足,留文纪念,成了一座文化上的大山。 2018.8.17,清晨,带着儿子坐公交赶往湘江西岸的岳麓山风景区。作为文化名山,岳麓山麓有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等名牌高校,也使得岳麓山的文化底蕴越发深厚。 下公交车,边上就是湖南大学的各类独立学院。给人的印象,这是一座极少围墙,半开放式的大学,在国内不多见。 道路上绿树如荫,红墙如黛,甚是惬意。行与其上,满满的书卷气扑面而来。虽是暑假,仍有三三两两的学子经过,真怀念这种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啊。 行至东方红广场,伟人的雕像是最显眼的景观了,瞻仰的游人如织。好不容易等到人潮褪去,急忙留个影,一表纪念。 雕像后面是座石墙,上面也因地制宜的刻有伟人的一首气势澎湃的词作:《沁园春-长沙》。在湖南,主席的词作随处可见。 绕过东方红广场,前行不远,就是岳麓书院了。岳麓书院是中国的四大古书院之一,在学界的地位相当的显赫,更是湖湘学派、宋明理学的发源地。书院历经千年,虽历经战火、浩劫,仍弦歌不绝,至今保存完好。 如果是湖大学子,岳麓书院则是免费的,而我们这些远方来的游客这没有这种福利了。五十元的门票有些小贵。但毕竟这是一处有点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并重的景观,既来之,也不想错过。一大一小75元,希望能有所收获。 岳麓书院坐北向南,呈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格局,建筑则是明清的古建风格。从前门进去,便是赫曦台,这是一座古时酬神演戏的戏台。继续往北,分别是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讲堂应该是整个书院的中心。 在中轴线的西边,有教书斋和休息赏玩的园林碑廊;再往西,又新扩建了中国书院博物馆。东面,则是供学子食宿的半学斋和奉祀古圣先贤的文庙祠堂。整个书院依山而落,风水之佳,不可言表;占地之广,规模之大,气势恢宏。 书院建筑不仅大气恢宏,而且还遍布亭台轩榭,曲径通幽。参天古木、盆栽小景、假山回廊、池桥辉映,各种文化场景应有尽有。整个环境典雅有致、不落窠臼,富蕴江南园林的柔美。 走在书院里,漫无目的的闲逛,角角落落都不想错过。这里的每进院落都自拥一片天地,每方略有残缺的石碑都在诉说着昔日故事,每块斑驳的砖瓦都饱经了风桑,每扇刻画细腻的雕窗都艺韵丰满。给人有一种每个角落都暗藏着隽永书香气息的感觉。 书院里有很多的牌匾、提额或碑刻,来头都很显赫,帝王御笔、大家题刻,寓意深远。比如“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比如“潇湘槐市”,无不诉说着书院的文化深度和影响。而这里所提倡的经世致用则成为了现今长沙文化精神一部分。 漫步在书院里,吮吸着千年的书香,有些陶醉。浏览着橱窗里一幅幅的历史简介,瞻仰着一位位与书院渊源的文化泰斗、大家志士,有些感叹。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文化精品湮没于历史尘埃啊!幸哉岳麓仍完好。而且岳麓书院是一座仍活着的书院,是目前国内唯一还在招收学生的古代书院。 欣赏完中轴及东边的书院,来至最西边的中国书院博物馆里溜达溜达。博物馆藏有各地收集的有关书院文化的文物和资料,类型丰富,是了解书院历史传承、学习知识的好去处。 在书院,游览了小半日,满满的收获,感觉50元的门票也物有所值了。 ![]() 感谢您的浏览、未完待续 长按并加关注,随【遐逖】行摄江湖! |
|